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给孩子买保险的四大误区你信了吗?

给孩子购买保险

应该买一种、几种

还是越全面越好?

贵的险种就一定好吗?

并不是!!!

给孩子买保险

买“对”不买“贵”

    误区一:一张保单啥都保

    有些针对儿童的保险产品,专门设计成了“儿童套餐”。一张保单覆盖了重疾、寿险、意外等多个险种,看上去保障十分全面,同时又很省心。

    但是,这种产品,往往是最大的“坑”。

    最常见的“一张保单啥都保”的产品,形态是“终身寿险+各种附加险”,比如附加重疾险+附加意外+附加小额住院,就是上图所示这种。

    看上去好像什么都有,但每个险种的保额可能都不高,尤其是很多附加险,实际性价比是非常差的,导致花了不算少的钱,只获得了很少的保障。

    买保险是买什么呢?实质上,买的是“家庭成员一旦出现风险,保险公司所提供的现金流”。也就是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额。那么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究竟是10万,还是100万,意义显然有很大的不同。

    拿重疾险来说,得到10万、20万的保额,在如今的生活成本之下,其实是九牛一毛。

    另外一种“一张保单啥都保”的产品,是“一年期保险合集”,也就是把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糅合到一张保单中来,同样看似便宜又省心。

    这种保险的“坑”在于,所有险种都是短期险,续保存在很大风险。如果遇上产品停售,身体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消费者需要换个保险买的情况,可能就买不了了。而长期险,只要合同成立,后续产品是否停售,续保并不受影响。

    而且,这样的产品便宜的原因,是因为年纪足够轻。这种采用自然费率的产品,保费会逐年升高。等到了一定的年纪,保费会高到令人咋舌。

    误区二:贵的就是好的

    父母总有这样的想法:给孩子买就要买最好的。并且通常认为,大品牌就是最好的,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利用父母这样的心理,有些保险明明条款并不友好,却仍高价卖出。营销员常常会用“贵有贵的道理,我们和别家不一样”的说法,来解释自家产品为啥比别家贵30%甚至50%。

    例如这样的解释:

    “我们家的条款,只要确诊直肠癌就赔,别家要切掉三分之二才能赔!”

    “我们家的条款,只要确诊甲状腺癌就赔,别家要5公分以上才能赔!”

    ……

    这些都是谣言!

    对于癌症的赔付,所有保险公司均是病理报告确诊后即赔,没有任何区别。

    “一分钱一分货”,但是这个说法在保险行业,并不适用。原因很简单:信息不对称。

    在互联网的普及之下,这种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以后在买保险的时候,消费者可以自己掂量,花了的1分钱,是买到了1分的货,还是只买到了0.7分的货。每年交同样的保费,出险后A公司赔50万,B公司赔80万,你选哪个?

    在聪明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当下,相信那些条款不友好且高价的产品,慢慢会被摒弃掉。

    误区三:小孩保险预算超过大人

    说到买保险,爸妈最先想到的是孩子,很多保险销售也会借家长的这个心理,去游说爸妈给孩子购买大额保险

    但是,保险保障的是家庭的现金流,只有家庭经济支柱出现问题时,才最需要保险发挥作用。

    孩子生病出事了,爸爸妈妈还可以继续工作赚钱来保证生活和疾病治疗,可万一爸妈倒下了,收入也没有了,谁来保证家庭经济正常运转?所以,父母的健康与安全,才是宝宝最大的保障。

    误区四:理财险优于保障险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保险时,想到花出去的一大笔钱在十几年里没有“回本儿”,会陷入犹豫。

    如果这时推销人员说,买一份理财险吧,不仅保孩子平安,还能有收益!能将孩子从出生、上学,到结婚、养老保障全覆盖。

    是不是很心动?可真相没那么简单。

    储蓄险、教育金这类打着“理财”口号的保险,主要特点是保费高、保额低,性价比实际很低。

    简单来说,真的等孩子病了、出事了,这个保险赔不了多少钱,而如果把它当理财产品,收益还不如银行的存款利息高。

    正确的选择:先保障,再理财。

    家长在买儿童保险时,只需要考虑保障型的产品即可,学平险、意外险、重大疾病责任险、医疗费用报销险等保障险,才是真的能保障的险种。

    在保障险覆盖完全的情况下,若是经济条件允许,再考虑理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误区  误区词条  四大  四大词条  保险  保险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