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完成了网课的考试,没事上网看到李老师的宏论
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参加博士答辩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235897.html
我一方面佩服李老师的敏锐和朝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大学的官员和博士学生为委屈。其实博士生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应该负责的是我们的一线的老师,包括我。因为我的感觉是,要想博士生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得靠修课程的时候,每个课程都具备较为完备的体系,然后通过一系列课程让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基础知识体系。在然后,在进行研究阶段,对每一个小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研究最后才会有我们在博士论文里面看到的那种叫做体系的东西吧。
只要看看现在研究生课程是不是能够达到对某个具体课程系统介绍的水平,只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在做每个具体的研究时能否让学生进行系统的研究,就知道我们会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见到什么。
这个与论文考核没有多少关系。
与上课的老师有关,与带学生的导师有关。
我这代人念错别字,不仅仅是语文不好。是并没有太扎实的基础。正视这个问题,改变这个才是重要的。我之所以这么说,没有理论就是经验。我年轻人的时候,我的学生的论文写得好,就是因为主要是我写的。现在我学生的论文写的不太好了,是因为我的精力不允许我写了。学生如果在他硕士和博士阶段不能够完全掌握基础的理论,真的能够写出好文章做出好的论文,那是见到鬼了。
我自己读书的时候,经常遇到那些负责的老师向先进国家的老师询问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安排。估计现在负责的老师再关注这个会自己都感觉比较Low了。这是我担心的,我们没有给予学生完整思考的课程,以及课程系列构成的体系,指望学生自学,那哪里叫做教育呢?
通过课题组做研究培养的科研能力难以支撑自己的学生走很远。但可以形成特色。
钱学森之问的那个大师,不仅仅是缺少了环境,还缺少了一个稳固的知识基础支撑。这是大学培养中目前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