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职高
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职高是职业高中的简称。职业教育,好像从来不是科学网博客上的热门话题。近来网上议论,说以后中级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比例将接近于1:1,也就是有一半初中毕业生不能够上高中,有些初中生的“家长”或者“候补家长”朋友看了心里很是着急。我想说说我对此的看法。
什么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三种职业教育的总称:中专、职高和中等技工学校。几十年前,中专和技校都是非常吃香的。那时候,有一个“饭碗”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个县往往只有一两所普通高中,学生也不多。而对于很多初中毕业生,上中专和技校比高中更好,因为考上了中专或技校,就是考上的饭碗。那时候中专和技校毕业后都是国家分配工作的,当然有些毕业生会分配到很偏僻和艰苦的地方。
后来,包括大学中专在内的各种学校毕业后,“饭碗”都需要自己去找了,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去特别艰苦的地方。
从1985年到1997年,我国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数基本达到1∶1,甚至有时候中职教育还多一点。自1998年以后,受高等学校扩招的影响,普通高中更受欢迎,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连年萎缩。但到了2001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仍然还有58.2:41.8。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要大体相当的目标,中职招生才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一次强调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要规模相当。
2006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871.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31.4万人,二者的比例为54.3:45.6。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2009年达到一个高峰,招生860万,超过普通高中830万招生人数30万。也就是说,早在2009年,就有超过一半的初中毕并没有上普通高中,而是进了中等职业学校。好像那时候的家长,并没有认为这个问题是多么“可怕”,因而没有出现如今网上渲染的那种紧张和焦虑感。
但是,此后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又逐渐萎缩。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此决定又一次强调“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但是,很遗憾,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决定似乎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中职的学生在继续减少。到2018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只剩下557万。
于是,2019年1月,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一次强调,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这样,在2019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增加到600.37万,而当年普通高中招生839.4万,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又回到了2001年的水平,为58.2:41.8。
从2010到2019年间,普通高中的规模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始终都在近800万到850万之间(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850万;最少的年份是2014年,797万),这期间主要是中职教育的规模减少了。
从上面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普职比”为1:1并不是新的提法,也不是没有做到过。近二十年来,二者的比例也并没有偏离这个目标太远。所以,即使近期要实现这个目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影响并不很大,完全没有必要让人像网上有些文章鼓吹的那样,好像天要塌下来了,使人看了产生焦虑。
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类型。大家都知道,社会由各种各样的人构成。企业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管理者,学校里不可能大家都当教授,医院里不可能大家都是医生。管理者、教授、医生总是少数,普通工作人员总是大多数。这是社会有分工,社会的分工并不表示人格的高低。为了更合理、更“经济”地培养各方面的人才,需要各种职业教育。
另一方面,人的天赋不同,各人有各人的特长和特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强调得不够,甚至有些“忌讳”,不敢或不能说这个问题。虽然教育可以弥补一个人的短处,但是总不如发扬他的长处更合适。拿我自己来说,即使从小就让最优秀的体育教练来培训我,我也不能成为最起码的田径运动员。毋庸讳言,有些人不喜欢数学,不善于推理,但是他可以画出很漂亮的画,或者做出很好的手工。有些人能够写出很好的诗歌、文章,另一些人能够轻易地学会一门新的语言。有的人很能够与人交流,有人却显得内向,喜欢自己思考。有些人反应很快,说话利索、动作灵敏,有些人显得木讷却深沉。这都有天赋的影响。
我们应当发扬每一个人之所长,让人从事他适合从事的职业。因此,有些人可以读职业学校,有些人可以读普通学校。这是扬长避短的需要。现在很多人受了普通的高等教育,却在做与他所受教育毫不相干的工作,或者说如果受到职业教育就可以做得更好的工作。这是很可惜的。
我们过去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是有它的缺点的。第一是许多毕业生的经济待遇偏低,第二是学历的上升空间较小,到大专是到顶了。由此,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另外,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有一些人并不想学习,厌恶读书,因此文化课不认真学习,造成某些中职学校的风气不好,社会影响差。
关于经济待遇,主要应当由市场调节,市场需求大,人才供给少,经济待遇自然能够上去。实际上现在有些稀缺工种工人的待遇还是有大的改善的。
我注意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就好于欠发达地区。仔细分析各省市的总人口与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的比例也能够看出来,发达地区的高考人数比例较低,就是那里中等职业教育分流的人数较多。印象中那里一般居民对上中职学校也没有那么“焦虑”。另外,那里的中职学生直升或考进高职的人数也比较多。
学历的晋升对一些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还是很看重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可以直升或报考高等职业学校。高职过去只是专科,近年来增加了一些本科高职学校。
另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由于国家重视,这个势头看来不会小。
我认为,让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改成职业大学是很正确的。大学不能都像如今的教育部所属综合性大学一样,都去学现在的“一流”,结果二流变一流,三流变二流,但是模式不变,都成为综合性大学。高校应当有另外模式的一流职业大学。当然,转变的困难会很大,有实际的困难,例如有实际经验的师资的不足。也会有人们特别是当地或学校领导者观念陈旧的原因,很多人还是轻视职业教育。但是,相信有国家力量的推动,这些学校不改也不行。
另外,这几年专业硕士的数量增加很快,这也预示着,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也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这样就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学生的学历和学位上升空间。
实际上,只要学生自己肯认真学习,从中学出来,上高职、上大学都可以有一个好的前途。现在的高职似乎低人一等,这个情况应当纠正过来。随着将来读职高、高职的同学会有越来越好的出路,他们的学习也能够有大的提高。
总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相当,其比例为1:1,并不是新的政策,2005年、2014年、2019年国务院三次发通知强调,真正的三令五申了。近二十年的实践也没有对此有过分大的偏离。根据过去一些年调整的经历,国家的政策都是稳重的,近期在招生方面的调整并没有也不会有特别大的突变。所以,我认为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没有理由对此产生新的焦虑。
当然,希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的人肯定会有,那就是专门给人补课的机构,那些说补课有利于升学的机构。
这些年,职业教育(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肯定会有较大的发展,学校的质量也肯定会有所好转。大家对此应当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