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个体衰老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已有超过300种衰老假说(Medvedev,1990)。本文系统地回答这个千古难题,让众说纷纭的征服衰老方案变的明确,少走弯路,以便集中财力物力去攻克难题,并最终实现人类返老还童的梦想。
组成个体的体细胞可分为:
1、成体干细胞:可自我复制和分化成组织器官中的各种功能细胞。
2、功能细胞:功能细胞分3种,(1)容易磨损脱落的皮肤的表层细胞和肠道粘膜的表层细胞,血液中的各种短命的血液细胞,大脑中的长寿命的神经元,等等等等;(2)肝细胞,肝细胞比较特殊,需要更新时能靠自我复制来完成,因此,肝细胞的身份即是干细胞也是功能细胞;(3)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属于长寿命几乎很少或不会更新的功能细胞。
导致个体衰老的原因包括:
1、成体干细胞本身会衰老,由衰老的成干细胞分化补充的功能细胞也是衰老的,从而导致整个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和紊乱。
2、心肌细胞这种不会更新的终末分化细胞本身会逐渐衰老,因此,即使个体中的其它组织器官好好的,个体照样会在预定时间内死亡。
3、肝脏中的肝细胞虽然会自我更新,但肝细胞本身会逐渐衰老掉,因此,即使个体中的其它组织器官好好的,个体照样会在预定时间内死亡。
答:细胞衰老过程就是细胞的生命活力的退化和功能改变过程,而生命活力退化与总基因转录活性逐渐下降有关,功能改变与少数基因转录活性上升有关。更详细的说,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的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上升和少数基因甲基化水平下降是细胞生命活力退化与改变的原因。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例如线粒体呼吸链相关的各种基因,因此,管家基因表达水平的不断下降就会导致细胞无法维持生命活动直到死亡。而少数基因如淀粉样蛋白基因表达上升并在细胞中沉积淀粉样蛋白也会导致细胞死亡。
问:细胞衰老的端粒说认为,端粒相当于鞋带头那样是为了保护染色体线性DNA不会散架,端粒缩短导致细胞衰老的机制,就是因为端粒缩短到很短,使染色体中的DNA散架对吗?
答:不对,因为人类的衰老细胞端粒还剩下相当于儿童的一半,而小鼠的衰老细胞剩余的端粒比人类端粒最长的精子细胞的端粒还长。
答:根本原因是衰老的细胞基因表达效率下降和表达谱发生了改变,例如,年轻人的肝细胞会合成白蛋白,而老年人的肝细胞白蛋白基因逐渐关闭了,转而高表达衰老标志蛋白2(senescence marker protein 2),由于白蛋白是血浆中重要蛋白质,参与维持许多重要的正常的生化生理过程,因此,白蛋白的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结束个体的生命,根据血浆中白蛋白水平可以预测个体的寿命。
目前较好的理论认为,细胞基因表达谱增的龄性或复制性的改变的驱动力是由端粒缩短介导的,或者说,不同长度的端粒就有不同的基因表达谱,因此,随着端粒不断缩短,就会发生基因的程序化表达,才能发生个体的发育、成熟和衰老。
答:不是,因为增强细胞自噬水平并不能使细胞停止衰老。因此,自噬水平的高低只是众多影响细胞衰老速度的因素之一,自噬只是通过清除细胞中代谢残渣和突变的线粒体而让细胞保持更健康的完成由端粒缩短主导的细胞衰老。
答:不是,因为心肌很少更新,反而心脏老的非常慢,雷帕霉素会抑制皮肤和粘膜细胞更新,反而会延长个体寿命。
答:如果某组织器官中的成体干细胞完全消失的话,这个组织器官不是衰老了,而是直接萎缩消失。如人体中的松果体腺在青春期就发生了钙化,究其的原因可能就是松果体组织中的干细胞因衰老导致凋亡或过度分化而消失殆尽导致的。衰老导致白发也是毛囊中黑色素干细胞的消失造成的。当然,如果是少白头,毛囊中的黑色素干细胞并不是因为衰老而消失的,而是因为压力大或营养不良导致黑色素干细胞过度分化所致。2020年1月22日,哈佛大学的许雅捷实验室在Nature杂志上报道,压力会使连接到皮肤每个毛囊中的交感神经释放出大量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直接作用于毛囊附近的黑色素干细胞,驱使黑色素干细胞过度分化,使这些干细胞的2个子细胞都分化为黑色素细胞,实验发现,在短短几天内,小鼠所有的黑色素干细胞都消失了。一旦解除压力或补充营养,年轻人残余的年轻的黑色素干细胞还是会通过自我复制恢复数量的,使白发转黑。
问:1962年,Krohn把年龄为680天的小鼠和74天小鼠皮肤移植到74天的小鼠身上,研究了供体年龄对移植组织的影响,发现老年小鼠皮肤在年轻鼠身上经200天后开始坏死,年轻小鼠皮肤移植组织可维持300天。1967年,Horton把32月龄的老龄小鼠的皮肤移植到3月龄宿主中,移植皮肤组织又恢复了生机,在宿主的移植中,存活时间超过了4年,这远远超过了小鼠的最高寿命。为什么衰老的小鼠皮肤连续移植到年轻的小鼠身上,所移植的皮肤寿命会超过小鼠个体寿命的一倍以上?
