快好知 kuaihz

调研 | 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疆喀什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你要找贫困户?这里现在几乎没有了!”小吐是新疆喀什地区主要社工组织“深喀社工站”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七年。在他看来,喀什地区在过去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的西南部,地广人稀。它的土地面积约为13.8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安徽省的面积,然而,它2018年的人口仅约为463.4万,相当于北京朝阳区常住人口。这个地区共辖1个县级市、10个县、1个自治县[1]。

 

在这为数不多的人口中,维吾尔族是主体民族:92.56%的人口是维吾尔族,6.01%的人口是汉族。从男女比例上看,男性占比49.86%,女性占比50.14%。[2]

 

曾几何时,喀什地区少数民族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生活中充满了艰辛。

 

在就业方面,根据《2018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统计年鉴》,即便到了2018年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就业比率也仅为32.1%;教育方面,根据《新疆教育史稿》,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低。1993年,新疆公私立学校在校女生仅为375人;性别平等方面,根据《新疆日报》,在旧中国,少数民族女性几乎没有婚姻自主权,父母给子女包办婚姻是一种常态。

                                                                                                                                                                                                                                                                                                                                                                                                                                                                                                                                                                                                                                                                                                                                                                                                                                                                                

近年来,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让许多当地人从中受益,尤其是女性。在中国政府脱贫攻坚助力下,当地女性在经济、就业、教育、性别平等等方面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政策保障。

 

中南屋学生向上海援疆部门学习相关经验

 

消除贫困:“没有贫困户了”

 

“这里已经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喀什市附近某村的村干部在介绍喀什地区脱贫工作成效时如是说。

 

“两不愁三保障”是我国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明确规定。“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是贫困地区群众是否脱贫的基本指标。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在长达多年的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消除“绝对贫困”。

 

在喀什地区,我们调研了解到的消除贫困主要方式有三个:一,政府兜底保障;二,提供就业机会;三,提供产业扶持。

 

在政府兜底保障方面,以低保为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四类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低保)[3]。自2020年1月1日起,新疆城市低保标准不低于50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4100元/年[4]。

 

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低保,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明显改善了家庭生活。

 

“这个家庭因为缺乏劳动力,以前平均年收入只有两万元左右,现在他们家七个人都有低保,经济方面有很大提高。”喀什市附近某村包户扶贫干部在介绍一贫困户时说道。

 

此外,扶贫小组通过一系列的扶贫项目,为村民创造收益,包括土地清理收益、发展林果业、畜牧养殖、庭院经济等。

 

“几年前,政府帮我们把家里一部分属于危房的土坯房拆掉,改成了可以种植的土地,折合人民币7万元。”喀什市附近某村的一贫困农户解释着土地清理费的由来。随着种植范围的扩大,这户人家的经济收入也增多了。

 

在就业方面,政府带动相关组织,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政府建造产业园并引进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始以来,深圳在喀什援建了喀什深圳产业园,目前已入驻几十家企业。

 

“最多的时候产业园提供了几万个工作岗位,以纺织业和电器业为主,面向的基本是没有工作的农民。”企业社工的负责人说道。

 

深圳援建的喀什产业园

 

“孩子大一点之后,我就去了产业园,这是我唯一做过的工作。”一位23岁的维吾尔族妈妈说。

 

这位维吾尔族妈妈高中读完技校后选择怀孕生子,之后就去产业园工作。因为她没有足够的技能,只会简单使用电脑,于是老板让她做电脑录入工作。每月固定的工资,加上家人的接济,维持着她和儿子的生活。不仅如此,因为上下班有免费的大巴接送,省去了车费和餐费,她的生活负担也大大减轻了。

 

同时,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驻疆企业吸纳本地少数民族就业比例需达到25%以上。[5]“餐馆、酒店等地方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维吾尔族工人”,深喀社工站的工作人员表示。

 

在提供产业扶持方面,政府和一些社会组织针对性地提供了帮助。

 

政府扶贫小组在当地采用“十户联帮”的模式,由十户长带领邻居一起帮助贫困户干农活、翻修庭院等,以创造收入。

 

“去年有整整几个月我们都在他家帮忙,他们家每次有弄不了的重活都找小队长弄。” 喀什市附近某村的包户扶贫干部说。

 

在这一贫困户中,丈夫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干农活,妻子在产业园上班,孩子平常都在上学,缺乏劳动力。他家十五亩土地种植的石榴等农作物基本由邻居帮忙打理,也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一些社会组织也在努力帮助居民拥有资产、自我造血。比如,深喀社工站和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合作在伯乡展开了“小母羊”“驴宝贝”等项目。

 

深喀社工站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项目启动到2020年12月31日,有1661户贫困家庭加入“小母羊”项目,80%以上的农户家庭两年内都增收了1万元以上。

