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四十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抉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40年来,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时代的先声、实践的先导,理论始终引领着思想解放和时代变革。改革开放正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呼唤下,不断向纵深发展。
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贯穿着根本性的价值主线。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始终指引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向前迈进。从“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论”,到顶层设计与试点推广的上下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用实际成效一次次回应了时代叩问,完成了历史课题,消融了社会杂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彰显着丰富的哲学和历史智慧。“社会矛盾学说”“普遍联系观点”和“人民群众观”等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起到重要的理论引领、思想解放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世界观的现实运用。改革开放的理论逻辑,是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创新的内在统一,为中国改革开放得以行稳致远提供理论支撑和哲学滋养。
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一步步向前迈进。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央到地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价格双轨制”“分税制改革”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运用,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改革开放的渐进式发展逻辑,有力保证了改革的稳定性、持续性、实效性。中国的改革不同于苏东剧变式的激进式改革,而是从经济领域着手,以实践效果为检验标准,在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之间构筑起互动关系,不搞争论、大胆尝试,深刻认识与妥善避免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带来的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在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以体制外增量改革为突破,促进体制内的存量改革,避免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剧烈冲突;在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找寻到平衡基点,从经济基础的要求出发,逐步实现上层建筑改革的目标和步骤,避免了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无序与不协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认识的论述,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相得益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对改革开放理论的重大创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将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呼声。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将更加突出,亦更为紧迫地提出了思想解放的现实任务。一个有着自我革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能够担负起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重任。在回首荣耀与辉煌之时,我们应该不断思索:中国改革开放如何走得更加长远。怎样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的崭新时代课题。我们要始终秉持自强不息、自我革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实践步入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