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七十多年,是人类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世界上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虽然有诸如地震、海啸和瘟疫等灾害,也没有在全球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尤其是苏东剧变后三十多年,在总体和平、稳定的环境下,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0年创立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很好的指标。HDI由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组成,可以用其来标度国家和全球的发展(HDI指数在0至1之间,越接近1表明发展水平越高)。UNDP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与指标:2018年统计更新》显示,过去三十年,所有地区和人类发展群体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虽然全球人口在1990至2017年之间,从50亿增长至75亿,2017年全球HDI值为0.728,比1990年的0.598上升约21.7%。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寿命更长,受教育程度更高,生活机会也更多。人类平均寿命比1990年增加了7岁,超过130个国家普及了初等教育。
(Source: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2018_human_development_statistical_update.pdf)
正是在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指导2015至2030年的全球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以综合方式解决世界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问题,使人类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到2030年,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消除饥饿。这样伟大的任务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人类在向更美好生活的路上前进着。
然而,进入2020年这个庚子年,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突然在世界肆虐,不但已经使全球数百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影响,人们被隔离在家中,心怀恐惧。疫情还远未结束,但已经引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很多国家的失业率上升到历史少有的水平,全球各地大量人口生活非常艰难。这次历史性的传染病,对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在人类过去百年的历史上是没有的,甚至堪比世界大战!
现在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和社会在积极抗击疫情,也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在探讨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各种观点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认为疫情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转折点,人类社会将从此划分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此前和此后不同阶段。对这样的观点,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想问的问题是:这次疫情之后,人类社会能够生活的更好吗?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怎样来衡量人类会不会过得更好?第一个就是这次疫情之后,未来还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大规模的传染病,造成大规模的死亡,给人类带来痛苦和恐惧。如果总有这种事件,人类肯定就过得不会很好。但是比尔•盖茨近期接受采访说,新型冠状病毒这样大型传染病,未来每20年左右就会卷土重来一次。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社会以后会经常有这种传染病呢?前些天,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历史性疫情需要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就在探讨这样的问题。这里很重要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紧张,这是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矛盾。这篇文章中指出了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能力,更容易在自然中获得我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人们采用各种手段,利用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资源,地球成为支持人类发展的外部条件。
然而,人类社会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威胁!这次新冠病毒的传染病被认为是人类捕食野生动物来的。联合国环境署疫情之后发布了一个名为《新冠病毒,自然对人类敲响了警钟》的视频。因为,人类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猎杀野生动物,使人类接触到了很多未知的病毒。而且,由于人类行为对自然界的破坏,使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不但使得平均每4个月就会出现1种新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而且抗击传染病的能力也相应的降低。
目前,人们反思的是传染病预警系统以及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存在问题,将要进行大力建设,予以改进。但仅这样还不足以防范未来的风险。就像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你建房子,如果你仅仅把房子建得更加结实,但是未来外部的风雨雪更大,甚至发生洪水,能摧毁和压坏你的房子,你的生活还能好吗?所以,人类需要不让外界的改变给我们带来更多威胁!中国已经紧急出台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法律。国际上有专家呼吁,全世界都应该禁止野生动物的交易,避免再有像新冠肺炎这样的传染病进一步发生。但是,仅仅不猎杀野生动物是不够的,人与自然关系中还有另一个更大的矛盾,另一个全球性的威胁笼罩着人类。
这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人类行为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在科学界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不仅使未来气温升高,还会引发更多的如洪涝、干旱、台风等极端气候,导致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农业等很多行业受到巨大影响,生物多样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气候变化将导致多种多样的气候灾难,如果应对不力,人类未来面临的危险和灾难,可能不比这次新冠肺炎病毒小。
(Source: https://www.climate.gov/teaching/resources/impact-global-temperature-rise-4-degree-celsius)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联合国主持召开了很多的谈判,取得一定的成果。在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以及前面提到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两个联合国的文件,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巴黎协定》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这样的话,才能够使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降到较为安全的水平。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人类社会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联合国《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在气候行动和生物多样性等与环境有关的目标上,世界缺乏进展尤为明显。全球在扭转气候变化方面仍需要“更具雄心的计划和加速的行动”。这次新冠肺炎以后,由于大家居家隔离,很多生产和生活活动受到限制,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得到了5%左右的降低,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那么,新冠疫情结束以后,会不会继续这样的势头呢?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是不是又会增高呢?新冠肺炎病毒说明人类是有能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控制气候变化的影响。现在关键就是看我们在疫情之后是否吸取到足够的教训,人类的行为是否真的发生改变。
影响人类社会能否生活得更好的还有另一个矛盾就是人类社会自身存在的矛盾。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不平等,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造成影响。联合国《2019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超越收入,超越平均,超越当下: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不平等”。因为联合国已经看到,人类发展的不平等成为人类进步的巨大阻碍,不解决不平等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很难。不平等问题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百分之一的社会精英,攫取社会大量的财富,而且,随着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更加剧了这种不平等。
(Source: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hdr2019.pdf)
虽然过去几十年人类社会发展较好,但是,这种发展也积累了很多矛盾。一方面是收入的不平等,在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巨大。此外,性别的不平等,不同国家和区域人之间的不平等,当然,还有代际不平等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不平等产生了很多问题,使得人类现在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同时,不平等使得在各种灾难和风险面前,社会的抗击能力变弱,造成更大的损失。 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死亡的人,很多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病人。在美国,非洲裔群体死亡的比例比任何群体都高。所以,不平等造成社会出现更多承受风险能力低的群体,如果未来再有风险,包括气候变化、传染病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很多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等弱势群体受到的冲击影响会更大。现在,很多人在讨论疫情之后全球化、供应链的重新调整,但考虑怎样减少人类社会的不平等还不多。未来人类社会是否会由于不平等造成国家内部的动荡,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引发诸如世界大战那样的冲突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疫情之后人类是否能过得更好,取决于人类能否将由于过去发展模式和人类行为,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很好地解决。这次疫情给人类提供了解决这些矛盾,重新规划发展的机会。如果人类能够在疫情之后,深刻反省疫情所带来的问题、疫情发生的原因,对我们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对发展目标进行重新设计,让人类的行为方式改变,我们还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未来。如果不能,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就会受到威胁,甚至被毁坏!
文章为作者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球财经》杂志上的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