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播扬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基本使命

  核心提示:每当新员工入职,人资部门都要组织“新兵训练营”,将“利他”思维作为入门课,指定专人讲解,并通过案例解析深打烙印,夯实“在利他中完成利己”的思想基础。用他们的话说,叫作“让利他思维与员工一起成长”。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企业文化是上层建筑的范畴。作为人类一项有意识的活动,企业文化的使命是什么?由于理念和站位不同,人们有多种解读。一种认为,它解决的是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即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另一种认为,它要解决的是企业精神支撑、行为支撑和企业形象问题;还有一种认为,它要解决的是企业的社会价值问题,等等。我个人认为,不管如何解读,企业文化的使命,从根本上说只有一条,这就是播、扬企业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播,主要指向于企业内部“以文化人”;扬,主要指向于企业外部,塑造企业形象。这就是说,企业文化的使命,应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圆点四向拓展,内凝士气、外聚人气,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认知越自觉越清晰,企业文化舞台越大、越有作为。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笔者着重就这个问题作了一次专门调查与思考。总的感到,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眼界高远、视野宽阔、注重企业文化的优秀企业。它们有的已经收获了丰厚的事业回报,如闻名于世界的海尔、阿里、万达、华为、联想等等。但还有更多的企业,靠企业文化孕育和催生了企业蓬勃生机,已经或正在展现出前景看好的势能。我作重点调查的源动力企业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学家兰德曼有个名言:“文化如同生命内里的血管系统,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这当中,价值观又居于其核心位置。一人、一家庭、一集团,不管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不管自觉或不自觉,只要意识正常,做人做事都有其明确的价值观。差别只是在于,有的明确清晰、一以贯之,有的不够明确清晰、不够一贯。具体到企业,每个企业都自己的价值观。比如阿里,它们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团队协作、拥抱变化、敬业、诚信和激情”,这当中,最核心的是“客户第一”和“拥抱变化”。客户第一,体现的是价值取向;拥抱变化,体现的是企业的存在。再如海尔,它们的核心价值观是: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这当中,是非观,体现的是价值取向和存在;发展观和利益观,则是承载企业存在的路径。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认定事物、判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的价值或作用。它对人的动机具有导向作用,支配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动机。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当把培植价值观思维、播扬价值观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义、基本使命。在这方面,源动力企业有着生动的实践和可供面上借鉴的经验。

  源动力企业是一家以餐饮连锁运营为支柱的全国性综合平台企业。其价值观也有多条,如“真诚”“热情”“学习”“创造”“利他”等等,但居于核心位置的是“利他”,他们有个配套口号叫作:“在利他中完成利己”。它由源动力董事长张羽先生在企业初创时期提出。15年来,一以贯之坚持和秉行,并逐步成了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明确定位——“培植利他思维,播洒利他精神。”

  依照这一定位,这些年,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以此为圆心精心打造,成效鲜明,企业生态一直保持了“山青水秀”。这里,先简要概括一下其三条基本经验:

  第一,始终把“利他”思维作为核心价值观不断灌输。任何企业的价值观,都是不可能在员工中自发产生的,必须通过外部植入,运用企业文化的力量、通过先进分子从外面进行灌输,以内化为整个企业的行为方式和精神力量,正所谓的“以文化人”。这里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因此智慧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对企业人的价值观灌输。源动力在抓“利他”思维灌输中,有三个基本做法:

  1、作为员工入职的必修课。每当新员工入职,人资部门都要组织“新兵训练营”,将“利他”思维作为入门课,指定专人讲解,并通过案例解析深打烙印,夯实“在利他中完成利己”的思想基础。用他们的话说,叫作“让利他思维与员工一起成长”。

