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之价值
武夷山
2020年8月,德国汉堡艺术学院宣布,将颁发3份“奖学金”给下决心“无所事事”或一味闲散(idleness)的3名学生,每份奖学金为1600欧元。要想获得这笔奖学金,申请者需要讲清楚:自己的闲散何以也是有价值的,也能出成果,从而挑战、质疑一些著名的古训。
古训之一是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台词:“Nothing comes of nothing”。 李尔王的长女高纳李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只有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王大怒,说出了Nothing comes of nothing.这句话在剧本中的意思是“一无所有只能换来一无所有”,字面意思是“不可能无中生有”。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尔王大错特错了。
然而古人也有相反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有闲暇。这里我们需要再次强调,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假如两者都是必需的,那么闲暇也比劳作更为可取,并是后者的目的,于是应思考,闲暇时人们应该做些什么。”这里说明一下,在英语中,闲暇(leisure)与闲散是近义词。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Craig Jeffrey教授对青少年进行研究,他发现世界各地的家长都会要求孩子become something(要有出息)。但是,世界各地的很多青年面临着重重社会经济困境,他们没法“有出息”,于是将自己看成没出息的窝囊废。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印度的一些年轻人吸取了印度教哲学和佛教哲学的一些思想,他们争辩说,无所事事(doing nothing)、一无所成(being nothing)也是有价值的,它们有助于发展新的关系、产生社会行动或发起变革。无(nothing)并非彻底的无,它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空,或是高度紧张的准备行动的状态。事实上,持这类观点的不乏其人。爱尔兰大作家王尔德说过,“无所事事是世上最难的事,是最困难、最体现学问的事”。英国哲学家罗素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赞闲》。(博主:我写过“罗素赞闲”,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34807.html)。
人文艺术界的很多人对于无之潜在价值心有戚戚焉。无成为创意作品的重要基础。(博主:请参阅我的“无之为用与情报服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45227.html)。
墨尔本大学副教授David McInnis分析了16、17世纪中亡佚了的戏剧如何影响了流传至今的戏剧,他的著作的标题就是Nothing Comes out of Nothing? (不可能无中生有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比较研究系教授Brian Rotman(出生于英国)在其著作Signifying Nothing:The Semiotics of Zero(给无赋予意义:零之符号学)中论证道,欧洲文艺复兴部分地是被三项与无相关的成就所驱动的:一是透视中的消失点,二是纸币的采用(纸币不含金银,其自身价值为零),三是从阿拉伯世界引入“零”这个数字。关于无在科学和数学中的作用,可参见John Barrow的著作Nothing(《不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所以,汉堡艺术学院的做法好得很。我们需要围绕“无”做更多的研究。无是有价值的,无即是有,无催生出新思想。
参考资料
Craig Jeffrey ,THE SOMETHING IN NOTHING
https://pursuit.unimelb.edu.au/articles/the-something-in-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