答:衰老的皮肤端粒还剩很长,还能再分裂N次,只因它的宿主因为心脏等关键器官寿终正寝,只能同归于尽。例如,造血干细胞第二次移植的效率出现了实质性的降低(Spangrude等人,1995);90岁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还可倍增20~40PD(Martin等人,1970)。因此换个宿主就能继续完成剩余分裂。还有一个原因是年轻的小鼠血液循环中的年轻的间充质干细胞也会归巢于衰老的移植物中并分化为皮肤细胞,从而延长了连续移植的来自衰老小鼠的衰老皮肤的寿命,因为2002年,北大医学部免疫系邓为民等将白毛的BALB/C小鼠骨髓多能间充质干细胞注入致死量照射的黑毛小鼠,背部长出一片白毛。但生理状态下血液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非常少,因此对移植物的皮肤延寿贡献较小。
问:个体或细胞的衰老是不是各种代谢残渣如脂褐素、突变的线粒体DNA、突变的细胞核DNA、淀粉样蛋白、糖化交联化的蛋白质等废物积累造成的?
答:不是,因为Tappel(1973)发现,用含有维生素E的饲料喂养成年老鼠1年,脂褐素少见了,但死亡率未见减少。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个体和细胞都形成了一套冗余的能通过降解、更新和排泄等手段清除掉各种代谢残渣的防御系统。如突变的线粒体DNA会被通过线粒体自噬的方式而清除掉。也就是说,线粒体突变不是造成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很多关于线粒体与细胞衰老的研究都是徒劳的。细胞核DNA突变会通过DNA修复系统修理好,修不好会启动自杀程序自杀掉,修不好又不会自杀的少量细胞,最终会被免疫系统清除掉。各种代谢残渣之所以会随增龄而积累,是因为体细胞通过有意的预先设定的基因程序,逐渐关闭掉处理各种代谢残渣的酶的基因转录,这是生物进化选择的结果,因为进化选择了有限寿命而非永生。
已发现约有20种的降解β-淀粉样蛋白的酶。沉积在神经细胞膜表面和细胞内的β-淀粉样蛋白也能够就地被多种机制清除掉[洪 亮,黄汉昌,姜招峰,等.β - 淀粉样蛋白的体内清除机制 [J].生命科学研究,2013,17(2):169-184.]。
癌细胞也是通过一路降解细胞外基质组份来实现转移的,因此,细胞外基质组份的交联变性糖化羰基化也是可以降解的,细胞基因组中本来就存在相关的降解酶类的基因;长期肝损伤会让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总是多于降解,这就会刺激肝脏中胶原蛋白的“交联”,交联后胶原蛋白的结构会变得相当稳定,不易按照正常程序被酶降解。导致肝硬化的胶原蛋白可以通过抑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来快速清除胶原蛋白,因为在肝硬化中都有LOXL2过高的表达[kenaga N, Peng Z W, Vaid K A, et al. Selective targeting of lysyl oxidase-like 2 (LOXL2) suppresses hepatic fibrosis progression and accelerates its reversal[J]. Gut, 2017: gutjnl-2016-312473.]。
问:老年人细胞端粒还有一段,还能再分裂几次,为什么老年人寿命无法再延长?