  2、作为企业教育的主旋律。一方面,纳入全国经理会议、股东大会或“特种兵训练营”必讲内容,通过经常讲、反复讲,强化领导层和骨干层“利他”思维理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主线教育,运用早会分享的形式,有意识让员工站队前、唱主角,明辨是非界限,统一思想认识。同时,利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重大任务,以举办故事会、演讲会、誓师会等形式,张扬“利他”思想,让员工积极参与教育、乐于接受教育,形成大家谈体会、人人受教育的主线氛围。

  3、作为随机教育的切入点。坚持问题导向,扭住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及时利用源动力MBN精英班微信,以及早会、周会、GLS优秀案例分享等形式,有的放矢搞灌输。集团领导层从董事长、总经理开始,个个都是MBN精英班的“大V”,经常发布以“利他”精神为主旋律的精彩分享。张羽董事长这几年每月都有“羽路”集中分享,每年都汇成一册《羽路》或《微言集》,下发集团上下学习。不仅很好地统一了企业上下的思想,也形成了以上带下、以上促下的学习之风。通过一个重点一个重点抓,一个波次一个波次讲,确保“利他”精神落到了每个环节,体现到了每个员工身上。

  第二,坚持用“利他”思维内振士气外聚人气。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企业的价值观并没有单独的舞台和空间,必须体现和落实到员工日常行为方式上,才能存活和具有生命力。事实证明,不能为员工所接受和秉承的价值观,道理再深刻、再重大,都只能是虚无的、没有实质意义的。因此智慧的企业家,往往都高度重视既抓用企业价值观凝聚军心意志,又抓用企业价值观树立企业形象、聚合人气。在这方面,源动力的主要做法是:

  1、在企业内部,坚持以员工为重。主要体现在三点上:一是运用“创客、支持层面、平台主”三方利益一致的原则,在企业中实行股份制,推行“1+N”模式,激发企业活性,逐步形成了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二是以人为本,建立了企业“感恩孝老基金”,每月由公司单独于工资之外,给员工父母寄上一份“孝心钱”,体现人文关怀、增大企业向心力;三是遇到员工家中发生重大变故,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除了领导登门探望之外,还积极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增强员工“以企业为家”的情感,使企业始终有着一种感恩向上的正能量。这些年,源动力虽然也有员工流动现象,但整体稳定率尤其是骨干层稳定率,在同行中是优异的。

  2、对外经营,秉承让客户赚钱。餐饮品牌连锁,是源动力企业支柱性产业之一。在这方面,无论领导层还是一线员工,都有一个共识:“帮助客户,就是成就自己”“客户满意就是效益”。并在实践中养成了处处为客户着想的自觉,每一个环节的服务都追求极致。比如,售前服务沟通,注意从客户的角度做计划,帮助客户做出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的准确定位,招商经理和策划经理联手拿出专业性的建议和规划;再如售后支持服务,每月开展“服务进家”活动,公司技术人员按区域分片,定期向加盟客户了解业绩情况,帮助项目运行。大家的共识是:利他是前提,利己是结果,让客户赚了钱,换来的是对品牌的信任,他们就会宣传品牌,就会有更多的人加盟项目。因此维护客户利益,就是维护品牌声誉。正是由于这种自觉的“利他”意识深入人心,目前源动力拥有著名品牌上百个,有的全国驰名:如“贝克汉堡”“柠檬工坊”“瓦罐香沸”,有的成为地方名吃名饮,如北京的“果然爱”、广州的“蒸美味”、南京的“刘罗锅煎包”、西安的“七公主卷”、重庆的“乔东家排骨大包”、厦门的“比比Q”。还有的近几年后来居上的“锅先森”、“壹点壹”、“加红加青”,等等。既支撑起了企业的品牌品质,又为传承中华美食做了贡献。

