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代中国的禁酒

  酒后失德,自然也是人们担忧的后果之一。中国历来有“酒能败德”之说,惯于“酒色”并举,视为对道德、政事特别严重的潜在危害。

  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大概都会对其中描绘的奢华生活场景留下深刻印象,而出生卑微的盖茨比之所以能在短期内积累起巨额财富,靠的是大肆贩卖私酒。在1920-1933年间,根据美国当时的禁酒法案,酿造、运输、贩卖超过0.5%以上酒精含量的饮料均属违法,最高可判罚一千美元并入狱半年。这一法令制定的出发点是因为认定“酒是犯罪的根源”,但实施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它并未达到消除犯罪温床的目的,倒是抬高了贩卖私酒的利润,催生了有组织犯罪集团,还严重打击了美国自身的葡萄酒行业,减少了联邦及州政府原本来自酒税的合法收入,并使社会上伪善盛行,最终不得不于1933年宣布废除。

  盖茨比是靠贩卖私酒发家的

  当时的禁酒令还规定,在自己家里喝酒不犯法,但与朋友聚饮或酒宴便触犯法律——两千年前中国西汉初期的一条法律与之不无相似,汉律规定严禁三人以上“无故群饮”,否则罚金四两;汉武帝时法律禁止卖酒给群饮者,只有国家规定的喜庆节日里群饮才是合法的。然而,在这表面上的相似之外,内在的原因则相当不同:中国古代的禁酒更多是由于酒所带来的社会危害的实用性考虑(酒会消耗粮食和财富),偶尔出于道德理由(酒能败德),但却极少是出于宗教上的原因。

  为了节约粮食而禁酒

  作为一种酒精饮料,酒必定曾给原始社会的人们带来巨大的愉快、迷醉、痴狂的感受,甚至可能进入某种宗教体验,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喝醉的人可能丧失理智,而酿酒也会消耗大量粮食,在食物匮乏的年代里无疑是奢侈浪费。正因此,所谓“酒池肉林”或痴迷于“醇酒妇人”,传统上一向是对昏君常用的道德指控。早在殷周革命之际,周公就在《尚书·酒诰》中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禁酒令,他反感商纣王时期那种“庶群自酒,腥闻在上”的颓废社会风气,有鉴于其亡国的教训,故规定民间无故不得“群饮”,违者则“尽执拘”,平时则只许在特定礼仪场合、在遵守饮酒之德的情况才可畅饮。

  这条法令的精神后来得到不断的重申,西汉初年的汉文帝时期便是如此,到武帝之后才逐渐松弛,除了政治和道德上的考虑,帝国初期的经济凋敝显然也是原因之一。这两方面的考虑时常互为表里,如东汉末年迭经战乱,民众乏食,曹操在北方实施禁酒,表面上的理由是说夏周因酒而亡,政事多败于酒;不料孔融却写了两封《与曹公禁酒书》来反驳,举出大量例子表明道德、谦让、儒学、情爱也都曾导致亡国,如果酒能导致亡国,那不如把这些也都一并禁止算了,“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他由此拆穿了曹操禁酒的真正意图只是实用性的:节约粮食。

  实际上,魏蜀吴三国都曾实施过禁酒令。其中国势最弱的蜀国甚至曾因天旱而禁酒,其法令之严苛,竟规定家中藏有酿具与酿酒同罪(见《三国志?蜀书?简雍传》),那无疑是因为旱灾时粮食歉收。在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由于灾荒频繁,酒禁之令可谓史不绝书,并且大多载明是因为“岁饥”、“年谷不登”或“谷贵”的缘故。《中国饮食史》第三卷因此评论:“酒禁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济原因。因为酿酒需要消耗大批粮食,而战乱鹅自然灾害会使粮食大幅歉收,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若还要用大批粮食酿酒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天灾人祸又特别频繁,酒禁是很自然的措施。”在唐德宗时,由于人们连饭也吃不饱,极少人酿酒,以至于后来长安稍定,有人在街头喝醉,竟被围观者视为“祥瑞”(见宋人曾慥《类说》卷二《邺侯家传》)。有酒有肉,在民间差不多是丰年自足生活的象征,那些水浒英雄们的理想也无非只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已。

  酒后失德是大忌

  也并不是灾年为节省粮食才禁酒,有时明明是丰年,但因为民众在酒后争讼或议政,也会遭到禁止。《魏书·刑罚志》记载:“太安四年(458)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主政。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非但如此,这一禁令还前所未有地严酷,竟规定“酿、沽、饮,皆斩之。”实际上,西汉初年的禁酒令的出发点之一恐怕也是避免酒后闹事,明胡侍《真珠船?酒禁》就说,萧何造律时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不但恐靡米谷,且备酒祸也。”这一法令的精神甚至影响远及日本,源平之战后,源赖朝胜利进入京都并颁布新制十七条,之后又改为三十六条,其中包括禁止近邻街坊欢聚饮酒;1336年,室町幕府颁布《建武式目》十七条规约,重申勿奢侈、行俭约,其中一条也是“禁止武士聚众滥饮”。

