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历史上的几则《劝学篇》

  提起《劝学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荀子。没错,古今广为流传的当然要数荀子的《劝学篇》了。

  荀子,乃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劝学》是他为学生撰写的一篇讲义。在文章中,荀子以生动形象的譬喻,循循善诱地阐述了知识的重要与学习的方法。他认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终乎为圣人。”要达到此境界,就必须循序渐进,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

  其实,除了荀子的《劝学篇》外,历史上还有两则不少人都知道的“劝学篇”,这就是颜之推的《勉学篇》和张之洞的《劝学篇》。

  颜之推,南北朝时北齐人,曾任黄门侍郎。他认为:“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唯“有学术者触地而安”。在这种知识便是财富的思想支配下,他撰写《勉学篇》作为家训传于子孙。由于“勉”与“劝”在古汉语中同义,故亦被人称为《劝学篇》。

  文中说:“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颜之推还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把书读好,是最靠得住的。”他“知读晓书”“触地而安”的观念,不失为今人读书治学的明鉴。

  以一句“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的箴言而享名的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曾写过一本小册子,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为体”,在当时意指传承先贤“纲常伦理”,而“西学为用”,则是要以西方进步思想为我所用。张之洞还主张“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夫学堂未设,养之无素,而求之于仓卒,犹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为此,他还罗列出一长串青少年必读书目。

  张之洞作为开明的“洋务派”,并不像早期洋务派那样因循守旧,相反他却规劝国人:要强国富民,就必须大胆地借鉴外国的文化与教育,因为任何民族的健康发展,都应该“以己为体,以人为用”。

  除了上述三则“劝学篇”外,历史上还有两则“劝学篇”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尸佼,战国时人,他所著的《尸子》中也有《劝学》篇。《尸子》一书虽已佚,但唐代魏征等人编撰的《群书治要》第36卷中还辑录有尸佼文章13篇,而《劝学》篇即列在其首。尸佼告诉人们:材料是好材料,工匠是好工匠,而做出的剑倘不磨砺,其锋刃还是不利。以磨砺譬学,学习的重要性自见。而更可贵的是,尸佼将学习与自身的德行联系起来,并指出德行更为重要的是“无爵而贵,不禄而尊”。同时,他对当时有些人那种“贵爵列而贱德行”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另外,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王符,在其著名的《潜夫论》中,首列了一篇《赞学》。这“赞学”,也是“劝学”“勖勉”的意思。王符说:“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当然,王符等人所强调的学,主要是学书本、学“经典”。因为当时他们还不可能强调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

  当下,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在求知识、攻术业、修德行的具体实践中,重温一下历史上的这些“劝学篇”,想必大有裨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历史上的几则《劝学篇》  劝学篇  劝学篇词条  历史  历史词条  
人文精神

 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高度重视,提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