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和他真实的西游。
在甘肃安西榆林窟内,现存绘于西夏的壁画,是目前国内最早的唐僧取经故事壁画之一,早于明代小说《西游记》数百年。
《西游记》中的取经故事的源头,是唐朝僧人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经历。玄奘在这条世界上最艰险的路上,经历了除海洋波涛之外的几乎所有气候和地质、地貌,面对无数不解的自然之谜,后来都幻化成神秘的传说,并最终成就了《西游记》。
《西游记》描写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从长安出发,途径无数穷山恶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以14年时间,行程“十万八千里”,最后终于到达代表西方极乐世界的灵山雷音寺取回真经。《西游记》的雷音寺就是今天印度北方邦的那烂陀寺,当年印度最大的寺院,玄奘在其中学习修行近10年。实际途中时间约为3年多,行程5万余里,途中艰难险阻绝不逊色于所谓“九九八十一难”。《西游记》中唐僧面对的危险主要是来自于妖魔鬼怪,而玄奘面对的主要是环境带来的自然之险。
玄奘一路穿越了戈壁沙漠,翻过雪山,也跨越了昆仑、兴都库什山的巅峰。后来所有编造、传播取经的故事,面对巨大的自然力量和不能理解的神秘现象时,都将其归结为“怪力乱神”。
“海归”玄奘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的案头呈上一封信。这封信是由骆驼商队从西域于阗(今新疆和田)捎来的,是一位僧人写的。信上说他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为了探求佛法求取真经,违反了朝廷当时的禁令,擅自西行,从凉州(今甘肃武威)偷渡出关,沿丝绸之路西行印度,刻苦求学十几年,现已返回,只因驮经的大象溺死无法前行而停留在于阗,希望朝廷能赦免以往,准允回国······。李世民被这位僧人万里取经的经历深深打动,当即下令西域当地官员亲自迎送。玄奘回到长安(今西安)的那天,受到空前规模的欢迎。这位僧人法名玄奘,也就是后来《西游记》里取经的唐僧原型。
从《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再到《西游记》。
玄奘回国后,把他的西行经历写入《大唐西域记》。二十多年后,玄奘逝世,他的弟子又根据玄奘生前的口述,编写了一部传记体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两部书详细记录了取经途中经过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山川民俗和玄奘的艰难经历。不久之后,书中的真实记录便开始向传说方向演变,催生出丰富的取经故事;晚唐时期,第一部搜集了包括孙悟空、沙僧在内的传说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敦煌一带诞生;宋代,第一部以唐僧取经为题材的戏剧在山西出现;此后各种各样的取经故事频繁演变,直至九百年后吴承恩集大成完成《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