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编译
2017年4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网站发表了科普作家Tim Requarth的一篇博文,题目是5 Tips for Scientists Who Want to Become Science Writers(给想成为科普作家的科学家的5条贴士)。5条贴士的要点如下。
1. 科普写作需要练
科学专长并不能自动赋予你传播技能。专长是一项资产,但也是一项负债。一方面,专家可以将科学论文的内容分析得很透,也许能从中看到其他作家难以发现的一些不好理解的成果。另一方面,熟悉一个领域,反而不利于抽身出来、用既有魅力又通俗的方式来表达科学。作为专家,你得重新较准关于“什么是有趣的”定义——这并不容易。科普写作新手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以为作者感兴趣的一个主题,读者也自然会感兴趣。
起步时,只为自己而写——每天写几百个词,试图用不含术语的文字来凝练复杂的主题。将你自己的科研概述一下,日后再试着概述其他人的研究领域。下一步,将你的关注点从解释转为叙事。要了解“角色”,了解研究主题与故事的差异。要学会将故事的利害点捋清楚。学习如何利用悬念。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学会如何写出漂亮的句子。你不会一蹴而就成为科学家——写作亦然。
2. 学会像作家一样阅读
阅读高质量科普作品与写作练习同等重要。一篇文字也许很容易阅读,但并不意味着很容易写出来。很多人都会开车,只有少数人会造车。不过,打个比方,有了合适的工具,你也可以打开车盖,把头探进去,看看写作的机理是怎么回事。其他人写的故事可以作为指南,帮助你思考自己作品的结构与风格。比如,你想写书评,就可以先读几篇《纽约时报星期日书评》栏目发表的书评。关键是评估人家的技巧,而不仅仅是内容——弄清楚是什么因素使这篇书评吸引人。注意观察作者做了什么,弄清其是怎么做到的。摸清每一小节、每一段、每一句的目的。那些段落的次序为什么是这样?作者是怎么安排段落的开头与结尾的?他们挑选了什么词?为什么?采用了哪些科学术语,弃用了哪些科学术语?识别出文章的视角:作者是文章中的一个角色吗?哪些东西属于事实,哪些属于猜想?关键是要认识到:作家是要做选择的,这些选择对于读者不是无足轻重的。最后,想一想如何将这些技巧用于自己的写作。
3. 学会编制拟写文章的简要提纲(博主:这个做法在我国不普遍,但值得学习)
在科普写作到发表的过程中,文章需要通过文章提纲来“促销”(pitched)。
Pitch的意思是旨在打动报刊编辑的简短的书面提纲。它描述了你打算为拟投稿的报刊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为什么你有资格写。提纲的长度很要紧。编辑很忙,因此提纲要简短,直接放在邮件的正文里。比如,打算写1000个词的文章,提纲大概只有四五句话;若打算为名刊物写5000个词的封面文章,提纲就需要好几段。
学习科普写作的最佳方式之一是会一会从事科普写作的人。比如在纽约市,有一个组织叫Science Writers of New York(纽约科普作家群),他们经常搞见面会和其他活动。
你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follow科普作家,参与一些讨论会话。这个方法很妙,不仅能让你与科普作家建立联系和友谊,还能知晓科普作家们在谈论什么,哪些文章最为吸睛。
5. 了解本领域的现实情况
科普写作,像学术研究一样,是竞争极其激烈的地方。科普写作的起步者一般挣钱很少,也享受不到正式雇员才享有的福利。我认识的多数科普作家靠其他方式谋生,他们称自己是“作家兼教员”、“作家兼技师”、“作家兼咨询师”等等。
如果我学到了任何东西,那就是没有一条直通科普作家的路。你们得探索自己的路径。
拿我来说,我本科读西班牙语文学,写过短篇小说、诗歌和散文。我也修习了一些科学课程,但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任何一门。大学毕业后,我在建筑行业干过,讲过课,还在一个蓝草乐队从事过表演。后来,由于家人患老年痴呆,我想多了解一些脑科学的知识,就到给老年痴呆病人拍片子的实验室去当志愿者,结果迷上了这个领域。然后我补习了一些本科科学课程,获得了一个研究苍蝇遗传学的硕士学位,最后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在研究生院读博的第一年,我参加了NeuWrite,这是一个科学家和作家合作的研讨班,其成员经常会面,交流讨论各自的工作。第二年,我成了NeuWrite的活动组织者。该组织激活了我对写作的兴趣,让我了解科普写作界是什么样的,也使我认识了一些科普作家。我花了几年时间练习写作。我还为一些基金会和大学做宣传传播工作。后来我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是一篇书评,没有稿酬。有了这第一篇发表物的资本,我就敢向其他报刊编辑部提交拟写文章的提纲了。后来的几年,我又发表了几篇文章,并且打算写一本科普书了。此时我想起来:我的博士论文还没写完,还得发几篇期刊论文,才能从研究生院毕业啊,于是收了心。现在,我是一名全时工作的自由撰稿人,我很幸运能在一些著名报刊发表文章,包括《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和《科学美国人》。
就像“作家兼其他”的那些人一样,我也有其他收入来源。科普写作之路的不确定性很大,但并不意味着这条路走不通。这项工作很美好,能带来较高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