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优质产品受到奖励,才能激发更多的优质。长期以来,这种奖励主要来自于市场销量和利润增长。上世纪50年代,日本创造了另一种激励——质量奖。相关企业可以把质量奖的标志印在名片、广告上,从而向消费者表明产品的优质和企业的诚信。
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设立了全球第一个国家质量奖——戴明奖,并专门成立戴明奖委员会。这一奖项向全球开放,所有的优秀企业和质量工作者均可申请。迄今为止,戴明奖依然是日本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年11月都会举办颁奖大会。
紧随日本之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设立质量奖。1974年,挪威质量奖设立;1975年,韩国质量管理奖创立;1977年,加拿大魁北克建立质量奖;1982年、1984年,爱尔兰国家质量奖和加拿大卓越奖分别设立。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席卷美国。美国NBC电视台专门拍摄纪录片,介绍戴明质量奖及其引领的经济奇迹。许多美国政府和企业界人士不由得发问:能不能也设立一个类似戴明质量奖那样的国家质量奖?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随即召集几十位经济专家、管理学家和企业家进行一系列听证会。有识之士坦言,不良质量已使全美损失了20%的销售收入。设立“美国国家质量奖”将会帮助和刺激美国公司改进质量和效率,进而获得利润和竞争优势。
1987年8月20日,美国正式创立波多里奇质量奖。这一奖项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负责评选,由总统或商务部长负责颁奖。2014年的颁奖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在通往伟大的美国之路上,活跃着努力变革和追求完美的人民,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得者就是这种精神的典范。它显示了质量、创新和追求卓越对于增强民族竞争力、创造美国的灿烂未来是多么的重要!”
1987年到1991年,全世界又至少有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质量奖,包括澳大利亚卓越经营奖、芬兰质量奖、比利时质量奖、墨西哥国家质量奖、拉吉夫甘地国家质量奖、巴西国家质量奖、北爱尔兰质量奖、秘鲁国家质量奖。
1992年,欧盟尚未正式成立,但欧洲人决定在质量领域率先进行合作,成立欧洲质量奖。今天,欧洲质量奖和日本戴明质量奖、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质量奖。
当前,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已成为国际通行做法,成为卓越管理和绩效模式的创造者以及经济奇迹的助推器。2001年,中国正式设立全国质量奖;2014年,改设为中国质量奖。
荣誉背后是更多的责任。获得质量奖,只是意味着获奖的那一刻企业所具有质量水平。1991年、1997年,旭电公司两度获得波多里奇质量奖,成为全美制造业中的首个两次波多里奇质量奖获得者。但是,由于逐渐放松质量管理,企业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2007年,旭电公司被伟创力并购。
在中国,日前曝光的“蜂蜜门”事件,让同仁堂300多年的质量坚守和信誉瞬间碎成一地。同仁堂2016年获得的中国质量奖也被宣布撤销,令人扼腕痛心。
可见,追求卓越不是短距离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任何无意识的懈怠和有意识的违规,都将因为曾经的荣誉而更加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