 

社工站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开展情况

 

“驴宝贝” 从2019年项目启动至2020年12月31日,一共为53名家庭妇女提供了母驴。两年内母驴产下的第一批驴崽将传递给下一户困难农户,两年后母驴产的所有驴崽归项目农户所有。“驴宝贝”通过传递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户受益,同时让农村互帮互助的氛围活起来。

 

此外,深喀社工站 “农家乐”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该项目共有五户家庭参与,其中一户是“边缘户”。社工站为他们提供十二万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全程免费的指导,包括从选名称、注册、经营技能培训,直到农家乐步入正轨。经营所创造的收益由这五户人家分红。

 

“以前就是家庭妇女,现在很满意,可以赚钱了。”参与“农家乐”项目的妇女说。

 

社工站的项目不仅为当地村民实现增收,更激发了其创业的内在积极性。正如负责“驴宝贝”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擅长培养人,目的也是做人的工作。”

 

教育公平:“这里是15年义务教育”

 

“参加农家乐合作社培训的五位妇女都是小学学历或小学没有毕业。”“农家乐”项目的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当地35岁以上年龄段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喀什地区曾经的教育普及水平比较落后。 2008年一项“关于喀什地区妇女接受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从未上过学(或文盲)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10.2%。[6]

 

针对已脱离教育期的社会人士,政府采取了扫盲措施。“这里每周有两次夜校,语言、文字、法律知识都要学。”据深喀社工站工作人员介绍,几年前开始,喀什市附近某村一直在开展扫盲工作。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提高当地青少年的教育水平,都非常重要。因此,国家制定了相关教育政策。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新疆全面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义务教育。截至2019年底,新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5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8.8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79%。[7](备注:毛入学率指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标志教育相对规模和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新疆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在高中阶段,新疆实施“三免一补”政策,免除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并给予国家助学金。[8]

 

在高等教育方面,少数民族学生考上大学之后,有较高的机会获得教育补贴。

 

中南屋学生与当地学生对话

 

国务院扶贫办在贫困地区实施“雨露计划”,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贫困子女参加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能职业教育,每年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助金。

 

“他现在都‘赚钱’了,每年国家给他补助金。”伯乡村包户扶贫工作人员在介绍一个在职高上学的孩子时说到。他的家庭属于“边缘户”,家里八口人,其中五个孩子都在上学,十五亩地却没有一个劳动力,除低保外的年收入并不多。这个孩子在职业技术学校学汽修,除了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外,每年还能获得国家“雨露计划”补助金。

 

中南屋学生与当地学生对话

 

在职业教育方面,国家提供了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可以免费进入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进修。同时,在技校的最后一年,学生有机会进入产业园进行实习。“产业园目前有许多这样的实习生,不仅住宿免费,他们也有相应的实习补贴。”负责产业园工作的深喀工作人员说道。

 

 

性别平等:“只剩下家庭地位的问题”

 

“工作之余,男人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女人要做一切家务活,拿到的工资也要上交给丈夫。”深喀产业园一家工厂的老板描述一位女工的情况。

 

性别平等问题一度是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女性面临的比较严重的挑战。根据深喀社工站工作人员的描述,整个喀什甚至南疆地区都有这种情况,即男人作为户主家庭地位非常高,女性几乎没有话语权。

 

此外,部分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正面临着家暴问题。根据深喀社工站负责人介绍,在他们接触的家暴事件中,男人酗酒家暴比较常见。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女性的传统观念里,男人打女人天经地义。她们不会反抗甚至不愿承认家暴的发生。“虽然不能说普遍,但概率还是比内地高一些的。”

 

同时,深喀社工站的工作人员表示,一些女性的家庭地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能力不足。

 

“男人才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女人又不赚钱。”这样的传统观念依然不少见,尤其在农村。

 

在城市,由于女性教育和经济收入的提高,这样的观念已经悄然改变。

 

“我现在都怕老婆了,因为她收入还比我高。”一名当地的维吾尔族男性如是说。

 

在喀什社工站负责人的眼中,今天,其实无论在就业还是教育上,喀什地区基本实现了性别平等。然而,在家庭中,女性地位低下仍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女性提高经济收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中南屋学生对话当地妇女

 

因此,国家、企业、社会组织在各方面都考虑了对女性群体的重点扶持。

 

比如,在就业过程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得到了特别的照顾。

 

“深圳援疆产业园招募的对象中,大部分为女性。”负责产业园工作的深喀工作人员说道。

 

同时,深喀社工站在产业园里提供幼儿托管服务,减少女性因在家带孩子而无法就业的情况。

 

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时,有意识地挑选妇女作为对接人。例如,深喀社工站在进行上述提到的“驴宝贝”项目时,将小母驴直接发放给家庭妇女。

