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汪育才 2019-1-22 17:19
拜读武老师的博文启示人们:你要有学问最好精通一门外语;要热爱读书,多读好书;带着问题来找书;要读出名堂,写出心得;要发表,以求得社会效应;生命在于创造,诗人臧克家的名句-----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还活着。未知谬否,尚请教授指正。
杨涛只 回复 汪育才 : 汪老师的评论非常的具有指导性,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2019-1-22 18:28
1 楼(回复楼主)
赞
|
汪育才 回复 杨涛只 : 笔者浅见若对杨老师有所共鸣,将不胜荣幸,谢谢您的呼应。
2019-1-22 21:28
2 楼(回复 1 楼)
赞
|
武夷山 回复 汪育才 : 汪老师说得挺好!带着问题找书或读书是一方面(相当于需求驱动),这样效率高;另一方面,要不断博览群书,尤其是经典著作,勤做笔记(相当于供给驱动),这些心得有没有用处?能否用到今后的著作中去?暂时不知道。两种驱动相结合,是最好的读书方式。
2019-1-22 21:39
3 楼(回复楼主)
赞
|
汪育才 回复 汪育才 : 首先一个人要活着,我在故我思,我思故我在。有道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之人。否则,问题?什么问题也没有!问题的问题乃治学之本。笔者在10年前的博文里曾经提议*学会提问*一文,并曾被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一本电子读物所转载。其中的*创造思维100问*之首问是------人为什么要长一个脑袋?如果有人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那谁也无奈!?(注:大工<凌云飞天杂志>2009年第5期)
2019-1-23 21:50
4 楼(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