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悖论和文化演进理论
武夷山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刊The Bridge(桥梁)季刊2020年第4期发表了一组关于复杂性的文章,其中一篇是Cultural Evolution and the Paradox of Diversity(文化演进与多样性悖论),原文见https://www.nae.edu/244742/Cultural-Evolution-and-the-Paradox-of-Diversity#about_author244742。作者Michael Muthukrishna是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心理学副教授。现大致介绍该文两个小节的一点点内容。
多样性悖论
多样性是个悖论。政府和有关组织经常竭力主张更大的多样性和对多样性的宽容,因为人类的天性是压制差异,选择与自己类似的人。但是,多样性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创新往往是多样化思路的重组,是一番知识套利过程——处于某一学科内的发现和技术,却是从另一学科获取了关键启示。另一方面,根据定义,多样性就是分裂性的。没有共同的认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语言,社会网络中的观念流动便是障碍性的,破坏了重组,减少了创新。看一看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之间的合作,甚至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是多么困难。消解这个悖论的关键,是通过种种策略(如最优同化、翻译转化者和桥梁,或是分化为子群)找到共同点。
创新常常被认为是天才创新者驱动的——即我们站在其肩膀上的那些巨人。这一观点所忽视的是,同样很牛的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的努力怎么就走入了死胡同。其实,创新是被一个集体过程驱动的,在此过程中,创意流过社会网络,在一些创新者和群体的大脑中获得重组。
如果创新真的仅仅是个别天才的成果的话,那我们看见的并行发明就会少得多,人们就远不用那么害怕在市场上被别人抢先或打败。但是,若想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就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文化演进。
文化演进理论预言说,有三种关键过程导致创新。渐进创新是局部因果模型(partial causal models)产生的细微改进之结果——比如爱迪生所说的99%的汗水。
文化演进理论预言说,三种创新杠杆增大了发现之概率。
——Sociality(社会性)。社会性描述的是一个社会的规模和互联程度。规模较大、相互关联较强的社会一般会产生较多的创意,这些创意可在较密集的社会网络中较随意地流动,从而发生相遇与重组。
——传输保真度(Transmission fidelity)。它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手段越强,就越容易产生信息压缩、学习难度降低、步骤简化、基本原理之发现、人均信息存储量增加等结果。
——多样性。如前所述,多样性是双刃剑,可能促进创新,也可能妨碍创新。
成功的创新策略的核心任务,便是消解多样性和选择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多样性的某些维度比其他维度更重要——若没有共同语言,交流就很困难。另一方面,食物偏好不同造成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很多个维度,对于它们,最优同化(optimal assimilation)也许是可取的对策,一些性状(如心理安全感)可以优化,这样人们就更敢于分享离经叛道的想法了。
另一种策略是设置学科间的翻译者。我参加的“宗教史数据库”项目是个大型的科学与人文合作项目。我们项目中有几位学者接受过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专业培训,他们就能起到桥梁作用。还可以将创新任务分解到互相独立的多个群体去,每个群体内是协作共事的,采用不同策略的不同群体之间则是竞争关系。公司之间的竞争便属于这种情况。
文化演进和双重继承理论(即文化与基因的共同演化框架)是对人类行为理论的最佳近似了。像过去的一些形式化统一性框架(从自然选择到元素周期表)一样,该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存知识的意义,设计出应对未来挑战的新路径。
相关阅读
武夷山,我是多样性的信徒,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2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