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次深入审稿牵出的疑问--请求作者回复

        2020年05月,《地质论评》最新一期发表兰州大学王乃昂教授等的争鸣论文,立刻引起轰动(见下图)。

  说起蒙山的“冰川遗迹”,就不得不提及2017年的一篇论文,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王照波总工发表了关于蒙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论文:

      王照波,卞青,李大鹏,王金玉,刘彩玲,郭启鹏. 2017a.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组合遗迹的发现及初步研究。地质论评,63(1):134~142.(该文至今点击量已经突破一万三千,位居《地质论评》杂志之首)

  后来又有三篇论文问世:

   王照波,王江月. 2017b. 中国东部末次冰期雪线高程重建与成冰气候分析。山东国土资源,33(11):1~5.

  王照波,张剑,王江月,张盈松,卞青,郭启鹏. 2017c.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光释光测年研究及冰期划分与对比。地质论评,63(3):694~702.

  王照波,王江月. 2019. 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答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质疑。地质论评,65(3):603~622。

论文发表后立即引发争鸣,反方论文如下:

  王乃昂,赵井东,余莺潇,于昕冉,张文佳. 2017a. 渐趋完善的第四纪冰川研究范式—记第四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冰川冻土,39(5):1029~1038。

  王乃昂,戴霜,张律吕,余莺潇,于昕冉,田璐,尹丽颖. 2017b. 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判别标准与方法问题—兼论蒙山巨砾堆积堤之成因。冰川冻土,39(6):1289~1297。

  王乃昂,张律吕,余莺潇,于昕冉,田璐. 2019. 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质疑。地理科学,39(2):221~231。

  王乃昂,于昕冉,庄立超,张文佳,郭子萍. 2020. 蒙山冰川遗迹”辨识中的逻辑谬误分析—以“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一文为例。地质论评,66(3):555~569. (上线十几天,点击过两千)

   2017年开始,围绕蒙山拦马墙巨石堆的成因问题双方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不仅在正规杂志上发表了近10篇论文,更是通过公众号等自媒体乃至“第四纪冰川研究”等微信群里一直争议不断。

  王照波等强调拦马墙巨石堆为冰川搬运堆积的侧碛堤,甚至根据巨石堆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结果等提出“全新世冰期” 的概念,即:在过去不足一万年的全新世蒙山还存在着冰川环境。王乃昂等一直反对拦马墙巨石堆的冰川成因说,先后将其与1668年发生的郯城大地震相联系,最终则强调为泥石流堆积成因。

   自从李四光先生率先发现庐山等地第四纪冰川地貌以来,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这个持续近百年的争论,不仅是中国地学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大众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王乃昂等(2020)最新论文的审稿者之一,本人认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问题往往出在野外地质现象认知这关键的第一步,第一步错了,后面的理论解释全错。所以,我在审阅地学研究论文的时候更加关注其论文的实际材料,至于后面高大上的“理论”倒不必纠结。在审稿过程中,我阅读了双方已经发表的所有论文,也对论文涉及的内容详尽地核实。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审稿意见(见下面段落):

==========================================================

吕洪波评语:

  王乃昂等的稿件《蒙山冰川论逻辑谬误分析》一文,是对王照波等(2019)《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答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质疑》一文的答复和评述,如果能够将王照波的质疑解释清楚,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对方的不当,最终回到蒙山拦马墙巨石堆的成因上并给出清晰的论证,将是一篇不错的学术探讨文。

然而,本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第一、本文没有正面回答王照波《年代》一文的几个质疑点,而是直接找文中的“逻辑错误”。这偏离了双方学术争论的主线,势必演变成相互指责的“罗生门”而没完没了。我们简单罗列一下两方关于蒙山第四纪冰川的相关文章以便梳理出争论的脉络:

 2017年,王照波等在地质论评第63卷第1期上发表了《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组合遗迹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2017年,王乃昂等在冰川冻土39卷第6期上发表了《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判别标准与方法问题——兼论蒙山巨砾堆积堤之成因》一文对王照波论文进行了质疑。

 2019年,王照波等在地质论评第65卷第3期上发表了《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答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质疑》。

 2019年,王乃昂等在地理科学第39卷第2期上发表了《山东中低山丘陵古冰川遗迹质疑》一文对王照波等的蒙山冰川论文进行了质疑。

前面已经先后发表了四篇论文就蒙山拦马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质景观进行相互质疑,至今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本文仍然聚焦于所谓的“逻辑错误”而非关键地质事实的认证,这样的争论就永远不会结束,而拦马墙巨石堆到底是什么仍无法解决。拦马墙真的很难辨别吗?

