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件事刺激了我,一个是我们企业想招聘一些博士(入博士后站)或入职均可,但似乎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另一个是造访一个二三线城市的一个体制内省级研究所,60几个人中一半都是博士。
我个人不算高考前的两年工作,32年的工作正好体制内外各16年。就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说说为什么男博士应该首选体制外。
1,体制内有什么问题?
现在博士大跃进,每年毕业的博士近10万,而现在体制内已经人满为患,导致二三流和不入流的高校和中小学老师都成了博士的就职目标。即使挤破头进去了又能怎样?体制内只能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可惜的是,至少有一半人是熬不到退休的。为什么?我给大家进一步分析。
去年中国出生人口1000万,去年大学毕业人数接近1000万。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20年后,去年出生的孩子差不多进大学了,今年毕业的博士差不多50岁了。那时候这些50岁的博士咋样?想过吗?算去年出生的一个不死,最后50%的人去读大学(2020年是54.4%),那2041年入学人数是500万,是去年毕业的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全国大学办学规模会减少一半,如果师生比不变,意味着一半的大学老师已经转岗了。能转到那里去?想过吗?
我是中国第一届初中中专的工科专业,同学都分配到国营工厂,同学在近50岁的时候,几乎全部下岗自谋生路。人生比此痛苦的事还有哪些?
现在高层已经意识到体制内科研管理体系的问题,但要改变现状,估计少于20年也不行。中国医改20年了,可以算还没有摸到石头。所以,体制内外两张皮的现象要延续到那一半转岗的人已经转岗。那时候再被迫转到两眼一抹黑的体制外,肯定不如现在就去体制外。
2,体制外有什么好?
中国现在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很多技术和产品都接近了国际前沿,体制外需要很多人才来推进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去掉copycat的帽子。中国建立了相对较好的资本市场,只要技术和产品进步,资金不是问题。作为一个博士生,目前到体制外,还是香饽饽,除了少数当花瓶用的,绝大多数企业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给你发展:就是让你出成果和赚钱。
以我现在任职的元心科技为例,现在60几个人,我们预留了15%的原始股份给公司研发骨干,目前还剩8%没有分掉,当然后面还可以增发期权。产品是全球唯一的铁基可吸收支架,三个产品都通过政府审批进入大规模临床试验,也有产品在马来和美国获得销售许可,收到马来和美国的订单。放在国际上,也有其一定的学术地位。国际国内顶级学术会议报告,和顶级刊物论文发表也不差不多年年有。有完备的研发实验室。去年完成1.6亿A轮融资,目前公司估值2亿美元。明年计划Pre-IPO轮融资并IPO,即使算100亿市值,预留的15%也是十几亿,如果你能成为公司骨干,怎么着2-3年后也会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也是有机会的。5-10年后公司千亿市值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单一的冠脉支架市场就是50亿美元,占整个医疗器械市场的1%多。
建议中没包括女博士,是考虑到女博士都到了婚育年龄可能在体制内会稳妥一些。体制外会更辛苦和更高的精神压力,不忍心。
也能理解,读到博士,在体制内的时间太久了,出体制可能多少有一点对未知的困惑。但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体制外有更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你只要能放得下身段,保持学习的心态,总比学历低的人更有优势,想不成功都难。当然,需要几个月的心理调适过程。
3,顺势而为
现在体制内人满为患,体制外天地广阔,好男儿就应该志在四方。政府也要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博士们体制外就业就是顺大势。总比20年后被赶出来强。
想加入元心的博士、硕士(男女不限)联系我,给你一个3年成千万富翁的机会。想了解我们可以上网站看看:www.biotyx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