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说说我的教学哲学:教育不是灌水,而是点火

       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在招人的时候开始要teaching statement,也有一些高校要的是teaching philosophy。teaching statement和teaching philosophy在招聘的时候估计是可以通用的,但在字面意义上其实有不小的区别。前者在字面意义上可以翻译成教学陈述,只要和教学相关的一切内容都可以写上,比如教学经历,教过的学生,上过的课,喜欢上的课,什么都可以;后者似乎应该翻译成教学哲学,侧重提纲挈领,重点应该讲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教学的指导思想。

       好歹也在大学里教了6年书了,说说我自己的教学哲学(teaching philosophy)。

教学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这个提法比较宽泛,非常不明确,有点像儒家将治国总结为“仁”,或者像老庄将万事万物总结为"道"。我自己认为教学最重要的是"爱"。具体什么是"爱"?怎么才叫教师对学生的有爱? 这个东西我不能也觉得没有必要说清楚。个人觉得,只要老师能够真心为了学生好,大概就不会是一个很糟糕的老师,或者说离好老师应该就不会太远了。当然了,这个东西实际上没法量化,借用科学网张海霞博主曾经说的: "对待自己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大家体会一下吧。

大学教学关键在于思想的点燃而不是技能的传授。这个东西其实苏格拉底已经总结的很好了,“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but the kinding of a flame ”(这里我瞎翻译一个: 教育不是灌水而是点火)。大学老师一定要强调内容的意义、因果关系和前后联系,来龙去脉要说清楚,但对于技术细节和知识点本身其实要淡化。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绝不是推着学生前进——因为你不可能推学生一辈子。当然了,基本盘肯定要照顾到。一门课50人,能够被你点燃的估计少于20%, 多数学生你是点不燃的——对这些学生来说,你的灌水( filling of a vessel)还是挺重要的。

所有的课程和课程体系都有缺陷,知识体系中的脉络最好清楚明确,但漏洞是可以接受的。对漏洞进行弥补的时候恰恰是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的关键节点。中国小初高给学生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大概是世界上最正确、最完备的,但教出的恰恰是没有任何质疑和探索精神的学生。特别是在大学阶段,某一门课程也好,完整的课程体系也好,只要有一个清楚的脉络并且指向明确的方向就行,不需要完备正确。课本中隐藏的错误恰恰是最好的批判材料,学生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一切的不完美,习惯于对所用资料的批判性学习,并自主的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修补和建设。(注:这一点可能也跟我从事的交叉学科有关系,相关的内容太多,根本可能全照顾到。如果是成熟的经典学科,漏洞问题可能会少一些。)

 "一对一的交流"比"一对多"效率更高。一对一的交流(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交流)非常耗时。学生越来越多,一个老师负责的学生一般有二三十个,一个人每周跟你聊半小时,你就什么都不用做了。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体会,我发现一对一的交流经常会有助于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前途的决定,心理的摇摆,生活的困难等等。同一对多的交流比起来,一对一的交流反而有最高的效率。现在,我都尽量留意创造机会和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二三的小范围交流。相比之下,一对多的交流(一个老师和一群学生交流)常常流于形式,其效果常常不明显。

大学应该是一个不完美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完美的象牙塔。应该允许学校里出现一些不合理、不合适、不完美、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接触、忍受这些问题的同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如果学校太完美了,学生进入社会后会恐怕反而会不适应。

只要学生努力了,就应该给学生及格发学位。课程也罢,学位也罢,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认证。努力的人应该得到及格和学位,这样的嘉奖对勤奋努力来说并不过分。同样的,只要学生努力做了5年科研,怎么着都应该给个博士学位。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认可英国的体系,读博期间即使没发论文也可以毕业拿博士学位。由于有over-qualify的问题,高级学位(比如博士)本身在英美并不是你拿到好工作的敲门砖,只是对你曾经付出的一种证明。

老师要接受学生做出的不同选择。老师其实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太多。学生不按照你的思路走很多时候是没有问题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即使这种选择跟你所期待的不一样。

先写这七点吧。以后想起来再补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点火  点火词条  说说  说说词条  而是  而是词条  哲学  哲学词条  不是  不是词条  
观点

 【少堂志林(1240)】一个外行...

今天有报道提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一名患者总共转了4次病房,传染了14名医护人员。北京大学的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位感染多位医务人...(展开)

观点

 谈谈公平(3)-自然差异与机会公...

自然环境差异是天然形成的,出生在城市还是农村、平原还是山区,给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只是都无法自己选择。因此出生在农村或山区的人,不应怨天尤人,不要指责上天不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