第二、王乃昂等在《问题》一文中的图3(d)照片确实显示有一个新鲜的敲击口,在王照波《年代》一文中已经指出那是他们采样留下的痕迹。本文中作者应该清楚地回答是野外考察期间疏忽而错当作地震撞击痕,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否则读者无法理解王照波质疑文中那么明显的问题为何无法获得王乃昂等的明确答复。本文作者在这点上属于什么逻辑错误?

第三、王乃昂等在《问题》文中将蒙山拦马墙的成因推断成泥石流堆积成因,而且还和郯庐断裂联系起来。为何没有给出明显的证据让读者信服呢?引用那么多作者认为的泥石流特征论文,不如一张现代泥石流堆积照片有用啊!前提是要有同样特征的泥石流照片。

第四、本文罗列出“转移焦点”、“合成谬误”、“诉诸未知”、“伪二分法”、“预设论点”、“重新定义”、“薄弱类比”、“窃取论题”、“起源谬误”共九个逻辑错误,其中很多说法非常不当,相当于换了多个说法讨论一个问题,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也是本文冗长难读的原因之一。看看作者在九个不同标题下各段讨论的问题:

   (此处关于原来九个逻辑错误的评审意见因与本博文关系不大,详情已经删减,吕洪波标注:2020.06.01)

   可见,本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拦马墙的成因,但本文却避开蒙山拦马墙的基本成因认知判别,将读者视线引导到逻辑学的繁文缛节之中。这样的讨论不利于提高地学同行的基本功和判别力,更不会对蒙山拦马墙的成因给出清晰的认识。这样的争论即使再继续发表十篇二十篇论文或者争论二十年都不会有结果,同时也会误导地学领域学术争鸣的风向,不利于求真求实。

   第五、有些术语不能混用。如:“混杂堆积”在地质学中特指板块俯冲拼合带的混杂岩,具有大地构造属性,英文词汇对应于melange。崔之久教授的专著用了“混杂堆积”这个词,但实际上是指泥石流和冰碛物各种岩性混杂且颗粒大小悬殊的混积物,对应于英文词汇diamicton。建议作者使用“混积物”,避免使用“混杂堆积”一词。

   第六、关于颤痕的讨论部分,作者没有将R面讨论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事实上,吕洪波等(2012)在地质学报上发表了《山东鲁山混合岩表面发现第四纪冰川剥蚀的直接证据—颤痕》一文中首次用R面进行了构造地质学理论分析,认为颤痕本质上就是一系列R面。本文作者不是R面机制的提出者,既然提及R面,应该诚实地引用前人的开创性成果,不管作者是否赞同前人的观点,都不影响R面的讨论。

  第七、本文的论述思路或者提法尽管修改稿已经进行了重新归纳,与王乃昂等(2017,2019)两篇论文中的思路似乎一样,并未见明显的创新,只是换一种叙述次序和组合罢了,但本文因归纳了九个逻辑错误,致使全文更加冗长。

  综上所述,审稿人认为:本文应该回归到回应王照波论文质疑的几个关键问题上来:

 第一、论证兰溪谷谷壁上的擦痕为何不是冰川擦痕,应该是什么擦痕(本文已经做了部分工作值得肯定)。

   第二、大家都知道,中国多地现代泥石流频繁发生,有很多泥石流堆积的实例。既然作者认为拦马墙巨石堆不是冰碛堤而是泥石流堆积的产物,为何不找几处典型的泥石流堆积实例照片放上来进行对比呢?如果现代泥石流堆积的实例与拦马墙具有一致性特征,读者一下子明白拦马墙就是全新世泥石流堆积。这不更加简单明了吗?没有关键现象对比,用再多的引文都无法证明蒙山拦马墙是泥石流堆积,因为引文本身也可能有认识偏颇,可信度并不高。

   第三、既然谈论拦马墙巨砾表面颤痕或者刻痕的成因,作者应该解释其成因方式,用以代替王照波论文中的冰川成因解释。并补充关于R面来源的相关文献。

   第四、减少繁文缛节的“逻辑”讨论,直接阐述清楚关键问题(拦马墙砾石堆的成因,兰溪谷擦痕成因)。应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第五、修订学术词汇,使其更加规范化(如:混杂堆积)。

   第六、对于王照波《年代》一文中的关于撞击痕是“采样”敲击口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回避,因为工作中疏忽是常有的事情,实事求是地加以说明或者给出证据予以否认都可以。

   其他问题,参照编辑部要求修改。

   综上所述,审稿人认为:

   如果作者补充泥石流典型照片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修订,修订后由主编核实,可以在地质论评上发表。

