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成一件事,了解信息,分析归纳,都是读书才能有的本事。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学会做事。
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已经变成格言,广为传诵。记得小时候上学,只要学校要我们出去劳动,语文老师就会端出这句诗,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有时我心里也会嘀咕,我们学的数理化,好像跟锄草与割麦没什么关系。锄草锄得再好,该不明白X+Y,还是不明白。
当然,陆游的话并没有错。就具体的一件事而言,书本上介绍的再详细,如果你不亲手做一做,的确很难“绝知”,比较深的了解。但是,如果将之放大为古已有之的命题——知与行的关系,则未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王阳明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则反之,知难行易。如果知为认识,行为实践,两种说法,从不同角度看,其实都有道理。真正靠谱的命题,应该是知难,行亦不易。
然而,陆游不是朱熹,更不是王阳明,作诗,谈的只是一种具体的求知的感觉。古往今来,就人们的求知而言,知识,基本上还是得从纸上得来。如果不会读书,就只能靠人们的口传心授。只有工匠,才会从学徒开始,对吃饭的那点本事反复练习,练到熟得不能再熟,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
显然,人类的生活,不都是工匠式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纸上,当然,现在还有网上,无论纸上网上,终归是阅读。我们从书上得知了非洲人的生活状况,并非一定要去非洲生活一下。知道了澳洲的考拉和鸭嘴兽是怎么生存的,也不一定要去亲临其境观察它们。了解了华尔街的股市运作,也不一定非要去那里做一个操盘手。更何况,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好些的深奥的学问,根本没法亲身实践。读康德黑格尔的著作,没办法按照当年康德黑格尔的思考路径重来一遍。读尼采的哲学,也未必要遵循他当年的生活体验一回。至于美学、逻辑学、神学都是如此。不是说只有先做画家,才能探索美学的奥秘,也不必先进法院,做一回法官或者律师,才能学习逻辑。更不是非做了神父,才能探讨神学。中国近代佛学的复兴,几乎都是不入佛门的学者的大手笔。从这个意义上讲,恰是从纸上得来的,才是真正深奥的。不精研书本,就不会有深邃的思索。
所以,学习的奥秘,在于学会读书。第一,我们要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再深奥的书,也能读懂。第二,我们要通过读书,学会查阅资料,无论碰到多么陌生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迅速知晓了解。退一步说,即使是躬行本身,也要通过读书来进行。要做成一件事,了解信息,分析归纳,都是读书才能有的本事。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学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