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毛姆以《月亮与六便士》命名了自己写作的小说,因为他很喜欢报刊发表的对其前作书评中的一句话,“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这句话表达了追求理想,却忽略现实的问题[1]。从事科研的主体,毋庸置疑,肯定是人。即便在激情地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平衡与处理很多现实问题。对读研可能面对的现实情况的考量,虽然不能增加科研的激情,但是却可以减少读研决定时的盲目,减少读研以后因为悔恨而产生精神内耗。
读研是一个决定,对一个影响自己未来三五年的决定,花一些时间进行思考决策是必要的。人们面对决定或者选择,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我们作选择的时候,对选择的理解绝谈不上透彻;我们甚至往往不觉得是在作选择,倒更像是对当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出反应。”[2] 用尼采的话来说,应该纠正这种应激反应的习惯,“接近教养的首要的预备教育是:不对一个刺激立即做出反应,而是具备阻止的、隔绝的本能。”[3] 这两段引文或许比较抽象,但是我们可以从过去生活中找到更加实际的例子。小孩子一般看到猫狗等宠物,会特别喜爱,会忍不住央求父母,买下宠物带回家养。父母由于对子女的了解,知道孩子对宠物一时的热情难以持续,买了宠物无法退货,最后的结局就是,孩子享受撸猫撸狗的快乐,而家长需要承担遛狗捡粪便、清理猫毛的责任。父母该如何得体地拒绝子女养宠物时的一时兴起的决定(反应)呢?如果父母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孩子必须同时承担养宠物的义务与权利,这样租赁一只宠物大约两三周,可以用义务劝退孩子、顺便归还宠物,另外还为自己赢得了讲道理的家长的美誉。当然也有可能父母喜欢上了宠物而坚持饲养,但至少完成了对孩子关于义务的教育。这个例子展现出类似“试吃、试用、试玩”一般的浅尝辄止的尝试也有利于决策。
决定读研前,也同样可以提前体验科研生活,大学生在寒暑假进行科研的实习,了解自己未来两三年是否适应这样的生活。美国的一些学校兴起的Job Shadowing (工作中的如影随行),就是让大学生跟随着主持校友(host)在其工作的地方待一天,而体会这种职业典型的一天是什么样的,这对本科生选择专业和职场都有一定的帮助[4]。我们在关于医疗的电视剧中,往往也可以看到实习医生跟随主治医师一起查看病患,虽然跟主治医生互动不多,但实习医生也能在过程中收获不少。大学生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数月的科研实习,哪怕在实验室里观察研究生一两天的生活,都能有助于了解科研生活的实际情况,减少对未来美好生活一厢情愿的设想(wishful thinking)。对新的人生阶段的想象过于美好,实际情况产生的幻灭的感觉,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打击,而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学生当然无法用实习、实践的方式去遍历可能影响自己读研的所有因素,一些其他的重要因素只能通过,调查、分析、总结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决定。
读研前第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因素或许就是就业与收入。用鲁迅先生的话,“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5],缺钱时,学生可能遇到衣食住行、医疗健康等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到科研时的心无旁骛的状态。考虑做决定或选择时,往往借助与备选方案来对比。读研的备选方案就是进入社会工作,从经济学角度,学生需要考虑读研对比就业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大致概念如下:小李从事程序员工作的收入为20万一年,但如果选择当插画师,收入则为5万一年;虽然从会计学角度,插画师仍是净收入,但是机会成本角度看,小李亏了15万一年。所以从收入角度来看,学生需要考虑未来十年直接就业与读研后再就业的收入区别,也就是说,损失的三五年读书期间没有收入,能否在研究生学历取得以后增加的收入来追赶,是典型的数学应用题中的追及问题。学生一般可以从学校的招收就业中心的薪资收入的统计[6],考虑是否应该读研。当然这些收入数据只反映统计的情况,一些极端情况,比如进入初创企业获得股票、五六年内成为初创公司技术主管、或者公司破产等情形难以体现。硕士博士的就读年限不同,前者一般需要两三年,就业市场的趋势或许较为稳定,但是博士五六年的时间长度,在一些新兴领域可能形成较大的变化,是需要考虑的风险,尤其是五年后就业市场如何,对于博士生是很重要的考虑要素。
科学期刊《自然》对博士的就业市场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甚至在2011年左右便对发达国家培养过多的博士生的现象表达了担忧[7]。2010年之前,在美国的科学博士的学术界职位便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而工业界又无法完全吸收毕业的博士生,在生命科学领域博士的非饱和就业尤其严重[7]。由于发达国家的博士生供大于求,离开学术界、放弃读博士、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网络培训就业所需技能、培养独立能力等不同方式都用于尝试破解博士就业难的问题[8]。在2017年,《自然》的社论仍然在提醒博士生们获得学术界工作非常困难,也应考虑其他部门[9]。作为进入学术界的过渡阶段的博士后,拥有很高的技术能力,作为科研的主要发动机,在博士后期间却得不到较好的经济回报,甚至很多的博士后无法最终进入学术界,只能重新找工作[10]。也正因为较少的学术界的职位,博士就读期间的学生,应该提前考虑学术界以外的出路[11],培养什么样的相关技能,以寻得合适的工作。2018年,《自然》杂志终于也报道了一些关于英国与加拿大的科学领域博士毕业以后对工作比较满意的调查[12]。当然,这一系列的引用的关于博士、博士后的就业前景的报道当然更多是关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的;中国由于60年代的婴儿潮,所以未来几年内学术界退休的教授或许比欧美多,能提供更多的职位。但是过了婴儿潮的退休期,考虑读博的学生就需要从这里引用的文献以及其他的参考资料,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分析博士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以决定自己是否适合读博。
去更好的大学攻读研究生,在更好的平台上发展,将硕士学位作为寻找好工作的敲门砖,是可以接受的;硕士修读年限两三年,剔除掉上课的一年,时间成本并不是很大。但是攻读博士,并不是推迟进入社会的借口,不是用来补偿未能进入名牌大学读本科的学历遗憾的,也不是提高收入的手段。为了这些目的读博,就很可能回过头来发现读博是浪费时间了[13]。读博需要学生对科研有兴趣,寻求与解决人类未知的一些问题,培养的技能并不一定是社会工作直接需要的,这里介绍的博士就业的困难也是一种劝退,劝退把读博当成实现高薪的手段的心态,因为这是缘木求鱼。