        如果作者坚持九个“逻辑错误”分析,这样的内容不适合在《地质论评》上刊登,应该改投类似于“自然辩证法”类的刊物。当然,如果《地质论评》主编认为仍有刊登意义,则另当别论。

===============================

吕洪波等(2012)年关于山东鲁山颤痕的论文已经在科学网上作过介绍,再简介如下:

吕洪波科学网博文:看第四纪冰川在山东鲁山南坡刮过的颤痕(科普图片)

网址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40-547672.html

吕洪波,徐兴永,易亮,李萍,2012. 山东鲁山混合岩表面发现第四纪冰川剥蚀的直接证据—颤痕。地质学报,86(3):514—521。

         王乃昂等(2020)的论文给人的感觉如同法官站在制高点批判他人,这样的风格实际上不利于学术交流;我估计作者的论文可能还是经过大修后发表,毕竟前两位审稿人建议“修改后发表”。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正式发表的论文中,作者除了将九个逻辑命题减少为六个外,对我提及的关键问题并未修订。其中最关键的是颤痕的R面解释问题,我在2012年发表那篇鲁山颤痕的论文时,没有发现国外从构造地质学角度讨论颤痕破裂面问题的论文。审稿过程中我又上网查阅文献,还是没发现用 R面讨论颤痕的论文。王乃昂等(2020)在修改稿中不仅没有引用我的论文,而且仍然坚持他列出英文参考文献( Glasser and Bennett,2004 )。难道我漏看国外文献了?我找别人帮助下载了这篇论文:

Glasser, N.R., and Bennett, M.R. 2004. Glacial erosional landforms: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for palaeoglaciology.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8 (1): 43—75.    

  通篇仔细阅读后发现:没有一处讨论 R面的描述!!!

  王乃昂等(2020)论文中所引文献第52页部分截图如下:

  王乃昂等(2020)在最新论文中没有回答前人的质疑,如:

       我觉得有些小问题没有修订也就算了,而最应该修订的是关于颤痕的R剪切面成因解释机制部分。作者不应该忽视原创者的论文(吕洪波等,2012),特别是在审稿人明确指出的情况下,仍用一篇根本不相关的外文作为参考文献。

        王乃昂等(2020,第564页右列)写到:

        研究表明,颤痕主要由冰川周期性运动拉拽砾石产生的剪应力、张应力而形成,即 R 剪切破裂、T 拉伸破裂,其尺度大小与冰川厚度呈线性相关 ( Glasser and Bennett,2004)。

        Glasser, N. F., Bennett, M. R. 2004. Glacial erosional landforms: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for palaeoglaciology.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28 (1): 43 ~ 75.

        详细阅读所列参考文献,根本没有发现讨论颤痕与 R剪切面关系的内容。

  我有下述疑问请求作者解答:

        一、这篇论文仅在第52页出现四次“颤痕(chattermarks)”这个词汇,而且从未讨论其形成机理,更未涉及 R剪切面等,王乃昂教授为何将其列为参考文献?这是真引文还是假引文?喜欢讨论范式和逻辑的王老师:什么范式和逻辑允许这样引文?

        二、在审稿人明确指出颤痕的 R面机制解是吕洪波等(2012)率先在国内提出的,为何王乃昂教授在论文中用 R面解释颤痕形成机理时,不引用首次提出 R面解释的论文?

        三、我就该问题询问编辑部,获得转述说“吕洪波的说法是错的”。即使是错的,也应引用吧?也应该指出其错在哪里吧?

        四、在论文中讨论某重要问题,为了给自己找出理论依据,随便放上一篇英文参考文献搪塞读者,是欺负读者不懂英文吗?

        五、作者是否有这样引文的习惯?请检查一下以前发的相关论文。如果国内地学界很多青年学者和学生都模仿这样的做法,后果不堪设想!

        六、这样的论文写作方式是否在其他学科中存在?是否会被年轻人效仿?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中文杂志的质量如何保证?国内地学一线不懂英语的读者会获得什么样的知识?

       七、如果我不是研究颤痕 R剪切面原创作者,如果我作为审稿人不是如此花费大量精力深入阅读作者引文的外文文献,这样的问题能发现吗?

        请科学网同仁提出自己的看法!

                                            吕洪波

                                                                              2020.06.01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审稿  审稿词条  请求  请求词条  疑问  疑问词条  深入  深入词条  回复  回复词条  
观点

 DTD 变色机理与抑制方法之思考...

(因为保密,我不能写出各化合物的名称,只能以代号来进行介绍,请谅解,如果有错误之处请不吝指正。)我们找来了几种在电解液中对抑制酸或者抑制色度的添加剂,加入到DT...(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