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战略的选择
叶明 东南大学科技经济研究所
在现代科学时期,交叉科学已迅速兴起,其学科数量在整个科学系统中约占一半之多,在科学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占有显赫的地位,并起着重要的作用。交叉科学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既具有科学系统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又有自身的形成机制。交叉学科(由interdisciplinary)名词化而成,或为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的原意是“包含两门或更多的研究领域、科学或艺术的学科”。交叉学科是一门具有特性明显且独立自存的学科。①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往往横跨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②探究方法的多重性,往往要融合和移植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③学科体系的整合性,其揭示的规律往往是在涵盖两门以上单一学科所表述的理论构架和概念体系基础上所形成独立的整合学科。④研究主体的组合性,即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主体是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精专博学之才,或者是由若干专家形成共同体,实现知识叠加、能力组合,使得科学主体群拥有探索科学交叉问题所必备的能力矩和知识库。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迅速发展是21世纪学科发展的典型特征。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制定有效地支持和鼓励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是促进交叉学科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代科技发展的多学科及技术的交叉渗透,新兴与前沿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这必将深刻影响着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战略的选择。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做出贡献,必须承担重大项目,这就需要多学科的配合支撑,更需要多学科的人才队伍。我国新兴交叉学科目前总体上处在成长阶段,并且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带动相关学科群体的发展,是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例如,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正在大力发展交叉科学,包括增强了8个重大交叉科学前沿的发展。
一流研究性大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在学科发展方面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上,特别要放在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通过理与工,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的交叉,产生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利于培养具有宽专业基础的优秀人才。这就需要使多种学科产生“化学反应”,真正地融合起来,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只有这样的大学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了解学科前沿和真正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才能培育出具有全球观念和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负有责任心的人才,才能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教育。从世界经验来看,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将有利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体体现为:有利于提高学术起点,有利于培养科学大师,有利于争取合作机会,有利于建立创新氛围。
高等院校具有学科齐全、人才集聚、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较高的优势,有能力承接重大的科研课题,易形成新的学科及学科群,是交叉学科诞生和推广的基地。提高高校交叉学科教学和科研水平是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直接动力,使其布局合理化,既有利于学科的独立发展,又有利于交叉学科、学科群的形成与发展。交叉学科教育是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为基础,它涉及众多学科的极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性的变革。深层的变革既要有科学交叉的理念,又要涉及教育思想及其理论体系的变革。
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战略应该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竞争”的创新战略。目前,各种常用的预测方法都是以趋势外推为基础,即从现在 (或较近的过去)外推到未来。然而,近几年战略研究的经验与教训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趋势外推的预测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各种长远规划,由于缺乏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敏感性以及对这种动荡环境的灵活的适应性,已远远不能满足战略规划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引进考虑突变可能性的长期预测的新方法,力图在满风险、极不稳定的环境中,制定出灵活机动的竞争战略。未来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工具情景分析预测方法就是“着眼于未来竞争”战略的基础。作为用于发展战略的“情景”,是一种构想的、可用来描述可能的未来(最终状态)的图景。这里所说的最终状态是从现在(初始状态)起发生进化过程的终点。和趋势外推法相比,情景预测法有两个特点:①强调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除了环境的变化往往不确定之外,在对策局势下竞争对手间的策略和行为通常也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对未来不能做出决定式的预言,未来将层出不穷地出现凭借我们对历史与现状充分研究仍然不能预料的种种事件。②强调情景第一(即始于最终状态)。这时时间路径(或发展途径)的分析方向是从“未来”(最终状态或情景)到现在,称之为回溯分析;而外推法正好相反,是从现在到未来,称之为预期分析。预期分析有一个固有的困难:时间路径可能呈现“爆炸”、或激增、或指数增长,客观上不可能对发展路径进行最优选择;而回溯分析强调首先构筑情景,即先只考虑有限的几种最终状态,然后向初始状态方向回溯分析各种时间路径,其目的在于避开时间路径爆炸的危险。这好似下棋高手每下一步棋时,并非先考虑当前每一种可能的走法,然后选出最好的一种,而往往是脑子里先出现几种可能的“棋局”(情景),然后再就这几种有限的“棋局”选择合适的走法 (时间路径分析)。
