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答辩委员要自重

研究生论文答辩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关乎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质量。答辩委员会是学位论文最后一道关口,能否守得住,就看每位答辩委员的责任心了。走过场还是学术思想的碰撞,效果截然不同。

我参加过无数次校内外答辩。每次事先都会仔细看论文,琢磨提什么问题,尤其是遇见水平高的论文,更是不敢怠慢,小心谨慎。这对我也是学习提高的机会,以学生为师不丢人。我希望学生与我交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关注立题依据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有无新意,结果是否可靠,讨论是否深入,结论是否可信,回答问题是否答非所问,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表达能力如何。有问有答有辩才有意思。在学术讨论会不景气的情况下,学位论文答辩无疑是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

然而,这样的场景或许很多老师并不陌生。有些委员在提问环节,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如“论文格式,错别字,哪页的图表漏个什么,参考文献格式不符”等,好像拿放大镜在鸡蛋里挑骨头,似乎非常认真。我不是说不能问这些问题,但前提是,对论文的整体性,科学性,学术性,逻辑性关注了没有?

分析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事先根本没看论文,听完学生汇报也没完全听懂,又不得不问。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论文写作上挑毛病是最省事最稳妥的办法。否则提不出问题会很尴尬。于是关注细节能给人一种认真仔细的印象。

碍于导师面子,尤其是有头衔有身份的牛导师答辩问问题实则考导师,通常怕学生回答不了让导师下不来台。又怕提尖锐问题得罪了导师,恐下次答辩不请你,因此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做个凑数的龙套,给足面子,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学生。个别导师容不得批评也是答辩委员忌惮的地方。

本身学术能力有限,看不出问题。只能吹毛求疵。往往愿意最后提问,意思带有“大的问题前面都问了,我就问几个细节小问题吧”,总结性,补缺性,颇显专家风范,一出口便得知这是位老油条。对于那些问题多的论文,学生的一颗忐忑心终于落地了。

答辩走过场,不得罪人。认认真真走过场,一团和气,皆大欢喜,拿钱走人。

这些问题反映的是高校学术环境的恶化,内卷化,风气不正。只能说好话,不能提批评建议。导师不导学生不学,领导视而不见,大家也慢慢习惯适应了。所谓“欢迎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无非是叶公好龙罢了。

研究生们当然多数喜欢这样的专家,亲民化,明事理,好说话,大好人,轻松过关拿学位。然而也有学生暗地里说这样的专家啥也不是,是混饭吃的,名不副实。有些人不说,但学生和同行心里对每位委员的学术水平和操守还是有数的。

还有如何回应评阅人意见也需在答辩时关注。有的论文评阅人提了很严肃的问题。研究生是否逐一修改,怎么改的?要有说明。否则答辩就是无视和放水。

答辩委员肩上的责任是什么?对研究生论文持什么态度?在学生,导师,同行面前呈现什么样的形象?配不配得上答辩委员?拿答辩费亏心不?答辩不仅对于学生导师,也在拷问答辩委员。不知答辩委员看后作何感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答辩委员要自重  自重  自重词条  答辩  答辩词条  委员  委员词条  答辩委员要自重词条  
观点

 解氢原子,Schroedinge...

最近写基金,又进行了一些考古活动。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当年Schroedinger在他的提出他的方程的文章中解氢原子的办法并不出现在我们今天的量子力学教材中,我们...(展开)

观点

 李跃华疗法的物理原理分析

李跃华疗法的物理原理分析李跃华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人体的每个器官都有相应的经络连接,有相应的穴位与之对应。穴位可以说是内脏器官与人体外壳之间的末端联系处。从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