  3、开展合作,注重让对方获利。在这方面,张羽董事长有个基本理念:“光想占便宜的人,没有朋友。”因此,这些年来,无论企业间的项目合作,还是他在全国首先发起建立中国创业者生态圈,开展孵化、支持创客创业,都是建立在以“合作、共赢、创造、分享”为原则基础之上的。凡是有损客户和对方的事,坚决不干、不做。为了增大客户对企业和项目的信任度,源动力旗下的不少公司建立了“请客户进早会”制度,邀相关客户一起参加公司早会,共同为客户“把脉问诊”、排忧解难;为支持创客创业,企业从2015年起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基金”和“创业扶持基金”,先后支持了80多位创客。目前,拥有企业已拥有1万多家一线店面,间接和直接带动就业达8.6万人。

  第三,下力创造崇尚“利他”精神的环境氛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个观点:“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意思是,人的改变,首先是人自身能动实践的产物。人在实践中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自身。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常说的——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因此智慧的企业家,往往都十分重视创造崇尚企业精神的文化环境。源动力在这方面,也有三个鲜亮做法:

  1、多种形式宣传“利他”实践。主要有会议倡导、领导褒奖、媒体宣传三种形式。基本做到了会上有声、媒体上有影、报刊上有形。源动力的网络自媒体,如网络推广公司、微信分享、网上新闻、餐饮快报、新支点快报等,以全力推进的方式及时传播,企业的内部报刊《幸福源动力报》和《传承》杂志,或开辟专栏或推出专刊,以重磅形式进行营造企业文化浓厚氛围。并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以《传承》杂志为载体,在全国饱餐连锁行业发起了“传承中华美食万里行”活动,编印了《餐饮创业人》,集中推广了22位普通餐饮创业者的“利他”实践。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传承》杂志去年被评为山东省企业优秀文化期刊。

  2、多种方法培养“利他”典型。一方面,公司的各个门类都注意以树标杆的形式,培养本系统、本部门的“利他”形象代言人,做到了方方面面有典型,让“利他”精神在岗位上闪光。另一方面,注意对重大典型组织重磅推出。2015年,广州源动力连续3个季度业绩名列首位,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形成了风靡全国源动力的“广州现象”。为了重推这个典型,企业组织专门力量进驻广州公司,集中半月的时间现地跟进调查、总结,出版了《广州源动力,你真的学不会吗?》一书,赶在年终表彰大会之前发放学习,产生了很好的引领效应。

  3、多种途径树立“利他”导向。一是提出和叫响具有正能量的口号,如“不让雷锋流泪”、“不让奉献者吃亏”、“让有为者有位”等等。2016年初,源动力五大区改革时,统一对11位大公司总经理进行了调整,善于运用“利他”思维统班子、带队伍,作为考量领导素质的首选。二是坚持把“利他”精神作为评先的基本条件,凡是客户有投诉的,涉有损害客户利益现象的人和事,实行“一票否决”,不评先进、不受奖励;再次,让“利他”典型受表彰,利用年会形式,为先进人物披红挂花、上讲台、上光荣榜。通过事实导向,使“利他”思维切实香起来、红起来。

  正是由于源动力坚持十几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地培植利他思维,传播利他精神。源动力企业的规模越做越大:短短的15年间,张羽董事长与其创业团队5万元起家,滚雪球一样发展,成长为全国餐饮行业的领跑者,从最初的单一集团式企业,裂变成了五大区,拥有品牌策化、供销等系统性企业企业遍布全国11个省份273个地市,成为一家集企业管理咨询、餐饮连锁经营、网络科技创新、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企业。同步,源动力的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好:先后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张羽董事长被评为2016年度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十大贡献人物,企业文化部长周晓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在研究思考源动力文化建设经验时,我个人认为,上述这三条基本经验,对不少企业有着一定的启迪性。这种启示性,至少也可概括为三条:

  第一,将利他思维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既符合大众道德修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又处于大众化人际关系的境界高地。

  读过《论语》的人知道,当中有个记载说,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辈子遵循和受用?孔老师给出了一个字:“恕”。

