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国家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做好高校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卓越创新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新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背景,如何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一流创新人才支撑,是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应该看到,经过多年探索,大力推进双创教育已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无论从认识论到方法论都日趋深入和完善,并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经验,这都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育等问题依旧突出,已成为制约双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有这些问题都共同指向一点,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势在必行。
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要解决好创新创业和立德树人的关系。立德树人是教育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中心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更应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青年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将创新创业“青春梦”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高校要充分学习改革开放先锋人物身上所展现的可贵精神,充分挖掘建功立业背后的成才规律,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讲述方式,努力增强学生为国家创新发展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要解决好创业和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打破高校“重创业,轻创新”的思维窠臼,将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当前,高校一方面应谋划建设更多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创业金课,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挖掘已有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内涵;一方面要重视部分创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要解决好走进课堂和走出校门的关系。发展双创教育,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它本身极强的实践性对实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沿用大班制授课,双创教育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为此,高校应重构双创教育新场景,基于校企、校地协同,着力重塑未来教育新生态。“打开校门、打开脑门”,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才能更好推动人才培养,助力国家创新发展。
作为中国最早开办商学教育的高等学府,上海财经大学高度重视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财经专业教育,着力建设教育、研究、实践和孵化四大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基于财经院校“服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模式强调要基于财经学科的“服务”特色,主动与其他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对接,助力国家服务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不遗余力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
加强顶层设计,狠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上海财经大学在2015年就制定双创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立足校情,突出特色,系统设计,加强协同”的基本理念,着力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学校卓越财经人才培养目标,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成立创业学院,不断完善双创工作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师资、空间、资金和机制等多重保障体系,在做大做强学科基础上推进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完善教学平台,构筑双创教育基石。上海财经大学坚持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案例建设和教学方法探索多管齐下,打出一套“组合拳”。学校自主开发双创课程和教材,目前已形成包括创新创业通识模块课程、“匡时班”创业人才培养模块课程在内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学校鼓励教师实施多元教学方法,依托教改项目促进双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整合智慧学习工厂等创新链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校通过整合各类创新创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大赛等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和商科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努力尝试构建智慧学习工厂,通过创设新科技场景来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培养跨学科跨专业能力。
打造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强化学生创业实践。通过整合众创空间、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多个系统,着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与地方政府、校友企业和投资机构合作,完善“创业+创投+孵化”的“0-1”创业生态链。通过上述努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卓越财经人才质量普遍提高,“服务+”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涌现,有力支撑了国家和地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