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计划执行中,与自己对话
行动计划中的方案都很美好,真正实施起来,困难和意外的状况,真的就不止“一火车”。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感到最难的莫过于活动中,克服急躁的心态,克制住自己,不要急于去说服别人了。
也许是很久之前就对有关残障融合的活动情有独钟,身边也认识不少不同障别的伙伴,在我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在和社群伙伴相处的过程中,我正慢慢揭开“残障”那神秘的面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了解到的残障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这种渴望,让我在整个行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克制不住地想说服我的机构伙伴和活动参与者接受我自己认同的那些残障理念。
在和社工一起策划有关残障的通识培训活动时,我不顾一切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却始终没有向我的机构伙伴仔细了解现场的情况,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导致最后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得特别紧张;真人图书馆活动中,我和另一位 F,作为分享嘉宾出席活动,当我的同伴在很耐心地和参与者互动时,我却拼命地想表达出自己准备的内容,为忘词而苦恼;在设计残障校园融合的调查问卷时,我总希望那些问题能更详细一点,给问卷提了很多建议,却忘了了解学生倡导团队设计这些问题的初衷。
在行动计划执行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以一种不停地表达自己,“说服”他人同意我的想法的姿态参与到项目中。我曾一度认为这就是 CRPD 里所说的“没有我们的参与,不要做有关我们的决定”,曾一度觉得这就是“行动未必带来改变,不行动一定不会有改变发生”,直到 2019 年的 8月下旬,那时按照行动计划,学生倡导团队要在机构伙伴的暑期活动成果展上,面向普通同学设计一场残障体验活动。在离活动日期非常近的时候,我才拿到了活动策划书的初稿。不巧的是,那几天我刚好生病了,身体非常不适。
根据策划书上的内容,我去询问了一些不同障别的伙伴对活动设计的看法。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引导,游戏中体验出来的感受会和残障伙伴的现实生活差距很大。更让我犹豫的是:身体的不适的我,怎么才能有足够力气,爬上位于二楼的活动场地。
有那么一刻,我真的特别想放弃,毕竟就像机构伙伴说的,现场那么乱,我的身体状态又非常差,去了也很难参与。然而下一秒我转念一想,又觉得必须去——学生倡导团队和机构伙伴为游园活动策划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我怎么也要去向他们表达一下感谢,再说去了没准还能和学生倡导团队聊会天,聊聊残障那些事呢!
这样想着,我开始和几个不同障别的伙伴一起,认真地讨论起策划书上,学生倡导团队所策划的那些游戏来。我们都在思考通过游戏体验向倡导团队的同学进行哪些方面的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社群伙伴口中了解了一些我之前未曾了解的事,比如轮椅有很多使用的“学问”;一些视障伙伴的残余视力可以分辨一些颜色;听障伙伴读唇语的一些故事……我渐渐开始感受到,尽管我一直在了解残障融合以及 CRPD 中的一些知识,毕业后也在从事残障领域的一些工作,但关于与自己不同障别的伙伴,我所了解的事也非常局限。也许残障就是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在这个历程里,我和机构伙伴,和学生倡导团队的同学们都在不断前行着,只不过因为生命体验的不同,有时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
到了游园体验活动那天,来到现场充当分享嘉宾的我,收获了很多“惊喜”。一进社工站,社工很开心的告诉我,了解到我不方便上楼梯,残障融合发展小队就和别的志愿队伍换了摊位,把摊位调整到了一楼,还根据新场地的特征,调整了部分游戏内容。我给同学们做分享的时候,原本还在下面小声讨论的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都在非常专注地听我讲;茶歇的时候,我因为咳嗽好多东西不能吃,就坐着没动,没想到有同学就注意到了我,把吃的递给我;活动结束后,特意定位了一个离活动最近的上车点,让我不用走那么远就能上车……
那天虽然我的身体特别疲惫,但活动结束后,我却一直处在一种被触动的状态当中。是的,在过去的行动计划执行中,我一直不太能理解我的机构伙伴和学生倡导团队看待残障的角度,但那天我确确实实被触动了,并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我想,也许那天参与游园游戏的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了解残障,但是我看到社工和同学们已经在不经意间践行了残障融合的理念。也许过段时间,同学们会忘了今天的分享中有关残障的哪些具体内容,但是相信同学们会记得,在那年暑假的一次活动中,社工和同学们为了让一个行动不便的伙伴更好地参与活动,特意调整了活动楼层;也许过段时间同学们会忘了,暑期项目成果展示中,我那 5 分钟的发言具体说了什么,也许我也会忘了,我具体说了什么,但是我会一直记得,同学们和社工们听我说话时专注的眼神……
我不知道那天的触动是否和残障有关,但我确实感到十分温暖。
在行动计划分享会上,与自己对话
时间飞逝着,转眼间就到了 9 月 28 日。那天我们的行动计划就要结束了,我去参与了行动计划的总结分享会。总结分享会上来了一群青少年,他们有的是学生倡导团队的成员,有的不是;有残障学生,也有非残障学生。分享会后,我有点不舍,不禁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回到最初的起点,“残障”话题是那么陌生当我试着走近你莫忐忑,来交个朋友吧 接纳,从那一刻的换位思考和倾听开始了解,从看见彼此开始 其实,残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人生换了一种活法我们,都是不一样的烟火在同一片天空下绽放。
5 次活动,我到现场参与 3 场,和机构伙伴以及学生倡导团队的同学们一起走完活动策划全过程,并邀请到视障嘉宾到场与同学们分享口述影像。
谢谢这一路,项目组工作人员的陪伴和鼓励,谢谢机构伙伴的付出,谢谢残障融合促进伙伴们的支持,谢谢学生倡导团队的投入参与……
Keep going
残障融合,需要每个人一起携手并肩
改变,不只是我
愿每个独特的生命都能被看见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那一刻,在开展行动计划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幕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很荣幸,我的 2019 年,生命中,出现了这样一份行动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机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生动的文章,很多环节都能给人很强的画面感,如作者在谈到她常用的在手机上获取图片信息的方式之一:把脸几乎贴在手机上,一点点地把群里的图片拉近,直到看清楚为止。这意味着,在面对图片信息时,非视力障碍者看一眼就能捕捉到的信息,对于像作者这样有视力障碍的人士,却极其艰难。很多时候,残障人士的一些具体需求被忽略,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有这些需求的存在。所以,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没有妥协,而是选择坚持,让非残障伙伴最终真正能够尊重她的这一需求。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让读者真的能感受到实践 “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 ” 的重要性,因为残障人士最了解他们自身的需求。残障的融合,常常是以“细雨润无声”的方式在发生的,就如作者和她的非残障伙伴们,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真诚的去了解彼此的需求,一点点的学习为对方做出改变。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