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曹谷溪老师寄来了他主编的《路遥研究》第3期,其中刊载了路遥1983年3月在中国作协西安分会短篇小说讲习班上的讲话《东拉西扯谈创作》,有几段话颇有同感。
(一)
在谈到文章的构思时,路遥讲了这样一番话:“有时候会有这种情况: 你抓住一个题材,猛一看很不错,能很快写成一个作品,甚至编辑部也可以采用。但是你不要忙,既然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基础,你就不要忙着写了交给编辑部,你要尽可能把这个题材再扩展,再思考。你可以把你原先排列组合好的题材反复打乱,重新排列,重新组合,看它能不能变成另外一个东西。充分展开艺术虚构、艺术想象,多折腾几次,说不定你的作品会变得更好。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多折腾自己,不要让自己轻松地滑过去,尽管这是非常痛苦的经历。我写《人生》反复折腾了三年。……”
(二)
在谈到文章的选材时,路遥讲道:“当你遇到一个题材时候,你马上应考虑到:这个题材的意义?它有没有可以挖掘的地方?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对文学史的了解和对生活的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你有了我们上面讲到的那些,那么你就会有对题材的敏感性:你遇到一个题材,马上会意识到,这里有没有可挖掘的东西。这样,你也就不会浪费时间---有的事件,本身不包含什么深刻的东西,尽管它很伟大,很惊心动魄,但进入不了文学创作,那你可以很快抛掉它,再转入别的题材。选材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你就是埋头写上几个月,把你都累死了,它还是没意义。因此,你必须具有对题材的敏感性,甚至一些别人看来毫不留意的事情,由于你具有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了解的习惯,认识的习惯,理解的习惯,你马上可以发现里面似乎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当别人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就悄悄地注意了。有的时候,当别人写出来了,自己大吃一惊:我也看到了,为什么没有想到写呢?就因为不具备上面的条件,而一个真正伟大的作家就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演出惊心动魄的故事……。上面说的对题材的敏感性,这不是天生的,它也是一种习惯.”
(三)
路遥最后讲道:“创作是非常折磨人的工作,抱着轻松的态度,永远不会写出好的作品。你要有这种准备:吃大苦,有大作品;吃小苦,有小作品;不吃苦,没有作品。”
文理是相通的。 创作,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科学创作,都有一些共同的哲理。 数学论文的构思,同样要反复推敲,不厌修改。起初可能是一篇一般化的文章,但经充分想象,不断雕琢,就可能变成一个精品。数学论文的选材,也需要有敏感性,但这种敏感性是建立在对所研究领域的长期的深入地了解和对前沿动态的及时把握。数学作品的质量与你付出的心血是成正比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