答:上面已经说过的基因表达谱已经发生了改变,不能再为了维持个体正常运转服务了。
答:没有。所谓的早熟性衰老,是指增殖细胞在活性氧、DNA损伤剂、不良的培养条件等协迫下会出现早衰现象。有证据表明,很多因素都会加速端粒缩短,例如,细胞在40%的高压氧下培养时却只能传几代,每次分裂使端粒缩短的速率由原来的90bp增大到500bp。也有发现,细胞培养在浓度为40%氧气中很快停止生长,同时端粒缩短了,显示不经细胞分裂端粒也会缩短(Von Zglinicki等人,1995;Von Zglinicki,1998)。当然,受到不良培养条件抑制所表现的早熟性衰老,并非真正的衰老,而是受到不良条件暂时性的抑制,一旦换上好的培养条件,细胞再次显得年轻和恢复分裂能力,例如有人将老年的小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到年轻小鼠会恢复增殖力,原因是老年小鼠的体液血液含有很多种有害的抑制因子,炎性因子等,缺乏有利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生长激素等。但老年小鼠的干细胞终究会衰老,因此只能连续移植1-2次数。
答:不能,因为清除衰老细胞并不能让野生型小鼠停止衰老,而实验用的是早衰小鼠,更不能证明清除衰老细胞能大幅度延长寿命。还有清除衰老细胞也没能延长最高寿命。存在即合理,由于细胞分裂会导致端粒缩短,而衰老细胞会抑制年轻细胞分裂,因此,组织中一定比例的衰老细胞有延缓干细胞的“复制型衰老”和抑制干细胞耗竭的作用。最近研究也证明,清除衰老细胞会导致干细胞耗竭[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3-020-0067-7]。组织纤维化是衰老的表型,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研究也证明,清除掉的衰老细胞会诱发组织纤维化,导致健康恶化[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0)30241-2]。其实衰老细胞数量并不多,即使在老年组织中,其最大占比仅为15%,衰老细胞会被巨噬细胞清除掉,人为清除是不是有点吃力不讨好?
问:已发现很多种类的蛋白质、miRNA、激素等物质都能影响衰老的方方面面,这是不是决定细胞或个体衰老的原因?
答:不是,因为细胞或个体的衰老过程是一个系统发生既稳定又能逐渐量变的过程,而蛋白质、miRNA、激素等物质很不稳定,半衰期很短,降解多少可以再合成补充多少,因此无法作为调控一个既稳定又能逐渐量变的系统的基准物质,而唯有染色体中的DNA才能作为基准物质或称底层调控物质,这就是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部位的根本原因。
问:靠药物在代谢层面上的干预能否大幅度延长寿命?
答:不能,因为导致细胞衰老的底层调控物质是DNA,而非蛋白质和RNA等这些代谢层面的物质,这也是至今没有找到有效的抗衰老药的原因。
问:DNA甲基化修饰主要是是5mC(5-甲基胞嘧啶)修饰和少量6mA修饰,DNA甲基化水平会随细胞的连续传代不断下降(Wilson和Jones,1983;Fairweather等人,1987;Matsumura等人,1989)。用能抑制DNA甲基转移酶的5-杂氮-胞嘧啶(5-aza-C)单次处理年轻细胞,可降低DNA甲基化水平,细胞寿命也会显著缩短(Holliday,1986;Fairweather等人,1987)。据此,主流理论认为,DNA甲基化水平下降是导致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是决定细胞衰老的表观遗传分子钟,对吗?
答:不对,因为秀丽隐杆线虫等少数动物中并不存在DNA胞嘧啶甲基化现象,因此无法用表观遗传分子钟来解释线虫细胞的衰老机制。而且上面说过了导致细胞衰老的底层机制是DNA,是个硬件调控,很稳定,表观遗传修饰只是个软件调控,是不稳定的,每时每刻都处于去甲基化和再次甲基化的动态变化中,无法成为稳定计时的分子钟,因此,甲基化水平增龄性的下降必定是由DNA水平的分子钟调控的。
答:不是,因为有很多例子暗示除了端粒,还有另一个多拷贝重复DNA决定了海夫利克极限。例如,Bodnar 等将人端拉酶催化亚单位cDNA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后,衰老速率减慢,体外倍增代数延长了约20代。所以,人类体细胞引入端粒酶似能“延年益寿”,但不能使细胞长生不老。Kiyone等报道,使人上皮细胞永生化,既要引入端粒酶,还要使Rb和p16INK4等抑癌基因失活。可见有端粒酶活性只是人类体细胞长生不老的条件之一,如使其永生化,还应辅以其他条件(端粒酶的医学应用前景与局限性,童坦君,张宗玉,中华医学杂志,2003)。
2015年,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将经化学修饰过的人端粒酶信使核糖核酸(hTERT mRNA)递送到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细胞瞬间延伸端粒,即使多次延伸端粒,保持恒定的较长的端粒,最多只能分别再传代28次和3.4次,然后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细胞就会死亡。
