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1651—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累官至礼部尚书。清代以文臣入祀孔庙者仅三人,张伯行便是其中之一。他持身惟正,深得民心,被康熙帝誉为“天下清官第一”,其精神和事迹对今天干部的修身为政很有借鉴意义。
与民同心,清正廉洁。张伯行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于治学为官有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治民以养民为先,教化为本”是张伯行一直躬亲实践的为政理念。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伯行授任山东济宁道,恰逢灾荒暴发,人民深受其苦食不果腹。张伯行毫不犹豫地“运家粟以赈,并载钱及棉衣数舟,分给冻馁者”。而后根据朝廷分道赈灾的指示,在汶上、阳谷两县共拿出两万余石粮谷救济灾民。事后,时任山东布政使弹劾其擅开仓谷,张伯行反驳说:“我奉旨赈灾,不能说是独断专行。皇上如此重视民间疾苦,应该以仓谷为重呢?还是以人命为重?”他的据理力争使得弹劾者无言以对,只能放弃对他的无端指责。
一芥不取,是张伯行廉洁自律的直观表现。他说:“直者一事不敢询人,廉者一介不敢自污”。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伯行升任江苏按察使。照惯例,应向总督、巡抚共馈送“约四千金”的见面礼。张伯行断然摒弃这种陋习,义正词严地说:“我做官,从来不取老百姓一分钱,怎能置办这么厚重的礼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帝南巡至苏州时对大臣说“朕至江南访问,张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于是,提拔张伯行任福建巡抚,并说:“今朕自保举之。将来居官好,天下以朕为明君。若贪赃坏法,天下笑朕不识人。”张伯行到任福建后,以自己的廉洁之举,彰显了康熙帝的慧眼识人。他见衙署“铺设甚盛,金银器皿,锦绣帷幕,炫耀于目”,询问缘由,衙吏回答说:“行户协备,往例如此。”张伯行对此严厉斥责:我从来没有如此铺张,绝不可以这么过分。况且行户就是老百姓,怎么可以拖累他们?于是,让百姓把各自器物领回。不仅在福建,后来移江苏巡抚后,张伯行一样克勤克俭,持身惟正。以致后来解任时,百姓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
整风肃纪,刚正不阿。张伯行敢于向陈规陋习开刀,努力开创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张伯行调任江苏巡抚。上任伊始,便发布《禁止馈献谕江苏等七府一州示》:“照得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存心爱物,吏治之本原。迩来习俗移人,廉隅日顽,括民财以肥己,疾苦罔闻;敲民髓以媚工,迎逢绝巧。其驭下惟货贿是视,奉上以献款为能,就令盈万盈千,止图此身温饱。谁知一珠一黍尽属民间膏脂,亦思宽一分受一分之赐,期于自尽吾心,若思爱一文即受一分之污,何以无惭矜形。”此檄于情于理地表露了张伯行杜绝贪污行贿决心,被誉为整风肃贪的“金绳铁矩”。由于张伯行立法严明,执法公正,收到了“官吏莫敢冒法贪滥”的效果,营造了官民和谐的良好氛围。
敢于向权贵开刀。康熙五十年(1711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江南科考舞弊案。副主考赵晋和总督噶礼等,上下勾结,收受贿赂,使几个平常胸无点墨的人高中举人。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愤,数千江南士子抬着财神进入文庙示威抗议,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案发后康熙帝命尚书张鹏翮、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及安徽巡抚马逸姿等会审此案。由于案情涉及权势滔天的噶礼,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会审迟迟未有结果。张伯行忍无可忍,在明知“言出祸随”的情况下,大胆揭露噶礼“擅作威福,卖朝廷之官,卖朝廷之法,复卖朝廷之举人”的贪赃枉法行径;并发出“振千古之纲常,培一时之士气,除两江之民害,快四海之人心”的呼声。其后,噶礼倒打一耙,上疏捏造张伯行七大罪状。督抚互参后,局面愈加复杂,康熙帝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玉严审此案,依然迟迟未有公议。幸赖康熙帝明察秋毫,发话说:张伯行居官清正,天下妇孺无不尽知;朕以张伯行为天下清官第一,断不可参。于是下旨将噶礼革职,张伯行复任江苏巡抚。
张伯行一心为公,为民众之事鞠躬尽瘁,惩贪腐之徒铁面无私。直到临终前,他还在《遗疏》中建议朝廷:“崇正学,励直臣,厚糈以养廉吏,明法以惩贪墨”,其为国为民之心,青史难寻。■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