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就读清华期间,也就是1933年8月,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送给发小靳以,希望在《文学季刋》上发表。靳以与曹禺是南开中学同学,两人是交换过兰谱的结拜兄弟。靳以毕业于复旦大学商科,是小有名气的文学青年,北京的立达书局延揽他创办《文学季刋》,靳以自感人微言轻,找到当时在文学文艺界有一定影响的郑振铎当第一主编,但具体的编务工作仍是靳以负责。
靳以首先把《雷雨》拿给郑振铎看。郑振铎对中国戏曲有研究,认为《雷雨》写得有点乱,受挪威易卜生戏曲结构的影响,偏洋化。李健吾是该刊的编委,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靳以请他看看《雷雨》,李健吾受法国莫里哀古典戏曲的影响,认为《雷雨》过多地顾及易卜生近代戏剧结构,洋得不古典。
后来,《文学季刋》的编委巴金从上海来北京看望沈从文,住在杂志社,与勒以谈及要发现新人新作,不一定老是找名家大师要作品。勒以说,周末经常来这里坐坐的万家宝(曹禺的本名),是个年轻的大学生,有一个作品放在这,请您看看。巴金一口气读完,认为是好作品,向郑振铎推荐,全文发表于《文学季刋》1934年7月这一期上。靳以还跟巴金说,编委有时意见不一致,本来很好的作品也发不出来,巴金支持靳以解散了编委会。1935年4月,由郑振铎领头,中国在日本留学生的组织中华话剧同好会首排《雷雨》,并对外公演三天,在日本受到好评,1936年,郑振铎又会同日本好友将《雷雨》译成日文。同年8月天津市立师范学校排演《雷雨》,引起强烈反响。
对于《雷雨》的曲折发表过程,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说靳以有意把稿子压了很长时间不发等,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
从《雷雨》的发表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一是新作新人被发现被重视,需要关键人识别和举荐,如果《雷雨》没有巴金的赏识,有可能被埋没;二是发小或朋友既要真诚又要有原则,靳以既没有自作主张,以权谋友,直接就在创刊号上把《雷雨》登出来,又没有因为两次推荐失败后,就把稿子退给曹禺;三是编辑要有担当,审稿机制要有利于出好稿。杂志的质量靠好稿,靳以和巴金商量,为了推新人新作,把编委会解散了,这是一种担当。现在有些杂志,采取匿名评审的方式,确实特别差的稿子是拦住了,但特别好的稿子也很难发出来。为什么这样做,好处是编辑可以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