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的成长和历练在于读博整个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经过几年的长期积累,才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与转变,这个过程中混杂着兴奋、紧张、高兴、忙碌、迷茫、甚至暂时的失落。这篇继续前面几篇,系统而详细的记录我读博士几年的经历。
上篇文章里面记录跟导师的争吵,没有影响我跟博士导师之间继续和平相处。跟导师建立一个让彼此都感觉舒适且又以学术为导向的关系,并不容易,然而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让很多事情变得容易。这次深入谈谈我跟导师之间的关系在博士期间和博士之后是怎么发展和维持的。
意识转变
刚开始博士研究的时候,我延续了国内大部分学生对导师尊敬满满的态度,觉得导师高高在上且很权威,因此跟导师谈话时小心翼翼,不太过分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尊重导师的观点。这让我变成了一个很好的聆听者,我能够准确快速的明白导师想让我做什么,或者朝哪个方向前进。
但这样做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是在跟导师讨论的过程中,我内心也会闪现出很多研究方面的想法,但由于担心打断别人或者不重视别人的观点,这些刚刚冒出来的想法很快就被我压下去了。其次让别人感觉我好像不太有什么想法,并且也不怎么自信。再次会错误的让导师觉得我对他有太多的依赖,因为我经常一直听着他把要说的都说完,当然了这样交流的效率也不高。
很快一些初期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论是从制度上还是周围的人身上,我都被当成独立的个体,更多情况下被当作同事看待,很多人也想倾听我的意见和想法。大家对不同意见和声音的欢迎和开放态度,鼓励我越来越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尚且模糊未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这些想法经常在讨论中越来越明晰。
既独立又联结
实验室里面,包括我的导师,更多的把我当成科研同事,我们彼此尊重,开诚布公,在一个研究团队里面一起合力解决问题。我跟导师的交流讨论要么是面对面,要么是通过邮件,很少通过电话来解决。所以我博士几年,导师没有问过我的手机号码,倒是隔壁办公室的另外一位教授有我的手机号码,因为我们经常联络一起出去吃饭聊天。
即使是去参加同一个学术会议,我和导师一般不会商量如何一起出发,而是根据各自的时间安排,规划自己的行程,预定旅馆和机票。这让我参加会议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经常可以安排一些附近景点的旅游,当然也让我在旅程规划和衔接方面越来越有经验和信心。这与我在国内的导师风格截然不同,当时我跟着他第一次去美国参加会议的时候,我们一队5、6个学生,一路有导师罩着,去哪都是一个队伍一起行动,虽然让学生省心,但是不利于独立能力的发展。
除了跟导师在学术方面的交流,我们也经常交流一些生活方面的信息,尤其是有趣的事情。有一次导师很兴奋的向我展示他新买的一部联想手机,说这个手机有多么多么好,而且还不贵,但是里面有一个小企鹅的程序不知道是跟什么的,我拿过去一看,原来是联想预装的QQ软件,不知是腾讯想在欧洲普及QQ还是联想忘了那批手机是出口的?还有一次,我告诉导师我的爱人打算过来看我一阵,他乐呵呵的说那你一定要好好计划,带着她在意大利各处转转,给你一两个月时间带她好好玩玩吧。我说这么长的时间太奢侈了,两周时间应该就足够了。
对学生全力相助
导师从来没有让我帮他做任何个人的事情,诸如报账做ppt之类。相反,我有一些个人的事情需要帮助的时候,导师总是主动及时帮忙。一次是博士刚开始的时候,我需要缴几百块的注册费,但我当时的旅行支票还没有换成现金,第一个月的工资也没有发下来,导师知道后很快在第二天一早亲自开车来实验室,带过来刚从取款机里面提出来的一沓20欧元的钞票,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取款机里面能取出来的最大面额。还有一次,我人不在意大利,但是需要去博士生办公室递交自己的博士记录册,也是导师亲自去帮我交的,博士生办公室在市中心,那里不允许私人车辆进去,所以导师走了不少路才完成的。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当我在德国的交流快要结束的时候,需要办理意大利的居留许可回到意大利。但这个过程非常不顺利,办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办理下来,这有可能导致我在德国等待的最后几天变成非法滞留。所以我当时非常焦急,外加当时在写博士论文整理数据发表文章,学术方面也有不少压力。我就给意大利的导师发邮件说自己对目前的情况很沮丧,不知这漫长的行政程序是否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师看到邮件马上从意大利打电话到我在德国的办公室,安慰我事情一定会解决的,然后居然动用私人关系,找到一个有朋友在移民局工作的教授,帮我快速解决了问题。
在我要毕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来庆祝。期间导师意味深长的说,你在这几年期间有了很大的可喜变化,现在的你独立自信思想活跃对研究也有热情。我的这些成长,很大部分得益于跟导师的这种同事一样的关系,让我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但同时不至于孤立无助,这种关系让我感觉舒服也没有压力,也让我们一起同心齐力的高效科研。
所以即使毕业多年,我也跟导师保持联系,去年意大利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也通过邮件问了问那边的具体情况。下一篇具体谈谈在学术上面怎样获得导师的有效指导。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学术漫谈”公众号记录了学术人生的经历、经验和感悟。若加微信 (editingus),请注明姓名和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