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重回教室,无缝衔接重在转换

  随着国内疫情的转好,各地教育部门开始着手布置和实施中小学开学工作。在学生长期居家学习之后,一些中小学教育者对是否能够很快做好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衔接和转换工作表示担忧和疑虑。要真正消除这种担忧和疑虑,就必须从教育形势的变化上去考量。

  开学前后中小学教育形势的转换实质

  不少人常常以这些现象为由,对开学前的教育持消极态度:学生网上学习不知所措、教师线上教学“翻车”、家长被裹挟其中、学校仓皇应对……可以说,这是对开学教育形势不明所以的反映。从背景、媒介、场景和活动等方面理解开学前后的教育局势及其转变趋势,是避免误解和切实做好开学工作的首要环节。

  从背景来看,开学前的教育阶段发生在疫情危急的社会大局势中,开学后的教育阶段对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会局势。疫情期间,社会的主要挑战是防疫,此时的教育要形成对社会防控疫情的有力支撑,避免成为拖累。开学后,疫情虽没有那么危急,但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社会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此时的教育工作既要服务于社会疫情常态防控,又要实现自身发展。

  从媒介来看,开学前的教育阶段主要由联结学校等机构的信息技术媒介和家庭内部的面对面交流来支撑,开学后的教育以学校中的面对面交流为主导并配合使用信息技术。疫情时期,教育工作要避免人与人的接触,尽量多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沟通和学习。与此同时,家庭在疫情状态下依然能够通过面对面沟通来进行教育开学后,教育的主要媒介变成了师生和生生的面对面交流。同时,常态化防控疫情也需要学校积极配合使用信息技术作为媒介。

  从情境来看,开学前的教育阶段主要发生于以学校为主的虚拟空间与以家庭为主的现实空间的组合中,开学后的教育主要发生在以学校为主的现实空间与由多种教育机构建构的虚拟空间的组合中。在开学前的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化教育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虚拟教育空间,这个虚拟教育空间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校外培训机构和广泛的社会机构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此外,此时发生的教育也处于以家庭为主的现实空间中,并可以有所拓展。在开学后,学校将会成为教育情境的主体,家庭总体回归到配合的地位,由学校和校外机构建构的虚拟空间则成为可融合的虚拟空间。

  从活动来看,开学前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临时主导和学校有力介入下的不确定监督性混合学习活动,开学后的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主导和家庭介入下的较强监督性混合学习活动。开学前,家庭成了学生教育的临时主导,此时的学校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介入其中,教育活动主要是一种不确定水平监督下的混合教育活动。相对来说,开学后到校的学生受到的监督自然变强了,线上学习的比重虽有下降但依然需要。

  中小学开学后的教育转换方略

  结合开学前后两个阶段的教育局势内涵及其转换实质,中小学做好教育转换和衔接工作需要特别做出针对性的总结、部署和收拢三项工作。具体来说,中小学特别需要采取三个措施做好转换和衔接。

  对开学前的教育阶段进行全面总结,特别要对学生的全面成长状况和学校教育维度上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不少教师非常担心对开学前的教育阶段进行考试检验,并进一步对开学后是否能够补上可能的缺失表示担忧或焦虑。事实上,只使用传统考试手段来评定开学教育效果有非常大的不合理之处:考试是学校化的评价手段,而开学前的教育并不只是传统的学校化教育。学校虽然有力地介入开学前的教育,但是家庭教育、社会机构教育和学生自主发展构成了这个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学前的教育虽从学校教育维度来看并不高效,但更可能让学生学到广博的学识、获得生命的提升以及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开学后,中小学校一方面需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素养的格局来评定开学前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社会情感与责任、广泛见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使用考试对学生在学校教育维度上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结果进行开学后的针对性教育设计。

  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对学校教育工作做出精心部署。由于处于疫情常规化防控阶段,开学后的教育并不能完全恢复到之前的无疫情教育局势,而且也需要尊重师生因为经历疫情而实现的成长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中小学校需要根据常态化防控要求、教育资源充分情况、教师线上和线下教育能力、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状况做出具体工作安排,特别要考虑: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能得到的核心教育资源状况如何(线上和线下)、教师教育能力如何(线上和线下)、在校学生的线上和线下学习能力如何、学校教育工作哪些适合尽量在线上完成和哪些必须面对面完成等。

  设置过渡期对师生工作学习状态进行收整。疫情期间的漫长居家工作和学习让很多师生已经适应了相对松散的状态和节奏,学校的精密化环境会让不少师生在开学后一时难以适应。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也是一个需要转变的状态。要做好这个方面的转换,学校不能期待一步到位,而是要以尊重现状的姿态,筹划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促成积极的转变。中小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设置一个过渡期,多则三四周以上,少则一两周。在过渡期中,学校让师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建立工作学习新常规上,促进师生把自己的节奏、心态和行动调整到与学校匹配的精密化程度。实际上,设置过渡期就是要让学校的机构环境有时间发挥收整师生工作学习状态的功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重回教室,无缝衔接重在转换  重在  重在词条  衔接  衔接词条  重回  重回词条  无缝  无缝词条  教室  教室词条  
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传承这道考题如何解?

 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如一颗颗珍珠洒落在广阔大地上,如何让这些珍贵的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这是一道必答的考题。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走进闽西山区县连城,深入非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