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慎之:往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李慎之先生强调否定和批判专制主义,因为它与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密切相关,有相当的抗打击能力和超强的稳定性

  七八年前,一天,李慎之先生给我打电话,直截了当地问:“你说,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许问得太突然,我一时回答不上来。接着李先生又问:“你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当他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放在一起说时,我恍然大悟:“文化传统应该是我们文明史中更本质、更坚牢一些的传统罢?大约也就是常说的‘道统’,或鲁迅常常讽刺的‘国粹’?而传统文化则指数千年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文化遗存。”李先生说:“我最近写了篇文章,《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我就‘文化传统’问题,问了很多人,言人人殊。我觉得光是儒家道统还不够,真正能构成历数千年而不变、并被历代统治者所死命坚持的、传统中最稳定的,只能是皇权专制主义,这是制度,也是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光是儒家的道统是不够的,法家的极端专制主张与儒家互为表里,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甚至老庄、佛禅等都是这种专制的支持力量。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不可能很好地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后来我读了《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文中概述中国专制主义的历史、理论、特点和支持力量。在“前瞻”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时,作者并没有忽略承继本土资源的必要,然而,文中强调:

  必须分清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如果是前者,可继承发扬的当然是极多的;如果是指后者,那么,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能继承作为顽固的意识形态的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只能否定,谈不上继承,必须代之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只要拔除了专制主义这个毒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不受意识形态污染的部分,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可以而且应该继承发扬,即使是儒家与法家的学说,也都有应该继承的因素。比如儒家的“民本主义”固然不等于民主主义,但是他不难于转化出民主主义来。古人的许多嘉言懿行都应当成为中国未来的民主主义的源头。

  可见李先生把“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做了很好的分割,而且指出了两者的关系。

  可是这些并没有引起思想界的关注,近些年来保守之风蔓延,一些人打出保守派的旗号,他们不辨良莠,不加区分,对凡是与传统有关的事物,动辄奉上一顶“国粹”的高帽,做一些远离实际的吹捧。这种做法刺激了行内人和媒体的热情,相互炒作,几乎达到无物不“粹”的程度。先是说中国“四大国粹”:武功、中医、京剧、书法。此例一开,各门类紧紧跟上,昆曲、越剧等地方戏、曲艺,自然也属“国粹”之列。此外,儒学、老庄、诸子百家、国画、楹联,更是当仁不让。甚至围棋、象棋、麻将(“国粹网”就是以麻将为首页装饰,倡导“国粹麻将”)……真有些令人五色神迷,目不暇接。谁要是对“国粹”稍有异议,往往会激起倡导者的愤怒,直欲“投畀豺虎”不可。这里说的“国粹”实际上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各个门类,然而这样笼统地高扬“国粹”,并把它涂以道德油彩,给人以为文化传统招魂的感觉。

  自五四以来,“国粹”在新文化界是个负面词汇。鲁迅先生曾说汉唐具有无所畏惧的气魄,因为那正是国家民族的强盛之时,对外来的东西,往往是来者不拒,照单收纳。而宋代衰弊陵夷之后,“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看镜有感》)。对于“国粹”,鲁迅说,一个事物“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那些理想学理法理,既是洋货,自然完全不在话下了”(《随感录三十九》)。当然我们不能说鲁迅的话“句句是真理”,但他的这些话是有道理的,因为鲁迅把中国历史视为一部“吃人”史,把古代社会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国粹”指的是传统演进中的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国”之“粹”,就是前面说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专制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专制主义的特点就是蔑视人的,不把人当作人,不承认个人价值。中国的皇权专制主义在等级压迫、君臣名分等根本问题上又很少有弹性,一遇严重的天灾人祸,必然导致社会的震荡和动乱。自秦始皇“统一”以来,基本上是50年一小乱,200年一大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一治一乱”,给平民百姓造成了极大苦难,老百姓的“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就是对这种苦难的概括。旧朝代在战乱中垮掉了,新朝代诞生了。新朝代的出现和稳定往往是靠大量的消减人口实现的,改朝换代之际,人口的丧失比例极大,多的时候达到90%以上(如东汉末对晋朝一统),一般也要损失30%—40%。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都是以民众的生命和苦难为代价的。专制主义不仅不能将中国引上现代社会,而且是制造社会动乱的本源。

  李慎之先生强调否定(所谓否定就是实现制度变革)和批判(所谓批判就是进行启蒙教育)专制主义,因为它与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密切相关,有相当的抗打击能力和超强的稳定性。专制主义对民众实施的政治剥夺,束缚了民众头脑和手脚,并成为传统社会的最高价值,传统文化也深受其影响。不否定和批判这个传统,传统文化也不能充分展示其光彩。在我与李先生的交谈中,他曾说,西方只有否定中世纪基督教的黑暗统治和野蛮的宗教裁判制度,基督教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如“爱”、“忏悔”)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我们有长达三千年以上农业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中国的农业文明是发展最细密、最完美的一个。以此为土壤的传统文化自然根深枝茂,华灼实蕡,当此文明转型之际,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正在日益消失,引起各方面有识之士的关注,本属自然。然而保存和张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划清与文化传统的界限,不要弄成不该丢的丢掉了,该丢掉的却依然故我。揆诸近百年来文化的演变,特别是十年“文革”中,该保存的被砸烂了,而最丑恶的、最该破除的传统却以“革命”之名,被保留并发扬了。真是“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词条  往事  往事词条  传统  传统词条  文化  文化词条  
人文精神

 宋画到底好在哪里?

 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画在哪里?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散布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