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闷棍或可取代SCI作为考核指标

科学网把小人物学术受压制称作挨“闷棍”,很形象。

创新必挨闷棍,被名人打了闷棍说明创新力度大。所以,是否挨闷棍可作为检验创新的标准,挨过谁的闷棍可考查原创的程度。

钱德拉塞卡说,打我闷棍的是爱丁顿;

纳什说,打我闷棍的的是诺依曼;

普朗克说,打我闷棍的的是赫尔姆霍茨;

玻尔说, 打我闷棍的的是爱因斯坦;

伽利略说,打我闷棍的是教皇!

能挨闷棍,说明你你的理论站得住脚,你的实验不怕人核查,你有挑战权威的勇气,你有“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心态!

这种考核指标淘汰水货SCI,给原创论文戴上光环。

这种考核政策冷落只会说 me too 的乖孩子,表彰站在科学革命浪尖的弄潮儿。

当然也有问题。

没人打我闷棍咋办?也许你工作还没到做到家,要继续努力;或者你的SCI论文创新不足,挨闷棍不够格。

我得熬到哪年才能挨上闷棍啊?饭少僧多,挨上闷棍不容易。只要是真正的原创,闷棍一定会打过来。

打我闷棍的不是大牛咋办? 别不好意思,被小牛或牛犊子打闷棍也很光荣,说明你已小有成就。阿Q挨赵太爷一个嘴巴,在未庄就风光了好几天,王胡、小D还不配呢!那些攥着几百篇SCI论文、却从未挨过闷棍的学者才需要脸红。

这种标准能和世界接轨吗?当然能,当外国顶级大牛对我们每个学科都打闷棍时,中国的纳什、法拉第和爱因斯坦就在你我身边了。

论文当然要发,发文的目的是招闷棍。发至何处无所谓,能发SCI更好,只要闷棍有处打就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闷棍  闷棍词条  取代  取代词条  考核  考核词条  作为  作为词条  指标  指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