应用情景预测法来构筑“着眼于未来竞争”的创新战略,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21世纪科技发展将更为强调个性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将更为丰富多彩,教育形式将更为生动活泼,科研手段将更为切实有效。为此,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战略重点应从片面追求数量转移到有效提高质量上来,特别应当强调:①以质取胜。未来社会对高级人才质量的要求会更高,要求他们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还要求他们有更强的竞争意识和自学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些素养,就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需要。②内涵式发展。把有限的人、财、物力主要用于现有的科研课题上,更多地考虑如何充分挖掘现有的潜力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它们的物质条件,力图以较少的投资较快地赢得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招生规模的扩大。③全新质量观。高等院校向社会输出的产品中,人是最重要的产品,毕业生质量的“积分值”是衡量一所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全新质量观特别关心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以及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
我国在较长的时期内,必须把科研的主要力量投入到提高全民族素养、把国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贡献应有的力量这个主战场,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根据国情,我国应集中学科优势,实施“有限重点突破”的创新战略。①积极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向和主流趋势,缩小同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在某些有一一定优势的学科上力争有所突破。②将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尽快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为改造传统产业和建立新兴产业服务,推动科学技术、工业、农业向现代化过渡。同时注意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高等院校同步发展,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格局。
中国现在是举世公认的航天大国,航天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与拥有雄厚工业技术基础的西方列强相比,中国航天事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的。在短期内,中国航天技术成功实现了跨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合理的科研战略。1956年2月17日,刚由美国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钱学森认为,中国应该先搞导弹,后研制飞机。因为飞机载人,长期反复使用,中国基础工业薄弱,发动机、材料等一系列困难,短时间解决不了,并且需要长时间的疲劳试验;导弹是一次性的,这比飞机要容易得多,但导弹要准确命中目标,要有高超的制导方法和技术,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这一难题的。事实证明这一战略选择是正确的。1960年,我国第一枚仿制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远程火箭发射成功。1965年,钱学森又建议制订人造卫星计划。1990年,中国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休斯公司“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中国进入国际航天市场。2002年,“神舟”3号飞船发射成功,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转折。2004年、2005年,神舟”5号、6号的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有限重点突破”创新战略的实施成功。
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选择,不仅使我国航天技术实现了跨越发展,而且尖端航天技术的研发又带动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精密仪器、材料、能源、化工、航空等一大批现代工业的发展。航天技术作为高能级的技术轨道,提升了大批相关传统行业的技术水平,例如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的使用就使许多相关行业实现了技术跨越。
为了选择好准备突破的“有限重点”,有必要分析一下确认“有限重点”的标准。这是正确选择“有限重点”的前提条件。我们认为,重点高等院校确认自己的“有限重点”的基本标准,必须掌握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三个条件。①巨大的社会影响。这些“有限重点”必须是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学科。它既是社会急需的热门学科,又是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②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有限重点”必须是国际上正在兴起、国内还没有或刚起步的有发展前途、有生命力的学科。它既是符合科学发展主流的基础性学科,又是处在科学发展前沿的尖端性学科。③良好的基础推荐。这些“有限重点”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基础而且有可能形成 “垄断”地位的强项学科。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学科带头人已经脱颖而出,学科共同体日渐形成,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学术成果崭露头角等。
