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5级的学生们在2019年6月毕业了,我当时在2019年7月写了一篇博客,以作纪念。现在发现2019年写的博文“此别以后,诸事皆宜,百无禁忌”屏蔽了,因此重贴旧文(稍作修改),留作纪念!
越越同学做的Vlog:美好时光
这学期基本结束了,忙完了教学任务书中的相关资料的整理,恍惚间才记起学生们已经在上个月参加完毕业典礼,早已离校近一个月了。最近一直想着写点东西纪念一下与材料151班学生相处的四年的美好时光,无奈临近期末事情较多,一直未能成文。加之,本人2018年9月在科学网开博以来,还没有发表一篇博文,今天就以此文作为开篇。
2015年暑假接到朱美燕书记(时任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的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做今年的新生(材料151)的班主任,我欣然应允,并且咨询了朱书记关于班主任的职责等方面的问题,表示自己会尽力做好该项工作。本人对于班主任的认识停留在初中、高中阶段,那个时候才有班主任。怎么到大学了还有班主任呢?印象中我们读大学时只有班导师,也就是二年级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负责学生思想动态、督促大家英语四六级等,其他日常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辅导员在做。经了解才知道,至少在浙江这里对于班主任还是很重视的,有一朋友是国家杰青也在浙江某高校任本科生的班主任,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然后,就是建立新生QQ群负责解答新生对于学校、学院有关政策、专业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迎新的日子来到了。2015年9月13日,终于迎来了材料151班40名稚气未退的小鲜肉,一双双对知识渴望的眼睛,同时对自己未来即将生活和学习的校园充满了好奇。9月14日入学典礼和专业教育,随后是为期两周的军训生活,教官由东海舰队士官担任。军训期间,同学们勤学苦练,克服种种困难,在军训汇演中表现优异,获得军训优秀个人和优秀寝室等多项殊荣,军训教官张刚被评为优秀教官。
记忆深刻的就是第一次班会,除了欢迎四十位同学加入我们材料大家庭外,我主要给同学们提出了三条建议和希望。第一条就是进入大学了首先要自立、自强,老师不会像高中一样天天督促你学习,一切要自己规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法乎其上得其中 法乎其中得其下。规划自己的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如何度过,时间如何有效利用。可以每学期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期末对照目标和实际的完成情况,进行修正,进一步确定下一学期的目标。建议大家可以在QQ说说里面建立一个自己可见的文档进行实践,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取得大的进步。第二条就是提高能力(ability),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该拿的证书适当拿几个,比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省级证书或者国家证书,这些外在的硬件来证明自己。另一个就是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以后从事相关相近专业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就是增强自身人文素质,因为理工科的院校文科性质的课程开设较少,希望大家课余多利用学校图书馆等有利资源充实自己,进行一定的深阅读,而不只是在手机上进行浏览性质的浅阅读。第三条就是要开阔眼界,有vision,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院所有老师都甘愿为人梯,愿意为你们的成长贡献力量,愿意答疑解惑,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你们,也非常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成大,因为你们的进步就是给老师最好的回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正如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之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第一学期大家慢慢适应大学生活,学期末有两名同学提出转专业的申请,分别转到外国语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学期有一名同学转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因此从大二开始材料151班共有学生37人,一直到毕业。斗转星移,时光流逝,学生一天天在成长进步,期间作为班主任每学期一如既往的下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答学生对于就业的疑虑很困惑、对于考研的种种询问,民主投票决定每学期的贫困生的名单和等级,详细阅读大家的德育自评并写出评语。。。
四年间有两件事情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没有为学生争取到相应的权利。一次是概率补考的事情,由于教务处和理学院(任课和出题的单位)两处发通知,加上班长的失误,最后补考的几位同学没有按时去参加补考,经多方交涉无果,最后以学生重修为最终结果。另一次是关于党员积极分子推荐的事情,经过班级民主投票和班主任最后认定后名单交给学院学工办,其中一名比较优秀的学生和我说自己最终没有入选积极分子,我当时安慰了学生说在努力,争取下次入选。但是,我还是给学工办负责的老师打电话询问缘由,给出的解释是他们认为学生不够优秀,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最终保持原来的结果。
对于材料151班的所有同学,我还是比较有感情的,因为看到他们就想到了二十年的自己。当我从河北一个小山村第一次坐火车来到长沙,到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报到时,也是一脸茫然,什么专业,就业,考研都一无所知。结合自身的经历,我觉得有能力、有义务尽自己最大所能帮助这些学生,使他们能有效度过大学的美好时光、更好的就业适应社会、更好的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如今在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习之际,同学们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各位专任教师的辛勤指导下、在各位学工老师的谆谆教导下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首先,全班37名同学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自己,全部达到材料专业的毕业要求,修完相应的学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其次,共有14名同学考研成功继续深造,考研率达到全院第一,材化学院考研录取率为22%,材料151为37%,并被冠以“考研明星班”荣誉称号。真正达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程度,至少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至于是否是后无来者,就不得而知了。14名考研成功的学生被录取的情况如下:美国韦恩州立大学1名,湖南大学 (985高校)2名 (材化学院15级共有3名考取985高校),211高校共计6名,包括高校华东理工大学1名,上海大学2名,海南大学1名,广西大学1名,合肥工业大学1名,其他高校,如江苏大学1名,南京邮电大学1名,上海工程科技大学1名,宁波大学2名。今年又有1名同学被湖北大学录取,1名同学被武汉理工大学(211高校)录取。此外,对于转到外专业的3位同学,我们也时常联系,19年这三位同学也都参加了考研,遗憾只有1位同学被东华大学外语系录取。2020年,转专业的同学考研二战,其中1名被浙江农林大学录取。第三,老师在这里给你们提一下建议和希望,新征程,新起点,人生路漫漫。无论大家是读研,就业还是创业,希望大家坚持诚信为本,遵纪守法,懂得感恩,与时俱进,在新的岗位上才能有所建树,也希望我们若干年后再相聚,大家都学有所成,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建功立业。
谨以此文,献给在我求学的过程中遇到的良师益友,非常感谢中南大学徐日瑶教授,陈康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隋曼龄研究员(现北京工业大学),徐坚研究员,张志东研究员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马恩教授,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rnard Dam教授,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 Petra de Jongh教授, Harry Bitter教授(现瓦格宁根大学 Wageningen University),中国兵器科学院宁波分院史洪刚研究员,浙江大学蒋建中教授等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谢过。
最后借用《老师好》里面苗宛秋老师的话作为结束语: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郑强
于宁波
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