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什么小学生可以达到大学英语水平

前面例子中九岁十岁的小孩达到大学甚至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不可思议的。甚至会认为这些小孩是语言天才。很少有家长想过,自己的小孩也可以轻易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仅仅是:

一:这种英语教育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小学阶段就达到大学英语水平

二: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达到目前大学英语水平,是否必要?会不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首先,在小学阶段达到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水平是极其必要的:

必要性一: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有最佳年龄和临界年龄。超过临界年龄,就很难再学习新的语言了。国际公认的最佳年龄是3-8岁,临界年龄是12-14岁。我国英语教育总体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语言敏感期内根本没有重视英语学习,过了临界年龄才加强英语学习,导致后期学习的极大困难。因此,英语的基础学习阶段很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就完成。后期的任务只是巩固和提高,大学以后根本就不用学外语,而应该引进原版的专业课程教材来教学。

必要性二:如果在小学阶段就达到大学英语水平,我们的教育资源将用于更加重要的方面,如目前的英语教学战线太长,费时间太多,已经明显影响到包括汉语在内的很多基础学科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也严重影响专业水平的提升。中国不可能靠半吊子的英语参与国际竞争,英语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用最短的时间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是最经济的做法。

必要性三: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在英语成绩普遍不好,同时又很重视英语的社会里,英语成绩突出就意味着机会。就意味在各种考试和升学中占有极为有利的地位。领先一步,就步步领先,在一生的竞争中将取得优势地位。小学阶段就达到大学英语水平后,可以把大量原本用于学习英语的时间用来学习其他课程,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取得课业成绩的全面提升。

第二个问题是:在小学阶段达到大学英语水平,是否可能呢,是否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呢?

首先: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在小学阶段达到目前大学英语要求水平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只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工具,在家里用课余时间学习,从五岁开始,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就可以在十岁的时候达到大学英语入学水平。其中优秀者还可以达到目前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在听说能力和英语的实际沟通能力上,还将远远超过现在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即使学得差一点的,在十二岁以前达到大学英语水平也不是难事。

第二:语言和游戏,是儿童最重要也最喜欢的活动。

儿童教育专家们指出,游戏和语言是儿童最愿意学习和参与的活动。在此期间如果有足够大量的语言和游戏活动,可以明显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今后取得成就的空间就更大,八岁以前儿童的大脑具有超凡的语言学习能力,可以同时完成多种语言和各种技能的学习。如果在此期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学习任务,反而妨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甚至会导致儿童将来的学习障碍。

第三:学英语不会构成学习负担,反而减轻学习负担。

十岁是一个关键年龄,因为在小学三年级以前,课程是很简单很轻松的。有较多的时间用于课外活动,而且儿童对于语言有天然的兴趣和掌握的潜能。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后,学习任务加重,面临考上好学校的压力,所以在三年级之前,学好英语对孩子并不是负担。以后随着课堂英语学习任务的增加,孩子的英语过关后,反而会腾出大量的时间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第四:目前大学英语水平是一个很低的标准

所谓大学英语水平有两个概念:第一是大学入学时的英语水平,这个水平仅仅相当于国外一二年级小学生的水平。即使按大学毕业的要求:大学四级英语水平来看,也仅仅是国外小学四五年级的程度,因此并不是一个高指标。只能说我们的大学英语要求实在太低,甚至有可能在你的孩子读中学的时候,目前的这一低标准要求就会改变。就如同中学英语大纲今年陡然增加50%的词汇量,难度比原来的老大纲大大提高,因此及早准备并非坏事。

因此结论就是:在小学阶段达到大学英语水平,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是不难达到的。只有方法正确,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达到这种程度而毫不吃力。家长和教师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提供给他们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而已,并不需要家长懂英语,但家长要懂学习法,要懂得引导和帮助孩子,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让孩子在小学阶段达到大学英语水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词条  小学生  小学生词条  达到  达到词条  水平  水平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观点

 课程教学改革,没那么简单

 本来想利用暑假的时间进一步修改教学文件,这门课已经进行过两轮教学实践,所有的教学文件是齐全的。但却发现:课程教学改革,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nbs...(展开)

观点

 原创真的太难了!

原创很难啊!最近,国家要求学术界“四不唯”。看了许许多多关于“四不唯”的讨论(博文),其基本的逻辑都是站在SCI的范围之内,讨论SCI。有没有人,有本事提出一个...(展开)

观点

 表面张力测量评述

经典表面化学将表面张力的产生归因于系统本体与表面层分子作用力的差异, 因分子作用力是微观力, 其本质是归于未知。在外力作用下如果材料不能产生位移,它的几何形状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