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教育部下发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教研厅〔2019〕1号。要求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从八个方面切实落实研究生培养过程,1,切实落实质量保证主体责任;2,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要求;3,严格执行培养制度;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4,切实加强导师队伍建设;5,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6,切实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监管责任;7,强化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使用;8,加大评估和问题单位惩戒力度。
这八条指导性的要求目标明确,核心内容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可以发现自2019年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力度大幅度加强了,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论文查重,盲审比例加大,答辩委员会审查,答辩后学位论文再次随机抽查等各个环节力度都明显加强,对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年度招生资格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保障也是各个招生和培养单位的重要任务。
2020年,上级管理部门相继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对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导师带来了机遇。
从传统管理模式来看,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责任人是研究生导师。通常研究生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学术指导,认为读研究生了都是成年人,认为这些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能正确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实际情况是,多数研究生的培养只注重了学术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如基础研究领域主要侧重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设计,论文写作和发表;而工科领域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参与导师横向课题某些任务,对学术论文的要求比较低。对于那些没有横向课题也没有纵向课题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要么借助联合培养,要么学生自生自灭,一些学生就去课外兼职,反正毕业的学生要求低,总能混毕业。
要承认,学习强国这个APP提供了全面学习的各种素材,从时事资讯,自然科学频道,慕课到思政素材,为大学生、研究生和教职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但我们也要看到,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如果只关注学术和实践要求,而忽视了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爱国主义、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老一辈科学家能摒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至上,对国家有很强的认同感。改革开放的阶段性胜利使得国内人民生活全面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特别是脱贫攻坚战使得近千万人民彻底脱贫。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期望的标准越来越高,在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因为个体的差异性,也难免出现一些极端反例。如一些研究生在网络平台对培养单位、导师,甚至对我们国家历史的否定都是让人非常吃惊的。显然,在一味强调学术质量培养的环节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和影响。参加学术会议和接受一些应聘者的电话咨询的时候,询问他们是否和导师进行其他生活方面的交流,一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说很少和导师交流学术之外的问题。这些导师只关心研究生的实验进展和数据进度,稿件进度,美其名誉要和学生生活和私人问题保持距离。2020年6月我代表我们学院给2020级拟录取的研究生提前做了入学教育,提醒这些准研究生要有感恩的心,感恩培养单位给了他们重新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在读研三年中可能会遇到学习困难,也会遇到恋爱困难,不能因为失恋了或者学业遇到困难就彻底否定了自己,那些所谓的困难总会有解决的方案。
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研究生导师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这些年对于研究生培养是否应该把发表小论文(有些大学和导师要求研究生答辩前必须在SCI期刊发表论文)和学位授予挂钩有很多的争议。从研究生的和一些导师角度看,取消小论文发表的要求比较公平,压力也小,这样研究生也有更多时间参与自己横向课题的实践,如一些行业性大学的导师横向课题非常多,或者自己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的老板。从另外一些研究生导师角度看,如果指导的研究生没有直接的学术成果产出,如SCI/EI,核心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竞赛获奖等,那么自己的学术指导没有传承,也没有对应的绩效奖励,因此强制升级研究生毕业的要求标准,引发研究生的不满,甚至产生了极端矛盾。
此前的博文也反复提及到2020年上级部委明确要求大学不能直接把SCI论文数量和高影响因子和奖金挂钩,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定有关奖励,不能用国家专项经费对SCI/EI论文等进行直接奖励。这也引发了一些大学管理者和研究生导师们的困惑,对于工科和那些横向课题多的导师来说,降低论文要求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取消论奖励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影响,反正研究生都是参与横向课题为主,也没精力去思考和写小论文,甚至发表那些低端分区的SCI/EI论文,核心论文更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浪费时间。但是,对于那些基础研究领域,如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的导师就非常尴尬了。这些理科相关领域的导师主要以NSFC的纵向经费为主,辛苦指导研究生在基础领域开展研究训练,好不容易产生了一篇论文却最终没有得到任何绩点奖励,那为什么要指导研究生呢?搞好本科教学就可以了嘛。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不断申请硕士学位点,然后升级申请博士学位点呢?
我想,要克服当前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环节的以上矛盾,有必要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
1,学习国外,设立课程硕士研究生学位,以公开考试模式招生,参考高考招生模式。
一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没有真正学习好相关学科知识,可以通过读研课程硕士来强化某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这种硕士生可以不做学术要求,严肃课程考试,如采用多个同层次学校联考模式来入学和毕业。在学费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这样给授课老师和培养单位有实质性的收益。
2,工程实践类硕士生,强化实践和技术环节要求。
按照行业标准,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要求研究生在指定的行业和公司、基地有可靠的实践环节,能制作出实际的产品,软件、行业标准、概念产品。毕业答辩环节要求有产品展示、软件设计、产品应用证明、发明专利授权、行业前景报告等。各培养单位可以和一些实习基地和企业合作培养。另外一个标准就是,如果用人单位如果愿意接纳并给其提供高薪25万以上(或者其他更高薪酬),那么也可以认为这个研究生达到了毕业标准,准予毕业。
3,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准博士生。
强化学术质量培养,基本的文献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术报告次数,答辩前发表小论文的数量和层次,学位论文全部盲审(单盲)。对于没有发表小论文的研究生,如果其学位论文双盲达到了75分以上也可以允许其毕业。或者,有博士生培养单位愿意接纳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如果没有小论文发表也可以允许毕业获得学位。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可以豁免学费,学校专项经费不足的由其指导老师为研究生提供全额或者一定比例的学费,或者每年发给研究生的基本科研补贴总量不能低于研究生的学费。同时,对于这类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完成的科研成果要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数量不能低于导师发给研究生的科研津贴。导师要有足够的学术能力和积累,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研究生培养质量事关科研和技术领域接班人和骨干的综合素养,除了基本的知识技能素养目标要求,更要强化国家认同感,职业精神、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使命感的培养和熏陶。研究生导师也要参考以上要求,关心和爱护学生,实现自我培养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