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爱眼日系列报道之五
走出误区 远离近视
配图/木星工作室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已成为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爱眼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做好近视防控,应学校、家庭、社会、卫生部门以及学生“五位一体”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而青少年自身首先要树立爱眼意识。
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为了不让孩子哭闹,有的家长特别是年轻家长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给孩子看视频、玩游戏,一些大人甚至在走路的时候也在低头看手机。电子产品在丰富业余生活、便利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安全及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其中一个危害就是影响视力,带来近视等问题。
据了解,我国近视患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的统计显示,近视患病率逐年升高;儿童年级越高,近视患病率也越高。其中,高度近视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高度近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如豹纹状眼黄斑部出血、黄斑劈裂、黄斑裂孔、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等,同时其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也大大增加。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现在的近视人数已经超过4.5亿,其中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30%,初中生约为60%,高中生约为80%,大学生约为90%,各年龄段人群的近视总体发病率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龙琴教授介绍说,这也是我们国家把青少年眼健康防护提到重要日程上来的原因之一。
正确预防 树立爱眼意识
“近视防控其实还是要提高学生保护眼睛、爱护眼睛的意识,这个是第一位的。”焦雅辉表示,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印发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弱视诊治指南》和《斜视诊治指南》,一方面指导医疗机构和眼科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用眼意识。
“我们倡导从学龄前,从幼儿园开始,每天做不低于一小时的有效户外活动。已近视的要注意科学用眼、参加户外活动、均衡营养膳食、坚持做高质量的眼保健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来缓解近视。”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说。
专家指出,单纯的轻中度近视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而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其中,导致近视的环境因素包括长期近距离用眼工作、较少的户外活动、不良的读写习惯、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和不均衡的营养等。父母近视的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大,因此近视的父母应该更注意让孩子避免容易发生近视的环境因素。
对于尚未近视的儿童,通过以下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或者减缓近视的发生:读书写字“三个一”,即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阅读物一尺;多做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坚持做眼保健操,要求注意力集中、穴位正确、手法轻缓、感觉酸胀;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不偏食、少甜食,多吃蔬菜、奶制品和鸡蛋等。
如果已经出现近视了,则要采取措施延缓近视的加深,除了上述预防措施以外,还可以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和戴角膜塑形镜,但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高度近视人群,除了防止近视加深,还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高度近视相关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
七大误区一定要避免
此外,专家提醒,一些家长对于近视的认识存在误区,需要注意避免,做到科学防护近视。
误区一:眼保健操无用
王宁利介绍说:“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对眼保健操作了科学的评估。研究认为,眼保健操确实可以缓解视疲劳,在正确做眼保健操的情况下,对近视防控确实有作用。”他指出,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一种方法,要鼓励孩子正确做眼保健操,但并不是说做了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得近视。
误区二:多吃补品预防近视
王宁利指出,希望通过增加各种营养来防治近视的想法是错误的。像蓝莓、叶黄素等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于老年人视力保护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只要三餐营养均衡,就没有必要刻意吃某类食品尤其是补品,吃太多补品反而容易诱发小儿肥胖症,所以并不推荐。
龙琴指出,做近视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摘眼镜,并不意味着做了手术之后就不是“近视眼”了。王宁利也指出,现在所有的近视手术,并不是一种治疗,而是一种矫正,其实是把眼镜“戴”到角膜上或者“放”到眼睛里。但近视眼还是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者,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眼底并发症。
误区四:家长对近视过于焦虑
龙琴介绍,一些家长在发现孩子近视后四处求医,恨不得把各种各样的治疗全都用上,这是不推荐的。对于孩子的近视,家长需科学合理地加以防控。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对于近视不良后果及做好防控的意识,鼓励他们更多地选择对自己眼睛有益的活动,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误区五:家长对于散瞳认识不足
龙琴说,一些家长认为孩子配完眼镜后,按需更换眼镜即可,不需要去做散瞳检查,甚至对散瞳有些恐惧。但事实上散瞳是没有伤害的,通过散瞳可以检查周边的眼底,尽早发现其他问题,尽早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王宁利介绍,父母亲双方都是近视,特别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小孩得近视的概率非常高。反之,有人认为,自己的父母都不近视,自己肯定不会得近视,所以不需要进行一些防控,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习惯,即使双亲不近视的人,得近视者也不少。
误区七:眼镜戴上了,度数只会越来越深
王宁利指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青少年一定要戴合适的眼镜,建议第一副眼镜一定要进行医学验光,在医院进行验配。他指出,合适的眼镜没有所谓的越戴近视越严重的问题。(记者 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