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临床心理学博士撰文,和大家分享了研究人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深层原因,以及应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我在全职工作期间拿到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现在兼职从事职业辅导,工作日总是连轴转,给165个研究生上完课,处理好繁琐的行政工作,才有时间做博士后研究。
压力大,竞争激烈、不仅薪水少得可怜而且还是临时工,没日没夜地工作才能有回报的工作氛围,这些构成了所谓的学术工作。在这样的日子里,要么选择工作,要么选择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兼得。
近几年,学术圈内外都开展了很多有关研究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和讨论,下面我将从研究人员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在学术“丛林”中生存,同时又不损害心理健康。
学界的错误观念
大学里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学术工作免不了痛苦,一定程度的劳累是学术圈的常态。然而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避免痛苦,慢慢地就会适应它,并将痛苦合理化。晚上11:30还在回邮件,困了就灌咖啡,不让自己在电脑前睡着,这是一种病态的荣耀。
研究人员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所在部门和职位有很强的认同感,容易把自我和工作等同起来,这非常危险,一旦一件事失败了,就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很失败。研究人员需要把自己从工作中剥离出来,失败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接收挫折,重整旗鼓,不要把失败和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
大学也是个有着强烈英雄情结的地方——每个领域里都有一些大名鼎鼎的奠基者。等级制度和激烈竞争让人们相信只有特别聪明的人才能在学术圈取得成功,这种想法会给人造成无法承受的压力。与其崇拜“成功”人士、将自己和他人做比较,不如让自己具备学者应有的品德:有毅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干劲和富有好奇心。这些品德将引领人们走向“天才”(这一概念有待怀疑和批评)也达不到的高度。
包围研究人员的另一个流言是做“独行侠”,凡事靠自己。即便大多数研究和学术工作是在书房独立完成的,一个人也无法靠自己取得成功。长期来看,合作和竞争同等重要。研究人员需要同事和导师的帮助,把自己当成学术大家庭的一员,这才是健康的心态。
完美主义者?工作狂?
学术圈里的人似乎大多都是完美主义者、(自我)批评者和工作狂。他们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不接受99分的结果,要求自己做到150分!我认为大学应为所有学者开设一门基础心理学生存技能课这门课程需要涵盖这些内容:学会着眼全局,而不是纠结细节,学会接受自己的极限,要确立界限,工作靠智取而非硬拼,不要经常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停止自我苛责。有时研究人员彼此针锋相对,言语激进,但我认为最粗鲁的声音莫过于研究人员头脑中的声音。
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在于:要想在学术工作上取得成功,远大抱负、不懈努力、钻研细节、问题导向和完美主义缺一不可。在这些挑战和心理健康之间找到平衡难度非常大。我们需要的是善良和接纳,缔造和谐乐观、鼓励开放坦诚对话的学术环境;一个与己为友而非与已为敌的学术环境。
人生并不长,我们有必要思考如何度过。人对生命的满足感并非来源于外部成就,比如提高了个人影响力或晋升为教授。学术圈中总有更高的山峰等待攀登——发表更多文章,申请下一项研究经费,如此种种。稍不留意,就会陷入对生活不满的怪圈,只能看见自己达不到的目标,而不是已经取得的成就。
平衡工作和心理健康是个长久的过程。关注研究人员的心理健康应成为学术圈的当务之急,如果没有心理健康,还谈何研究和教学。今天就开始改变吧!从不再隐藏自己的不悦和痛苦开始,从夸赞同事和学生开始!
论文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