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工作和心得
王安良
2019-04-16
按:本来想写一写自己最近的“科技”发现或发明呢?看到科学网上老师们在热议“996”,我也不免俗,汇报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心得。本文写作,用时2个多点。
我认为,大学老师讨论什么“996”上班制,毫无意义,对老师无效,对学生更是只有反作用。我是从学生过来的,不间断学习了二十多年,在我周围认识的人里,属于“读书”时间最长那一类的。“读书”苦吗?在于个人的经历和认识。成了大学教师后,我一开始就认为大学老师的教学比科研重要,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985还是世界一流乃至宇宙一流大学。
我就是这么做的,即使刚入职那几年把70%以上的时间无私交给课题组,把教学工作也放在了首位。有领导找我谈话,谆谆教导我:咱们这是研究型大学,要重视研究成果…是啊,谁敢不重视研究“成果”啊!对我所在的这种工科专业,尤其是文章和经费,核心是钱。不重视不就是“等死”吗?只是雷锋叔叔已经死了,如果一味地“无私”奉献,由着自己兴趣“搞”研究,不仅不被重视,而且会受到嘲弄,甚至直接威胁到生存。许多工程“科技”问题,需要团队合作,苦活、脏活、费力不讨好的事,总得有人干吧?
我还没正式入职,就帮着课题组调试实验台,指导课题组的研究生画零件图。举一件小事。某微牛级推力架已经加工、装配好,调试很长一段时间了,总是不太灵敏,测量精度也不稳定。某天我和学生们又遇到梁卡死的情况,以往他们就是把中心竖轴的螺丝调整一下就好了,这次仍然不灵,只好全部拆下来重装,也不行;再拆,我突然发现那个垫片设计的不合理,跟轴承的簧片接触上了,并立即给出改进设计措施。设备好了,以后再也没出现这种问题。这么个“关键技术”贡献,会表现在专利里吗?不会。会写在文章里吗?不会。课题组奖励了我吗?没有。我得到好处了吗?得了。培养了学生,也培养了自己。
我从不对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提任何要求,包括他们参与科研工作,顺其自然。
在刚开始投入不到30%的情况下,我所带的班居然能“屡创佳绩”,因此我还能获校级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有博文写了这个事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71524-875200.html)。
这就是教学工作给我最好的回报,没有学生们,我早就被判“死刑”了。感谢学生,感恩我的学生们,是他们给了我工作的希望和热情。
我的体会是,对本科生只要老师肯下功夫,总会有收获的,而且收获很可能还远大于付出的劳动。每年,我都能在本科教学工作上,有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从课题组“脱离”之后,在教学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和科研各一半),我自己的“科研”才真正起步。与几个硕士生一起,研究接触热阻,做计算、搭台子,虽没SCI发表,“科研成果”还是有的,不能说“屡创佳绩”,但“接续发展”还是可以说的,而且还在发动机、热防护、金星探测、斯特林机、热电器件、飞行器热控等方面“开疆拓土”。谁说硕士研究生不能“搞”科研?对研究生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教学和科研、研究生培养和研究工作、导师和学生关系等问题,这些都是科学网永恒的话题。我倾向于“缘分之说”。作为导师,如果你招了某个研究生,那就要为他/她的研究工作负责,至少是学业负责,尽到指导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推己及人,宽以待人”,“严不严律己”都行。
我记得某人曾举例说,如果你每天写一段话,每个月至少能完成一篇文章。而正常情况是:多数时候一天可能连一句话也写不出,或者早上写下一个字,晚上又把它删掉;少数时候,一天就能完成了一篇文章的初稿,是在大量先期的准备条件下实现的。有的人,一年发十几篇SCI并不稀奇;有的人,一辈子也写不了几篇文章。这跟其工作时间的投入往往毫无关系,倒是跟写作能力关系很大。所以,如果有研究生问我怎么看待“996”?我一定会说,忘掉这些“不科学”的讨论,请跟你们自己的导师主动交流和沟通,若能有“科学、技术和方法”上的争辩,更好。与导师有“三观”上的探讨,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