端粒酶敲除小鼠能生儿育女1至2代,但到第三代就因为端粒耗竭而无法生殖;小鼠细胞进入衰老时端粒很长,但只能再分裂约10次;导入端粒酶的细胞,能继续分裂的几次到一二十次的细胞,DNA甲基化水平依然持续下降。SV40感染的人成纤维细胞细胞,端粒酶激活,其DNA甲基化水平得到维持,但端粒不断变短;叙利亚地鼠成纤维细胞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端粒酶激活,DNA甲基化水平依然持续下降,这几个例子也暗示了端粒缩短并非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唯一原因[[美]丹尼尔 R.马沙克,[英]理查德 L.甘德,[美]大卫.戈特利布.干细胞生物学[M].刘景生,张均田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7-91.]。
《细胞衰老的端粒DNA和核糖体DNA共调控假说》认为,由于端粒DNA和核糖体DNA会存储和消耗(半衰期)会导致细胞衰老的P53蛋白(抑癌蛋白),因此,端粒DNA和核糖体DNA的拷贝数越多,结合和消耗的P53也越多,细胞中的P53的浓度或活性就会越低。然而,随着细胞分裂或/和新陈代谢,端粒DNA和核糖体DNA的拷贝数会不断丢失,从而使细胞中的P53的浓度或活性越来越高,从而使细胞产生衰老特征[ 黄必录.细胞衰老的端粒DNA和核糖体DNA共调控假说[J]. 医学争鸣,2021,12(2):15–21. DOI:10.13276/j.issn.1674-8913.2021.02.001]。
答:不对,因为考虑到被自由基破坏掉的大分子会很快被更新掉,因此,一定水平的自由基不一定会导致衰老,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例如,有人发现百草枯会产生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但浓度为0.01-0.1mM的百草枯处理线虫不但不会缩短寿命,而且还使寿命最高延长了58%。
答:不对,如果细胞衰老是细胞质中积累了突变的线粒体DNA,那么,换上年轻的细胞核也会无济于事,然而,1965年,Hayflick把年轻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衰老的细胞质中,结果细胞恢复了分裂,这不但说明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部位,而且还说明了突变的线粒体、交联的大分子等等的代谢残渣都会被年轻的细胞核选择性地清除掉。因此,在导致细胞衰老的因果关系中,突变的线粒体在细胞质中积累不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而是细胞衰老产生的结果。
问:已经发现过表达某个基因,会显著延长或缩短线虫等动物寿命,据此科学家提出了细胞衰老的基因学说对吗?
答:不对,因为人体和细胞的衰老过程,基因的表达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衰老过程一些所谓的与衰老有关的衰老基因或长寿基因的排列、拷贝数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衰老的原根本原因不是基因出问题,基因仅仅是影响衰老快慢的众多因素之一。
问:2007年,英国科学家Anastasia在顶级杂志Nature上指出,导致个体衰老的原因是成体干细胞数量的减少,而DNA突变是导致成体干细胞数量减少的原因对吗?
答:不对,因为老年个体中的毛囊干细胞数量不变,造血干细胞数量反而是年轻个体5-20倍。生长激素能提高小鼠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不但不能延长寿命,反而会缩短寿命。还有,射线能损伤DNA和杀死成体干细胞,然而,有人发现,经45Gy照射的果蝇反而比对照长。如果不引起癌症的话,照射小鼠也能延长寿命。
问:年轻血液抗衰老法行得通吗?
答:行不通,因为用小牛血清或鸡胚汁培养细胞,最终细胞照样衰老和停止分裂,提示,年轻的血清或鸡胚汁还是无法挽救细胞走向衰老的命运。还有,几十年前就有人实验发现,老麻雀与小麻雀血液循环共生一段时间,小麻雀迅速衰老。2016年7月份,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副教授Irina Conboy也发现,血液循环共生的年轻小鼠衰老了,老年小鼠却没有变年轻。
当然,年轻血液会使衰老个体的一些衰老指标逆转,但不要认为这是真正的回春,而是暂时性的。因为衰老个体中的细胞还有剩余增殖潜能,只是受到衰老的体液血浆的不良培养条件的抑制,因为老年小鼠的体液血浆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的抑制因子,炎性因子等,同时也缺乏有利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生长激素等,因此,一旦换上好的培养条件,细胞就会再次显得年轻和恢复分裂能力,例如老年小鼠的皮肤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年轻小鼠就会恢复青春。
总结:导致个体衰老的根本原因是由成体干细胞、肝细胞和心肌细胞的端粒等重复DNA拷贝数减少造成的。而由端粒等重复DNA拷贝数驱动的各种功能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是导致组织、器官和个体衰老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同时重置个体中的各种成体干细胞、肝细胞和心肌细胞的端粒等重复DNA的拷贝数,个体才会发生返老还童。-原创:黄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