  酒后失德,自然也是人们担忧的后果之一。中国历来有“酒能败德”之说,惯于“酒色”并举,视为对道德、政事特别严重的潜在危害。宋人陈亮便曾说“色能荒人之心,酒能败人之德”,清人金缨更认定“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至于其对个人身体的伤害,传闻先秦名医扁鹊就曾说过“过饮: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见《本草纲目·酒》),然而这里的前提是“过量饮酒”,而非“饮酒”本身。

  更何况,上述这些都属于道德或养生上的训诫,而非必须遵守的宗教戒律,也就是说,中国人并不将酒视为“罪恶”或“邪恶”,哪怕沾上一点都不行,饮酒本身也并不被视为“罪行”,尤其如果不过量的话。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教不甚在意戒酒,对吃素还更在意一些,惟有佛教反对饮酒,《四分律》中说:“饮酒有十过:一者颜色恶;二者少力;三者眼视不明;四者现瞋恚相;五者坏田业资生法;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斗讼;八者无名称,恶名流布;九者智慧减少;十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四分律》据传是五世纪初姚秦时译自印度上座部佛教法藏部的戒律,但从这十过来看,所说的也主要都是饮酒对个人的危害或不利,只有最后一条才从宗教上认定这是恶业——佛教所说的“三恶道”即地狱道、恶鬼道、畜生道。也是因为考虑到宗教戒律,以大护法自居的梁武帝曾下诏《断酒肉文》,强制在寺院禁断了酒肉。

  然而汉传佛教尽管从此吃素(南传和藏传佛教均不禁肉食),但对酒的禁止却没有贯彻到如此严格。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酒肉和尚”,有时不仅不被视为不守戒律的恶僧,反倒还广受人们欢迎,乃至受到极高的肯定——例如《水浒传》中鲁智深酒醉后大闹五台山,职事僧人们抱怨他不守清规,但长老却说“虽是如今眼下有些啰唣,后来却成得正果”;至于贪好饮酒的济公,更是经常被人称为“活佛”。

  为何禁而不止

  在中国这样一个追求现世福祉的社会中,无论出于道德、政治还是宗教上的理由,即便是再严厉的酒禁也不可能持久,因为民众始终不可压制地有饮酒的需求,在乱世里,饮酒还尤其能安抚人心,所谓“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方时艰难,人各怯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见《石林诗话》),这也解释了为何在魏晋这样的乱世中,会出现那么多人赞颂酒的好处,而那些对现世苦闷的隐士们则更是如此,无论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都曾被后世视为酒神,以至于鲁迅专门写了一篇《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

  此外,国家也需要从酒税中获取收入。据《北齐书·后主本纪》记载:武平六年(575)闰八月辛巳,“以军国资用不足,税关市、舟车、山泽、盐铁、店肆,轻重各有差,开酒禁。”这在唐代得到了延续,从酒类的制造、销售中获取酒税成为国家的正当收入,只是朝廷的政策随着时势不断变化:时而禁酒,时而榷酒;时而垄断官营,时而开禁征税。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之后的广德二年(764),全国疮痍满目,急需资金,朝廷下令定天下酤户,顾炎武后来就此评说:“自此,名禁而实许之酤,意在榷钱,而不在酒矣。”(《日知录》卷二八酒禁条)也就是说,名义上禁酒,其实又特许经营,目的是在从中抽税,而不是酒本身了。这些商税收入对于支撑中晚唐的朝廷财政十分重要,据《新唐书·食货志》,太和八年(834)天下榷酒156万余緡,相当于15.6亿文铜钱,如果按“斗钱百五十”的酒税推算,那当时纳入抽税范围的酒产量在一千万斗以上,约合今六万吨。在宋代之后,这种“寓禁于征”的做法几乎成了通行的做法,乃至实行国家专卖政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古代中国的禁酒  禁酒  禁酒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古代  古代词条  古代中国的禁酒词条  
人文精神

 中华文明的世界贡献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类文明史表明,任何...(展开)

人文精神

 红色记忆的当下叙述

 “不忘初心”的红色叙事在当下社会语境和总体的历史情境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历史意义。  坚持不忘初心的创作态度和思想立场  金寨县是革命老区,为了革命的成功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