根据上述三条确认标准,选择“有限重点”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从社会需求与科技发展的交叉点上寻找。“有限重点”的生长点与跃进点在多数的情况下是出现在社会需求与科技发展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在科学推动力和社会引力的合力作用下,“有限重点”才会显现出来。②从学科建设和国际发展潮流和国内薄弱环节的结合部上寻找。“有限重点”的发展,一方面要适应国际上科技发展的“大趋势”,选择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新兴学科,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比较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规划,从中没现相对薄弱的环节。③从学校内部既有一定基础又有竞争能力的学科上寻找。对他们的条件与实力的考核办法有:统计分析该学科获得科研课题的数量、级别以及社会评价;统计分析该学科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及著作的数量、比例,尤具注意引证情况;考察学科带头人的情况(是否已经产生、社会评价如何);考察学共同体努力方向的各个侧面(如开出新课的数量与质量,科研成果的深度与广度等;考察已培养出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数量与质量,以他们成就的积分值表征该学科的教学水平与实力。
总之,“有限重点”的突破,应以学科方向为灵魂,以学科梯队为基础,以支撑条件为骨架,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形成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自组织运动。
作为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战略的核心,“有限重点”的确定与发展既会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又会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必须突破守旧势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实现“有限重点”的选择与培育,这是发现和扶植“国家代表队”的幼苗的一项伟大事业。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给予必要的支持,以期在良好的支撑环境中逐步实现“有限重点”的真正突破。①建立合理匹配的学术梯队。作为“有限重点”学科,要想与势力强大的世界强手竞争高低,没有一个合理结构的学科共同体是根本不行的。为此,要不断完善“有限重点”的学术梯队,注意学术梯队的数量结构和年龄结构,为“有限重点”的突破做好人才准备。为了激发“有限重点”共同体的创造活力,必须不断地、适时地更新共同体的成员,保持学科共同体创选力的最佳状态。“有限重点”还应实行人才流动政策,促进思想交流,活跃学术空气,使“有限重点”学科成为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处于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②实行“以科研带教学"的发展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有限重点”学科的知识更新较快,基础理论发展迅速,教学内容变异迭起。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只有对某一领域的学术问题深入研究并取得优异成绩,才能为基本的教学工作提供新鲜的内容。内容枯燥,方法刻板的授课是不能吸引并打动学生的。任何一种固守一隅的小生产狭隘观念,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挑战。只能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大循环中,在学术界的公平竞争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应当打破“论资排辈”、“吃大锅饭”那种培养庸人的升迁机制,代之以个体上相互竞争。整体上和谐协同的运行机制。通过不断的思想碰撞、无私交流、适当辩论、科学论战,使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从无序走向有序,学术思想从幼稚日趋成熟。社会对“有限重点”的业务评定,只能以其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水平及社会影响力唯一尺度。这种价值观念就是认为建立以平等地位和广泛权利为起点的竞争是道德的,它与平均主义截然不同。平均主义是培养庸人与懦夫的温床。在公平竞争中涌现的优胜者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们在竞争中之所以取胜,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超常的代价,他们还会激励更多的人去奋发图强[1]。③创造浓郁和谐的学术氛围。协同学原理已揭示,和谐的整体才是有序、稳定、优化的系统。要使“有限重点”学科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必须创造一个在整体上和谐协同的学术氛围。为此,至少应从如下三条途径努力:发展学术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交流是 “有限重点”学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手段。交流的范围主要是世界科学界共同关心的前沿问题;交流的形式主要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召开各学科的学术讨论会、成果报告会以及系列讲座。此外,研究者之间的非正式学术交流也应大力提倡;加强学术合作——学术研究的生命在于流通,而成就的取得在于合作。面对世界科技与文化与分化高度综合的趋势,仅靠少数人完成重大项目的胸可能性,几乎已不复存在。多方面、持之以恒的学术合作,既能促进学术交流,又能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是迎接挑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应打破人为分割领地的小生产方式的研究“习性”,积极组织有关科研人员通力合作,依靠群众力量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和完成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完善学术政策——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要求,需要完善学术政策,支持创新,鼓励竞争,激发活力,推动联合,有效地发挥学术政策在活跃和调节学术研究活动中的杠杆作用,为振兴经济,实现四化,使我国教育、科技、经济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做出贡献。学术政策应稳定地支持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促进学科前沿的发展,力争多出成果、早出人才,把科研、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国家四化建设需要的方向上来,争取在世界上做出有创造性的成就。发展学术交流,加强学术合作,完善学术政策都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迅速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叶明.科技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