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与高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此部分建议考生、家长阅读)
不管你是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你的分数决定了哪些高校你能选,哪些高校你“高攀”不起。特别是在平行志愿模式下,希冀凭借刚擦边的分数去撞大运“碰瓷”顶尖名校,无异于一次豪赌,乃至败北的概率极大。你的分数,就是这次高考当中你有几斤几两的实证,所有的决定应该基于这个现实。
较理想的结果,是自己的分数和报考的院校差别不大。仅仅从分数来看,自己不至于高分考生而落到低分院校(低分考生报考高分院校成功的概率较低,准备复读的考生可以豪赌,毕竟他们已经做好了复读的觉悟)。
选学校的方法也比较简单,看一看自己的分数在全省/地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个分数大概有哪些院校招生。建议初步选10所左右的院校,查阅他们过去5年在本地的录取分数(应特别留意过去分数线与今年分数线类似年份的录取情况),注意留意他们的录取平均分和分专业的录取分数明细。如果你愿意服从调剂,这个院校又不是特别热门的院校,录取平均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甚至你可以直接从这个学校招生办的官网或给这个学校的招生办打电话查询有关往年调剂的情况(如电话咨询,应在上班时间,一般为9:00~4:30,有些单位虽然写着8:30上班,但那个时候你未必能打通电话或找到人),如果调剂比例不高,说明平均分只是一个缺乏参考价值的统计结果,这时候你应该关注具体某一专业的录取分数,特别是这个专业的录取平均分。
参照往年的录取分数并根据分数线进行换算,如果你的分数在这个专业的平均分以上,被这个院校这个专业的录取概率还是很高的。你的分数超越这个平均分的数值越多,概率越高。如果你的分数和这个平均分相差无几,几乎没人敢给你打包票一定会被录取。因为在所有考生填报完前,没人知道后面是否还有高分选手会加入进来。
只能说,参照平均分是对你的分数而言最“合适”的,但不是最好的。
正因为如此,建议你的平行志愿第一个应该稳妥一些,争取第一志愿就录取了。
有关自己填报的志愿可行性有多大的问题,可以咨询一下高中的老师,他们能帮你做一个初步判断。但切记,不要让他们给你做决定!在不确定性面前,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不是他们不想帮你,而是真的只能给你一个初步的建议,具体的决定要自己去做。
2、报志愿,选城市还是选大学?
我当年是先选的城市,因为我是北方山里的孩子,没见过大海,那时候就想报考一个海边的城市。事实证明,我这个想法过于幼稚了。
以我的个人经历而言,“选城市还是选大学”这个命题本身也不值得优先讨论。
如果从一辈子的情怀和幸福而言,我建议你优先选专业,选一个你热爱的专业。
如果从大学四年的舒适度和就业而言,分数高,我建议你先选大学、后选城市;分数低,差别不大。
3、优先选择一个你所热爱的专业
当时我报高考志愿,几乎完全是自己做的决定。
我选了一所分数和自己高考分数差不多的学校,然后又选了一个这个学校最王牌的专业。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极其愚蠢,乃至抱憾至今。
我本科的母校当时最好的专业是采矿工程,结果我本硕博一直是这个专业读下来,时至今日,做了大学老师以后还在继续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我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我在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要比我本科时某些大学老师做得好的多!
但让我告诉你,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专业!
我不喜欢我不喜欢我不喜欢!!!
甚至最近我的想法是要不要再回炉重造一下,换一个专业。
诸如此类的专业也许并不多(换句话说,也许并不少),但不管男女,选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会造成自己在学习、工作上的痛苦。也许痛苦没那么大,但还是痛苦啊。
优先选择一个你所热爱的专业,至少有时候生活苦点,但为梦想而奋斗还是甘甜的。
这里不得不提醒你的是,没学习专业课之前,很可能事实上的专业课和你想象的喜欢存在差距,乃至于看似喜欢这个专业,最后却不喜欢这些专业课,连带着又不喜欢这个专业了,诸如此类的情况也不少见。如果有能从产业视角给你提供咨询的人,不妨问一问他们,这个专业毕业之后能干啥,这些工作又是否是你所喜欢的,也许能为你的选择作参考。
4、利用好大学转专业的机会
几乎国内的大学都有转专业的政策,一般在大一下学期结束或大二上学期刚开始这个时间进行。如果你喜欢你的学校、城市,但不喜欢你的专业,上了大学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认真研究学校的转专业文件,参照学校往年转专业的要求度过自己的大一生活。这样在第二年你很可能就换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但同时,大学也会限制转专业的人数,目前的现状还不太可能允许一个专业的学生全部转走到另一个专业。别管其他人,想换个专业就在大一的时候做好准备,与其相信锦鲤转运,不如相信自己踏踏实实的付出了才会有回报。
错过了这次转专业的机会,要么高考回炉重造,要么考研究生的时候跨考,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5、分数在左右你的大学和城市
分数高,还是优先选择大学吧。名牌大学吃的好、吹空调、成本低、重视学生意见、就业相对较好、回报率高。而一般的大学,很可能就没这些待遇。我现在想在贵阳吃一碗刀削面,都需要费点力气全城搜索;在贵阳买的三鲜包是红糖肉馅的,我也是拒绝的。而当年我研究生在矿大北京读书的时候,虽然没有享受吹空调的待遇,但不论是成都美食还是新疆大盘鸡、沙县小吃、陕西臊子面、河南烩面、云南过桥米线、重庆烤鱼、湖南湘菜……,还是应有尽有的。如果还是不满足,北边是北京林业大学,南边是号称“小联合国”的北京语言大学,马路对面就是中国农业大学,不嫌远走两站就到清华,再过一站就是北大,吃得好这件事真不是吹的。但吃的好有啥用,该下煤矿还是要下煤矿,所以又回到了前面说的,选个自己热爱的专业,是长久的幸福!