学生也应该理解,收入数字是无法衡量做自己喜欢科研活动的快乐的:一些数学教授也有能力进入量化基金赚取高报酬,但他们认为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更有成就感,所以选择在大学教书。每个人对待成功的标准不同,导致追求不同:在取得不错收入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一般更加看中科研的成果,就好像医生更看重拯救病人的生命,而不是拼命挣钱。所以机会成本的经济分析,只是分析了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别,决定是否读研并不是如此简单的数字游戏,仍然需要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类似于金钱不能衡量幸福,读研过程中也会碰上一些难以用数字衡量的问题,比如心理上的抑郁(depression)。
研究生感受到焦虑或抑郁的情况比普通人高六倍以上[14]。即便一些学生非常热爱科研,但是也会遇上很多的挫折,遇上挫折时也会难过伤感[15]。研究生的压力来源很大一部分在于导师,比如导师不与学生讨论未来工业界就业的选项,学生与导师交流不畅,得到的建议不多等等[15]。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前途影响很多,甚至比工作时的经理的影响更大;工作中,一个人不喜欢经理,可以直接辞职,而之前每个月的薪水都已收入囊中,但是学生却无法拿到一个阶段性学位,比如75%完成度的博士学位。所以在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过程中,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了解自己与导师性格气质是否合适也是个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同龄人进入了社会,开始工作有收入了,读研时往往没有收入,这样子的收入对比,也会是造成心理焦虑的原因,这也是笔者前文讨论收入的原因。
走在科研道路上,由于研究的方向越来越窄,越接近技术的前沿,懂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少,学生很少能够家长朋友讨论他们研究中的挫折或者压力来源。笔者猜测,这样子孤独的状态,渐渐从社交中抽离也是可能感受到抑郁的一个原因。读研时尤其不要深陷负面情绪的牛角尖,“没有人能从死亡中取得任何成就,人们在生命中取得成就,死亡只是一个瞬间”[16] 英雄先辈们被人记住,是因为他们生前的贡献,而不仅仅是牺牲这个时刻。我们被别人惦记,是因为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产生的羁绊与回忆,而不是因为死亡。当自己感到内心抑郁的时候,应该记住寻求帮助,因为我们并不是一个人[17]。读研的时候,也需要一些释放情绪的爱好与互助小组(support group),谈论一些共同的爱好,组织一些集体的活动,保持自己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人生,这一篇文章也无法覆盖很多读研时期可能碰上的困难与障碍,前一篇文章描述了理想与激情,而这篇更多解释可能碰上的现实中的挫折与困难。通过科研的短期实习有助于了解加深科研生活的实际情况;认识、正确估计未来道路的困难,才可以做好准备。否则读研以后的后悔与反省,很容易造成反复的内心的耗散,消磨自己的意志力与精力。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不是一无所知的愣头青。真正的激情不是对未来没有任何预期的莽撞,而是猜测预见到可能碰上问题,而依旧彰显出来的勇气与冒险精神。
引用文献:
[1] 毛姆,徐淳刚译,月亮与六便士,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译后记,p.272
[2] 陈愉,30岁前别结婚,王剑波译,中信出版集团,2012年,p.6. 我认为是做选择,但原文是“作选择”。
[3] 尼采,李超杰译,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商务印书馆,2013年,p51.
[4] 比如Carnegie Mellon Job Shadowing,
https://www.cmu.edu/career/resource-library/career-exploration/job-shadowing.html
[5] 鲁迅,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娜拉走后怎样,p.16
[6] 比如Carnegie Mellon Salary data
https://www.cmu.edu/career/outcomes/index.html
[7] Cyranoski, David, et.al., "Education: the PhD factory." Nature vol. 472, p.276.
[8] McCook, Alison. "Rethinking PhDs." Nature vol. 472, (2011): p.280.
[9] Nature Editorial. "Many Junior Scientists Need to Take a Hard Look at Their job Prospects." Nature vol. 550 (2017): p.429.
[10]Powell, Kendall. "The future of the postdoc." Nature vol. 520, (2015): p.144.
[11] Nature Editorial. "Young researchers thrive in life after academia." Nature. vol. 537, (2016): p.585.
[12]Woolston, Chris. "Science PhDs lead to enjoyable jobs." Nature 555, no. 7697 (2018): 277-278.
[13]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Economist, Dec 27, 2016.
[14] Evans, Teresa M., Lindsay Bira, Jazmin Beltran Gastelum, L. Todd Weiss, and Nathan L. Vanderford. "Evidence 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 Nature biotechnology vol. 36, (2018): p.282.
[15] Woolston, Chris. "Graduate survey: A love–hurt relationship." Nature vol. 550, (2017): 549-552.
[16] Osho, Tao: the pathless path, St. Martin’s Press, 2002, page 109.
[17] Woolston, Chris. "Feeling overwhelmed by academia? You are not alone." Nature vol. 557, (2018): p.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