  从字面上理解,“恕”可解读为宽恕、饶恕等等,体现的是人的一种胸襟、一种气量。但孔子紧接着又给出了一个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当然,自己想要的,也应施于他人。这层意思,尽管孔子没有另述,但显而易见,可以由此推及。因为在《论语·雍也第六》中,孔子已阐发过这样的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去做的才能要求他人,自己想发达也要让别人发达,自己想过得好起码也要让别人过得去。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实行“仁政”的重要原则。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联系而不同。前者着眼的是内化,而后者追求的却是泽及;前者注重的是自我修养,后者张扬的是行为价值。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价值需求通常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显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处于价值需要的最高层次,它所彰显的“利他”思维乃是儒家“恕”道中的最高境界,也是赢取人心、聚合人气的一个有效方法。社会分工的大量产生,使得人类社会内部的利益相关性远远高于低级动物,因此人类社会的“利他”行为也远远多于低级动物,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的广度及深度、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以及社会的“利他”行为,都必然会进一步发展和加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源动力以“利他”为价值观,具有着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第二,将利他思维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既符合人际关系心理交互抚慰,又符合企业发展的赢人规律。

  “发展是个硬道理。”无论集团和个人,莫不想发展。但如何发展、如何赢得发展,却体现着人的智慧和气度。有个故事说,从前有位盲人晚间出门,总要提着一个照明的灯笼。有人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个灯笼走路呢?”盲人回答:“我提着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人能看见我。这样我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这位失明者的做法,所彰显的就是一种“利他”思维,而他实际收获的却是“双赢”效益—予人方便,于己方便。这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智慧。一国一地一企业,其实也是这样。有一年,我到西安临潼疗养,当地有个做法让我非常欣赏:他们运用利他思维,构建了出租车司机、游客、景区(玉石厂家)“三利”链,形成良性循环,也成了在全国一个很有影响的文明旅游亮点。

  源动力企业文化,在打造中国创业者生态圈上的做法,也是这样:在企业内部,他们通过股改盘活人力资源,激励“人人当老板”;外部合作,他们秉承“在利他中实现利己”,推动打造创业者“共赢”生态圈。张羽董事长认为,贯穿当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就是“利他”思维。这种利他思维印证了宋代程颐的一句话:“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无论人际交往,还是企业经营,“利他”既是“内凝士气”的要素,也是“外聚人气”的要件。一个经常让他人受惠的人,自然就会有人格魅力;一个秉承“利他”行为的主体,当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他体愿意与之合作,形成“多赢”、“共赢”的生态圈、发展圈。其实,这也正是源动力企业“滚雪球”式发展的一个奥秘所在。

  第三,将利他思维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胸襟气度,也是一种事业价值追求的盛景旺象。

  人类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人的社会活动必然打上各种各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烙印,这就必然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价值相关性。马克思讲,“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义就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越高,“为我”与“为他”的价值对等性就越强;价值需求层次越高,共享兼容性就越大。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器量、气度。一个企业家的事业能做多大,其实不必揣测,也不必问算命先生,只看自己的器量大小,能在多在程度上容人容事、与人共事,就应该知道自己的事业大小。成大事不易,就像满汉全席,想通吃满桌,肚量要有那么大,吃得下,消化得了。虽然,人的事业超过器量的也有不少,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就像一间小房子,硬要塞进一火车皮东西,结果不难想象。这就表明,一个人或一个企业,越干大事业越需要有“利他”的大抱负,有“利他”的大胸怀、大格局、大价值追求。所谓“气度决定高度”,“心气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道理就在这里。

  正是基于上述三点,我认为,源动力“在利他中完成利己”的核心价值观,值得更大范围借鉴和推广。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医生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至今仍有着普遍深刻的意义。虽然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和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大差别,但毛泽东同志提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与源动力“在利他中完成利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性的。■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军企文化融合专委会会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播扬  播扬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价值观  价值观词条  使命  使命词条  基本  基本词条  
文化体制

 文化译介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表达了中华民族推进各国文化交流交融的美好...(展开)

文化体制

 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

 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