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五一”假日经济的热期盼与冷分析

国内出行平台的大数据预测,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出游人数有望达2亿人次,远远超过去年同期1.15亿人次水平。火车票秒光、经济舱一票难求、热门景区门票售罄、酒店民宿预订火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文旅服务业正迎来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后的全面回暖。多维度的理性分析显示,火爆的“五一”小长假出游,既为文旅服务业复苏提供了契机,也是对我国疫情立体防控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是我国文旅服务业在反思基础上重构发展模式的重要机会。

 

首先是“契机”。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出游热,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提振了居民出行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渐次复苏的内在规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病毒严重威胁,当时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经济活动以满足消费者的“生存性”需求为首要目标,生产活动和“享受性”服务暂时进入停滞状态,特别是餐饮住宿、旅游、休闲娱乐等人群密集度高的、非必须生活性服务业多数停业歇业。自2020年下半年疫情趋稳后,满足居民生存性需要的一、二产业相继复工复产,直到今年一季度国内制造业迎来内外贸双向恢复后,代表群众更高阶需求的文旅服务业补偿式消费终于出现。

 

其次是“检验”。自疫情暴发以来,党和国家果断决策,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和科技手段,逐步构筑起高效的立体防疫体系。在疫情暴发初期,由于不能准确判断新冠病毒传播的规律和危害,疫情防控主要采用医疗物资统一调配、街道管控、封闭社区等集中管控措施。此后,以健康码为代表的各类技术手段被有效运用于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精准防控有力支撑了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以疫苗大规模接种为标志,我国疫情防控逐步进入第三阶段,人员流动管控逐步撤出,健康码实现全国互通互认,与部分国家疫情反复、反弹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井然。然而,火爆的“五一”小长假出行也对我国疫情防控带来挑战,这种挑战不是来自对疫情防控管理方式和技术效率的挑战,而是对大规模、高密度的出游人员聚集,自觉佩戴口罩、自觉保持社交距离能否成为多数公民文明出游的行为规范的挑战,对我国疫情防控体系能否从“他律”进一步升级为全民“自律”的挑战。

 

最后是“反思”。从各大出行平台公布的数据看,“五一”小长假出行的热门线路仍然主要是北京、青岛、成都等传统旅游资源丰富的目的地,多数“特色小镇”“一站式休闲度假综合体”仍然经营惨淡。这不禁促使我们对两种旅游开发范式进行对比和反思。从经济理论角度看,旅游开发有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两种发展范式,前者是基于既有旅游资源禀赋进行开发的“范围经济”,即依托当地自然景观或历史遗留文化景观形成“独此一家”的旅游产品;后者则是通过大规模造城造景,人为后天堆砌出旅游资源,虽然资本大规模投入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这些地方旅游资源的比较劣势,但“无中生有”的旅游项目却很容易被“复制粘贴”,直至遍地开花。后疫情时代,无意中加快了市场对两种旅游开发模式的筛选与淘汰,不同的境遇提醒地方政府和投资方,想要在长假经济中分一杯羹,应从原来的“旅游+”模式回归到“+旅游”发展思路,即基于当地适宜开发的资源延伸发展旅游服务,真正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富有地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假日经济  假日经济词条  期盼  期盼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  
人文精神

 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确对待儒学问题,是属于民族文化的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断在开辟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  关于中西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前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展开)

人文精神

 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

 核心提示:振兴民间文化,关系中华文化根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我们应抓住规划纲要发布这一重要契机,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