 

“小母驴让我有了安全感和自信心!”“驴宝贝”项目的一名维吾尔族女性受益人说到。

 

她还表示,社工站会带领这些妇女到旅游景点参观,“这种外出机会以前主要是男人才有。”

 

中南屋学生向深喀社工站学习“小母驴”和“农家乐”项目的运营模式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折点

 

喀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这些年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余留的挑战需要解决。

 

在经济发展方面,宏观来说,如何发展当地产业,让经济本身具有生命力而不是依靠帮扶,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微观来说,尽管许多民众已经脱贫,但是处于“边缘户”的人依然不在少数,如何提高他们的家庭经济韧性,依然是难题。

 

“生活在农村,他们觉得靠补贴也可以过得不错,也没有什么大花销,饿了就烤馕吃,为什么要工作?”一个在产业园里的老板说,一部分当地人“等靠要”思想严重,没什么紧迫性,也很少有想要通过工作改善生活的欲望。

 

“这里有个23岁的女孩,每天不愿意工作,别人每天可以安装1000个设备,她能到100个就不错了。”由于第一次接触工业,一些年轻的女工在职业素养、工作效率、内驱力等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很难适应在工业园的工作模式,这也让企业雇主烦恼不已。

 

另外,“边缘户”家庭经济韧性不足的问题是存在的。

 

“对于大部分已经脱贫的家庭而言,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还有待提升,只要来个突发灾难,更容易‘返贫’。”深喀社工站工作人员说。

 

在教育方面,教育质量仍旧存在挑战。虽然新疆已经实现了15年免费义务教育,并且有针对不同群体的教育政策扶持,但依然存在教育质量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分数只能上技校的学生比例较高,“我们班大部分的学生都去了技校,”一名正在乌鲁木齐铁道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说道。

 

另一方面,由于成绩的限制,大部分学生都在新疆本地念书。“只有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才能去内地上大学,这个比例总体来说是非常小的。”社工站的工作人员表示。

 

在性别平等方面,少数民族女性的家庭地位依然有待提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在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相对普遍,这导致女性自主就业的选择权被限制。

 

“有的丈夫不支持妻子来产业园上班,因为这样就没人做家务了,为这事还打了她呢。”产业园的老板无奈地说。

 

针对这些挑战,许多的组织准备好了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从企业层面来说,莎车县“产销扶贫”的脱贫路径,是上海对口支援喀什四县“消费扶贫”的一个典型。与单纯的产业扶贫不同,消费扶贫的市场可以辐射面向全国。莎车县一家电商公司正在努力发展当地的巴旦木产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有一天能与‘三只松鼠 "同台竞争。”

 

从社会组织来说,根据深喀社工站负责人介绍,“脱贫攻坚下一步就是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振兴。”他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人才振兴,通过开展青年人才培养项目以及提供资金,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创业。另外,社工站也会继续开展反家暴相关教育活动。

 

深喀社工站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开展情况

 

除去已经在辛勤建设新疆的机构,2021年也有一些新的角色正在准备走进当地。

 

一家总部在上海、在其他地区有若干个公益项目基地的教育型社会企业中南屋正准备在这里建立公益项目点。结合自己在国内有较大青少年群体影响力的优势,中南屋计划寒暑假带内地优秀的大学生、中学生来当地开展服务,为喀什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提供综合能力培训,在视野拓展、学业与生涯规划、职场技能提升、性别平等观念提高、青少年性教育、课业辅导等方面带来帮助。

 

“我们想去内地读高中和大学,因为国家保障,资金不是主要障碍,主要挑战是我们自己成绩不够。”喀什周边一户农户刚入读哈密护理职业学校的女儿称,自己其实最想去的是黑龙江上大学。

 

“如果当时你们有免费的培训班你会想去上吗?”中南屋创始人黄泓翔问她。

 

“想上。”她坚定地说。而这几乎是所有周边受访农户及子女的一致回答。

 

“你们现在来对了。2021年,随着新阶段的开始,将有更大的舞台提供给新的参与者。喀什的春天要来了。”社工站工作人员告诉黄泓翔。

 

中南屋学生与深喀社工站工作人员合影

 

 

参考资料:

[1] 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2] 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3]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4] 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5]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6] 彭晶晶,李青,欧阳金琼,《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应对措施》【J】. 可持续发展,2019,9(2): 196-205.

[7]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8]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喀什  喀什词条  新疆  新疆词条  攻坚  攻坚词条  扶贫  扶贫词条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词条  
公益

 印度正经历转基因大屠杀

 核心提示: 西班牙《起义报》称,数百万印度农民借钱购买了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然而,歉收的结果使他们没有增加任何收入,还欠下大笔债务。许多农民不堪重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