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刷ESI高引论文的经历

ESI高引最近越来越火。说说和学生们刷ESI高引论文的这件事。

做SCI index的这个公司从所有论文里找到引用率最高的前1%论文,在其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里用一个小皇冠标记出来,叫做高引论文(ESI highly cited paper)。ESI高引论文被认为是不小的光荣,不少人认为ESI高引论文比一区文章更好。虽然这个东西不错,但作为一个二手的科研人员,咱一直以来只是看看,并没有入选高引的奢望。

大概2年前,合作伙伴突然神秘的转给我一个手机截屏,好像是他们科技处发的通知。原文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说:“据可靠消息,只要论文在WoS数据库上线后一个月内引用超过3次即可保证入选ESI高引论文。”,“本消息仅限内部传阅,务必保密!” (注:凭记忆写的,不保证准确性和真实性。)这个内幕消息一出,突然觉得ESI高引离我们不再遥远了。能想到的,只要4篇论文互相引用并且同时投稿,那么就可以保证至少一篇入选ESI高引。

又过了一段时间,科学网张铁峰老师的博文也讲到一个类似的故事,说一个同事4篇文章同时投,最后收获了多篇ESI高引论文。算是从另外一个来源证实了前面的内幕消息(注:非常喜欢张铁峰老师的博客,但已经找不到原文了。)。当时我还想,看来这种内幕消息知道人其实不少;也纳闷,既然已经有人把这种内幕信息捅到科学网上,为什么科研圈还不炸锅?

虽然有了这个内幕消息,但我也没有动手刷ESI高引。奖项这东西就像是美人脸上的白粉,一点不用可能有碍观瞻,但抹的太厚反而会暴露自己底子差。没有ESI高引的实力,即使刻意刷出来,大家看到了恐怕也要问:“这种工作是怎么入选ESI的? ”又或者说“ESI是个什么东西?”。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同行来访。同行是某校的学术带头人,xx学者,管着一个学科的那种小牛。和他闲聊,我提到刷ESI高引的内幕消息,也说到我对ESI的看法“不是很感兴趣”。小牛马上打断我说:“对ESI感兴趣啊!谁说不感兴趣?”,“另外,咱还没有的时候不能说不感兴趣;有了以后才能说。”。我觉得小牛说的很对,吃不到葡萄的时候不能说葡萄酸,想说ESI不怎么样,还是最好拿到以后再说。从这以后,我就有了刷一篇ESI的想法。但想法归想法,一直没有实施。原因很简单,就是懒。

又拖了几个月,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一周时间内我们几乎同时收到了4篇SCI论文的审稿意见。这4篇文章,有的一年前就弄完了,是在别的期刊拒稿后换期刊重投的,有的是审稿审了3个月才收到意见,也有的是提交两周就收到审稿意见了。4篇论文的审稿意见都不难回答,一轮修改后大概率会全部接收。靠!这简直是老天安排给我刷ESI高引的机会!于是,和几个同学通了通气,专门建了一个刷ESI高引的微信群协调这4篇文章的修回时间,保证所有的论文几乎同时二次提交。

我们以为同时修回再协调一下论文proof的时间基本就完了,但实际还是少算了好多因素。期刊不同,处理流程有巨大的不同。有的论文修回瞬间就被接收上线了,有的论文联系不上之前的reviewer空耗了4个月,有的论文接收以后始终没人联系我们排版。又拖了大半年,这四篇带着刷ESI高引任务的论文才全部上线。这个时候我的热情也全部耗尽了,也懒的再查这些论文是不是高引,估计几位学生和老师也是类似。(注:为了写博文还是勉强查一下,确实都没入选高引。)

意外的是,前两天突然收到Email,说去年我们发的一篇一区论文入选了ESI高引(见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2469-1162299.html)。这篇文章用的方法不难,但工作量很大,做的东西又热门,入选ESI并不出乎意料。高引嘛,本质是热点的意思,并不是说水平高,所以前面说“所用的方法不难”不是入选高引的阻碍。“热门”这个因素更重要一些。另外,一篇ESI高引其实刚刚好。如果没有,可能有人说你水平不够;刷多了,又反而露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刷ESI高引论文的经历  引论  引论词条  经历  经历词条  ESI  ESI词条  
观点

 超弦理论的异域风光

超弦理论的异域风光罗杰·彭罗斯 (按:我会在此后几天陆续选译罗杰·彭罗斯,彼得·沃特,萨宾娜·霍森菲尔德等局外人在各自的著作里对超弦理论的描述和评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