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规划参考】 “双一流”高校建设周期总结评审工作概况

引言

2020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双一流”建设首轮验收工作也即将拉开帷幕。我国各所高校都非常重视“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已有部分高校陆续召开了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引发社会各界对“双一流”建设效果的密切关注和广泛讨论。基于此,本文收集了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评审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各大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第一个周期所取得的成果和下一阶段的建设举措进行了梳理,以供读者参考。

01:

双一流”建设高校周期总结评审工作概况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202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通知》(教研厅函〔2020〕4号)通知。自8月中旬以来,我国各个高校积极地筹备、开展“双一流”建设第一周期的总结工作。“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按照“对标一流、以评促建”的总体思路,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与项目建设单位对表建设方案,对标一流标准,对过去五年的建设成果和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总结,实事求是总结成绩,全面真实查找差距,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截止至2020年9月19日,已有近20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陆续召开了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具体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

02“双一流”建设高校近五年建设成果

笔者通过收集、梳理已完成总结评审的高校发布的“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会议新闻稿件,发现各大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存在一定的共性与特性。

整体而言,各大高校均已完成“双一流”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综合办学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在“双一流”周期建设建设符合度、目标达成度、行业贡献度等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遍获得了评议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按照《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近五年中,各大高校均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的五项具体任务(建设一流师资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展开“双一流”建设工作,力求提高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例如:北京大学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师资人才队伍,形成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原始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全面实现了“双一流”建设近期目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建设方案稳步推进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全面达成预期建设目标。华中科技大学形成了“全面集优”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师资人才队伍,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社会服务引领性进一步凸显,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文化传承创新特色彰显,高质量完成建设和改革任务。

各大高校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特色学科优势,各显所长。“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独具高校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高校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例如,被誉为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打造了“知农爱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构建了“通专平衡”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科技小院”等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了“三院、二站、一体系”社会服务模式,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确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建设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推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各项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扎根东北,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鲜明特色,走出了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强校之路,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高质量圆满完成了“双一流”周期建设任务。

03:

双一流”建设高校未来发展举措

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经过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各大高校对标建设方案,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周期建设任务,整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实事求是查找差距,全面真实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双一流”建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推进学校发展取得新突破。

高校在下一周期“双一流”建设方向上,呈现出两点共性。

共性一:高校“双一流”建设与“一带一路”政策相结合。“一带一路”政策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合作、文化交流融合带来新契机,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政策,整合资源,找准定位,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交流服务等基础保障。扎根西北的兰州大学将紧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战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高度。位于西南腹地的四川大学校也同样表示,四川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抓住国家向西向南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

共性二:高校“双一流”建设与“十四五”规划编制齐并进。今年恰逢“双一流”建设首轮验收和谋划“十四五”规划编制交汇之际,众多高校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专题,探寻学校未来的发展脉络。北京大学在未来的“双一流”建设中,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统筹做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四川大学将在“双一流”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与学校“十四五”规划结合,全面加强对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的支持。浙江大学以周期总结为契机,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核心定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增强优势、彰显特色,加快推动学校和学科的高质量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各有所长,不同类型的高校也纷纷选择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发展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在未来将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用发展的眼光补齐当前学校发展中各方面的短板,全面推动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将聚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实现新的跨越。重庆大学将发展目标定位于逐步建设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科学研究的中心、人才汇聚的高地、服务社会的先导、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土,为西部地区高校建世界一流大学积累“重大”经验,为国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作出“重大”贡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双一  双一词条  评审  评审词条  周期  周期词条  概况  概况词条  参考  参考词条  
观点

 人和动物为什么要睡眠

有神经系统的动物都要睡眠,从线虫到蚂蚁、苍蝇、老鼠、人和大象等等等等动物都要睡眠,但为什么要睡眠,一直都不清楚,在庆祝《科学》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