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静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核心提示:静,不是让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让人逃避现实、放弃追求,更不是让人没有一丝该有的血性。静是一种观察,一种积蓄,一种沉潜,让人拨开世俗的迷雾,找到事物的规律,洞悉背后的玄机,从而不为表象所惑。

  海的咆哮,雷的轰鸣,风的呼啸,无不显示着强者的伟力。然而,如果留心观察,静也充满了力量。大山无言,方显雄伟;细水宁静,滋养万物。静是一种沉淀,涤除污浊,复归于清;静是一种笃定,瞄准目标,执着前行;静是一种积蓄,汇聚力量,不可阻挡。

  “水静则清,人静则明”。古之名士,多爱抚琴;古之雅人,多喜品茗,其意大抵在追求内心之宁静。人在世间行走,多向往红尘的热闹,不觉间,原本澄净的心灵蒙上了“灰尘”,开始变得患得患失、欲求不满、怨天尤人。思想被权力诱惑,情感被财色尘封,眼睛被名利迷住,内心被污浊腐蚀,以至于“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现代人往往注重怎样与别人相处,而忽略如何与自己交流;往往都在匆忙地赶路,却很少关注旅途的风景。心为物役,疲惫不堪。此时,不妨静下心来,让内心归于平静,有如寒潭映月,去照见最真实的自己,从而扫除心灵的“雾霾”,清理内心的“垃圾”,重新认识自己。姜太公明白内心所想,静心垂钓,终遇文王,成就事业;颜回怀“仁义之志”,虽“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终列“七十二贤之首”;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挂冠而去,终达“悠然见南山”之境。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古人举大事之前往往有一个仪式:沐浴更衣,焚香独守,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超然的空间,以摆脱世俗之扰,求得一种沉潜,获得一种力量。当下社会,不少人受到的诱惑太多,而缺乏一种抵制的定力,容易走入歧路,待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又每每悔之晚矣。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果不懂得取舍,想要的太多,心里装得太多,注定会成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反观这几年应声倒下的“老虎”“苍蝇”,从政之初谁没有一番志向?谁不想有所作为?只不过其“志向”和“作为”渐渐在声色犬马中换了方向、变了“味道”罢了,季建业的“悔过书”说:“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私念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奔向深渊”。因此,当面对诱惑的时候,静一静,谨记“天上掉馅饼之日,就是地上掉陷阱之时”,莫忘初心,瞄准志向,行稳致远。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静,不是让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让人逃避现实、放弃追求,更不是让人没有一丝该有的血性。静是一种观察,一种积蓄,一种沉潜,让人拨开世俗的迷雾,找到事物的规律,洞悉背后的玄机,从而不为表象所惑。这,难道不正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么?茫茫人海,悠悠古今,多少人的抱负在灯红酒绿中沉沦,多少人的才智在喧嚣纷扰中消隐,多少人的性情在功名利禄中迷失。保持“静”,就是让我们保持理性、充满力量,足以去明白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初心,做一汪“浅浅水”,让它“常常流,来无尽,去无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静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积聚  积聚词条  力量  力量词条  
人文精神

 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展开)

人文精神

 治学需有逻辑思辨力

 中国有句俗话,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下锅,这的确不是巧妇的过错。可是如果各类食材一应俱全,却不知如何烹饪呢?恐怕她就要难辞其咎了。其实,在学术研究中,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