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慈善的八个刻板印象》一文中,作者们提出,美国慈善在漫长的历程里形成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刻板印象,例如:女性不如男性乐善好施、千禧一代不关注慈善、小笔捐赠无关紧要......(后台回复“刻板印象”,或移步今日发布的头条文章可读)
SSIR中文版特邀自媒体公益资本论创始人黎宇琳为此文撰写点评。黎宇琳指出,把个人捐赠者偶像化,这一刻板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甚至可以说,偶像化富豪慈善家的现象方兴未艾,还远未达到顶峰。
据黎宇琳观察,不少基金会的“资方心态”是目前中国慈善过于强调大额捐赠者的具体表现。他呼吁,“是时候对这个行业的刻板印象和认知误区进行有效的反思了。”
"
▲ 图源于摄图网
《美国慈善的八个刻板印象》一文,作者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分析了不少美国慈善的问题,部分问题同样值得中国慈善人士的深思,比如:
“
关于慈善最大的一个刻板印象就是,它仅指富有的捐赠者赠与大笔钱财的行为,而且数额越大越好。某种意义上,这一误解是可以理解的:大额捐赠能够获得最多的公众注意力。但这也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它忽视了其他各种慈善行为的意义,把个人捐赠者偶像化,也未能认识到集体捐助的重要性,它让我们忽视了社会变革因何发生的重要问题。
”
这一刻板印象在中国同时存在,在读到此文之前,我甚至没有清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降,中国慈善飞速发展,这自然离不开一个又一个大额捐赠者的慷慨解囊,如果没有他们为一个新生且贫乏的行业注入资源,中国慈善行业不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但是,大额捐赠者的重要性是否已经被过度强调,以至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更多慈善相关方的声音与贡献了呢?我们是否已经不知不觉间地把富豪慈善家偶像化呢?我想答案都是肯定的。偶像化富豪慈善家的现象方兴未艾,还远未达到顶峰。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质疑:目前大部分基金会没有表达出很强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或者说,是不是大家已经习惯了我是资方,我是资金的上游,我就高人一等?
不少基金会的“资方心态”是目前中国慈善过于强调大额捐赠者的具体表现。如郝南所说,当拥有资源的基金会(或个人)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把执行型的公益机构视为“伙计”而非“伙伴”的时候,各种慈善行为的意义就被稀释了——我们清楚地知道,以当今中国社会的复杂性,金钱是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事实上,中国慈善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黄金发展期之后,是时候对这个行业的刻板印象和认知误区进行有效的反思,如果缺了这一步骤,这个行业就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因公民社会理念的长久缺位,中国社会里“恩赐”文化仍然十分盛行,遇到危难之事,人们往往希望政府或富人能“大发慈悲”救济贫苦百姓,这样的救济,在不少公众的印象中应该是免费的,无偿的,不图回报的,甚至是不计成本的。近年中国慈善界流行的“不收管理费”,其背后的隐喻就是上位者的恩赐,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执行慈善项目是会产生成本的,但在不少人看来,这些成本普通捐赠者没有义务去承担,谁来承担呢?政府或是富人。
是时候破除这样的刻板印象了。
来源:《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版10期
作者:黎宇琳,自媒体“公益资本论”创始人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