国内高校,如果你的分数够高,推荐的选择顺序是:双一流A类院校≥原985高校≥一流学科院校、双一流B类院校、原211院校。这个排名不绝对,因为到了具体的专业,很可能会有差别,部分院校的隶属关系也有重合。论实力呢,有些只有一流学科的东部院校,未必比西部某些入选双一流B类院校差,甚至综合起来还要好于某些入选双一流的B类院校。所以这个推荐的顺序您辩证的看,不要觉得我推荐的这个顺序就一定是谁比谁好。
至于分数低的,真心没必要纠结。如果您利用您这个分数既可以选择城市又可以选择大学还可以选择专业,别太纠结了。就大胆的选择你热爱的专业、热爱的城市、热爱的大学吧!你可能会说,我报这个学校浪费了我高考的50分。亲,如果你的选择能达到以上三个“热爱”,几乎就可以忽略“浪费”这件事了。您查一下某所大学往年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差几十分甚至上百分都不稀奇啊。关键你自己实现了三个“热爱”,这就是一个幸运的开始。
但是请注意,独立学院和大专,和常规的普通本科院校还有所区别,跨地区办学和校本部办学还有区别,在报考的时候需要留意。
6、要不要将自己置身于不熟悉的文化中?
请允许我再次现身说法。我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因为我是河北人,那时候就有去海边和离开河北的想法。结果去了青岛上大学,同时满足了海边和离开河北的要求。
结果呢,大学四年,寒暑假每次都是一番周转才能回到家。从家里的县城坐5个多小时的火车到北京,从北京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到青岛,到了青岛转公交、换轮船、再转公交才能到学校。经过这番波折,考研的时候认清了,还是离家近点更方便,于是考研考到了北京,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中。
“不熟悉的文化”这个命题不太恰当,这里使用“城市文化”或者“地域文化”可能更恰当。城市越发达,各方面都会更加便利,而邻近地区的文化往往是相似的,以至于形成“地域文化”圈。比如北京、上海,就算是去城外几十公里依然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大城市的各方面都比较便利。而京津冀的文化又是相似的,所以能够形成京津冀“地域文化”圈。
但小城市、欠发达地区就够呛了,用“异质”文化来锤炼自己,有可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艰难。比如吃的不习惯导致每天都要发自灵魂的问自己下一顿“民怎么以食为天”?再比如当地的院校生源以本省或本地区居多,大学期间谈个恋爱,要么毕业的时候带不走,要么自己留下来或对方跟你走会存在文化冲突,结婚生娃了还得考虑过年去谁家过年;还有,当地的老师有可能普通话不好,以至于上课根本听不清他在说啥,这种现象还不是个案,我大学期间有两门课就不知道老师在讲啥,因为根本听不懂;另外,企业招聘往往以本省或本地区企业为主,你要不要留下来?如果不留下来,你找工作的时候就要比你的同学更辛苦,甚至跨地区面试,投入的成本更高。
我的建议是:尽量选择熟悉的文化环境,各方面都会顺畅的多。如果非要选择“不熟悉的文化”,尽量选择大城市、发达地区,特别是一线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
你真想去“不熟悉的文化”锻炼自己,相信我,只要你想去,未来这样的机会很多很多。有些“不熟悉的文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与其相信校友,不如自己大学期间更努力
别嫌我泼冷水。
2020年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2020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
2021年5月13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适度扩大研究生、专升本招录规模,把升学扩招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统筹推进,着力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021年6月15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北京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
现在大学生虽然不至于遍地都是,但从本科扩招,到研究生扩招,本科生应该有危机感。
假设参加高考的人数一直都是100人,原本10人能上985高校,结果因为扩招了,现在20人能上985。不仅如此,越好的学校吸纳高分的学生越多,导致一般的院校里的生源反而不如10年前。所以你看,对于那些排名靠后的学校,有那么大区别吗?当然,这不是一个严谨的假设,如果要细较,还得考虑高考人数的增长、各个高校的扩招情况、新建院校的数量等等。
这个例子想告诉你的是,有些学生能上大学,可能是扩招的福利。因为扩招了,你的校友是多了,但你的竞争对手也多了。不努力,没出路!
您自己想想,除非你是特别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优秀到可以媲美甚至完全超越研究生、优秀到有自己的代表作),否则校友这东西,最多就是大家见面的时候有些共同话题,至于普通的本科生毕业后靠校友来完成自己的事业、帮助自己发展,可能对校友的期待有点高了。校友可能还没有你爸靠谱。
校友之所以能帮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足够优秀。否则的话,第一句“幸会”,第二句“有缘再见”就over了。你爸之所以能帮你,是因为他是你爸,不管你是不是优秀,他都是你爸啊。
所以,与其相信校友,不如自己大学期间更努力。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不管是不是你校友,都会有人来和你共谋发展。换个角度,如果今天你可以利用校友的圈子来发展,说不定改天校友或者其他的圈子也会反噬。从大的道义上,还是期待这个社会更加公平公正!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