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评审意见汇总(64)
武夷山
第一则
该文做得很规范,同意发表。建议几条可完善之处。
1. 4.1的(3)分析了三条原因,似可增加第四条原因:掌握某种方法的作者本来就较少,那么,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共现自然就更少。
2. 如果作者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发现某几篇应用混合方法的文献确实做得漂亮,不妨在本文某处表扬一下。论文也可以含有主观判断的。这样的判断有可能对读者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
3. 关于后续研究,建议作者考虑混合方法的不同组配与被引量是否有关联?此建议仅供参考,是否写进文中,由作者定。
第二则
1. 利用譬喻来做文章是可以的,但基本譬喻要到位,否则后面的讨论都根基不牢。作者说“知识从知识拥有者(知识存量较大的一方)流向知识接受者(知识存量较少的一方)的过程即为知识流动”。这个陈述有严重问题,因为知识流动主要是知识差异造成的,而不是知识存量多少造成的。打个比方,用盐水杀蚂蟥,是因为盐水浓度与蚂蟥体液(与盐水异质)的浓度有差异,双方就要互渗(这才是知识流动的更好譬喻),结果把蚂蟥杀死了。作者心目中的知识流动,接近于浓盐水与淡盐水(二者同质)混到一起后要发生的过程,但这种同质的流动过程在知识流动领域太少了。或者说,专家向外行的科普接近于作者心目中的知识流动,但更多的流动发生于学科交叉、交融之间,发生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转换之间,那都是异质的互作用。
2. 如果延伸作者的隐喻,流动的是知识,那么,延滞知识流动的管壁相当于什么?作者完全没有讨论。这相当于打比方打了一半就结束了。好比只说“军队是鱼”,不说“老百姓是水”。
3. 利用隐喻,若能产生原先没有过的认识,那就比较成功,否则,只是文字游戏而已。文章的“启示”部分未能提供任何新鲜的观点。
综上,建议退稿。
第三则
本文选题是有意思的。但关键地方都没交代清楚。
1. 检索式。作者列出的检索式,只能检出石墨烯论文,与碳纳米管无关。不知作者有没有就检索式是否合适咨询过业内专家。这一步不合适,其他步骤都白费了。
2. 作者完全没有举例说明,到底如何划分四类情形。比如知识扩散者(或接受者、免疫者)指论文作者还是指作者所在机构?例如,某石墨烯论文没有提及碳纳米管,就认为该文作者或作者所在机构是碳纳米管知识的潜在接受者?可是该作者(或机构)的下一篇论文就涉及碳纳米管了,说明自己把自己“传染”了?另外,若一篇文章是多家机构的作者合著的,就把这几位作者或几家机构都视为传播者或接收者或免疫者?现实中更可能的情形是,文章某位作者是传播者,他将另外几位作者给“传染”了----向他们传播了知识;而在另一个知识点上,另一位作者则是传播者。他们之所以合作,就是因为有知识共享效应。
3. 作者列出了四类情形,但只验证了知识扩散者所占比例,这显然不够;另外,只用2012年一年的数据做验证,也显然不够。
4. 在以上三点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后面关于各参数作用的讨论是没有根基的。
第三则
本文实际内容是有趣的,但这样的内容在情报学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该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情报学哪一块的认识?丰富哪个主题?希望作者认真思考,做些补充。
1. 参考文献太弱。国外有哪些文献用第一作者做文章,哪些用通讯作者做文章,哪些是二者并用?应好好调研一下。
2. 应明确指出,样本中,直接标注通讯作者的有多少篇?有多少未标注,故WoS就“缺省配置”地以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了?这个信息很重要,不可遗漏。
3. 表二中是英格兰的数据还是GB的数据?请作者确认。按说,应该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数据合并为英国的数据,才比较合理。
4. 973就是科技部的项目,又搞一个科技部及旗下基金,逻辑上不对。或者说成是科技部及旗下基金(973除外),也行。
5. 当用英文列出刊名时,就别用书名号。书名号只适用于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