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7日,来自哈佛医学院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教授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教授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以及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教授格雷格·塞门扎(Gregg Semenza),因在细胞对氧气感知和适应领域的发现共享了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奖官网指出,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重大发现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适应性过程之一的机制。它们为我们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1992 年, 塞门扎在动物细胞内首次发现一种在低氧条件下可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转录的蛋白—HIF-1,动物细胞内在氧气调节机制 HIF 首次进入人类视野。2002 年,美国科学家凯林和英国科学家 拉特克利夫的团队发现脯氨酰羟化酶(PHD)能够调节 HIF 的活性和稳定性,是打通 HIF 通路的 “开关”。全新 HIF 机制的发现不仅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身体的内在机制,更为多个疾病领域,如贫血,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有意思的是,他们3人从未直接合作研究过,而是各自走自己的研究道路,互相阅读对方的论文,有时参加科学聚会时讨论各自的发现。
当该诺奖刚公布,国内媒体---主要是微信公号“知识分子”大肆渲染,在201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有多位中国留学生在博士后期间,对此项科学成就做出重要贡献。确实,近年不少诺奖得主的主要工作,是当年很多华人学生(主要是博士后)完成的,华人博士后们充满了朝气和梦想,也是实验室里最勤奋刻苦的一群人。华人博士后们不仅具有智慧和冲劲,也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他们做出杰出的成绩,意义十分重大,体现了中国留学生(主要是博士后),能够对全世界科学进步的贡献。具体来说,王广良率先发现HIF-1,江秉华率先克隆出HIF-1基因,杨海峰则发现肿瘤抑制基因VHL与HIF结合的调控机制。
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三位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在诺奖官方提供的五篇核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