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颁发,引来了众多的眼球和评论;同样,一年一度的邵逸夫奖和未来科学大奖也各自评选和颁发,恰好奖金都是约100万美元,说是恰好,其实也都是为了保持默契,谁也不愿意率先突破这个惯例,打破这个百万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大奖中有些重合的领域,都有物质科学奖(或物理、化学讲),也都有生命科学或医学奖;邵逸夫奖和未来科学大奖的数学奖也同时存在,邵逸夫奖的天文学奖与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的天体物理方向也是重合的。注意,未来科学大奖只颁发给在我国完成的科研成果,邵逸夫奖和诺贝奖则没有地域和国籍限制。这样,在我国完成的科研成果有机会获得这三个大奖,在国外完成的某些科研成果有机会获得邵逸夫奖和诺贝尔奖这两个大奖。
事实上是这样吗?到现在有没有重复获奖呢?至今,我还没有看到,起码,国内最应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人还没获得。
这三个大奖的候选人推荐和甄别过程有没有有意排除另两个大奖的获得者呢?
若一个国内重要的“诺贝尔”级别的科研成果突然获得未来科学大奖或邵逸夫奖,还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吗?毕竟,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影响最大,也更让人向往!会不会一个大奖的获得堵死了获得另一个大奖的路呢?我不清楚,也请专家们给予解答!
过去有机械部、化工部、冶金部等很多部的时候,有部级科技进步奖,各省也有科技进步奖,属于一个级别,称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的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后再申报部级科技进步奖,可以获得另一个同级别的奖励。因此,也有规定防止烂报奖项、重复获奖等要求,但总还是有重复获奖的现象发生。艺多不压人,奖多也不压人,多多为善!
现在的问题是涉及到国际上的奖项,国外人是怎么看待另一个新冒出的同等金额的奖项呢?若是不把另一个同等金额的奖项看在眼里,就可以自主评奖,重复颁奖;若是看重另一个同等金额的奖项,认为同等重要,就不列入候选人之列,科学家重复获奖也就无望了。
邵逸夫奖的天文学奖会不会颁发给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引力波或黑洞的的发现者呢?我看不会了,因为,这两个成果已经被科学界认可,再颁奖有拾人牙慧,重复承认的问题!
三个大奖之间真的存在这样的默契还是存在这样的尴尬?
未来一个人能分别获得上述这三个大奖吗?向各位专家请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