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农村实行同工同酬,按劳分配,不论男女,干同样的活,得到同样的工分(报酬),开始大家认为这是公平的。挑粪挑水是农村常见的男劳力做的活,工分较高,一些力较大的女同志也来干挑水挑粪的活。在任务轻不赶活时,不紧不慢地干活,看不出差异,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理所当然。但任务重赶活时,女劳力时常体力不济,想休息、轮到自己劳动时迟迟不行动,后面男劳力也不行动。这样看似公平的同工同酬却阻碍了农业生产。
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采取以担数记工分,开始大家认为这比较公平,这也是认同公平,比同工同酬上升了一步。但后来发现,因粪桶是农民自己请木工做的,有些人的木桶较大,有些人的较小;有些人新的木桶较大,但坏了维修后变小,尤其是一些体力较弱的男劳力,故意将木桶修小。一担木桶粪水变化在65—80斤。这样,按担记工分又不公平了。最后商量确定,按到达目的地的粪水重量记工分,这才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实行按劳分配的最高形式-多贡献多得(多贡献是劳动质量和劳动效率合理组合的结果),使认同公平又上升了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