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安排。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建成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等重要战略目标,最终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在我们这一两代人之内,我国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勇于担当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去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国内外复杂条件相互交织作用,我国进入了一个外部环境复杂、内部结构调整的矛盾凸显期;同时,我国也进入了全球科技革命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汇期”。这一“历史交汇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关头,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满怀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直面问题、攻坚克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是打赢三大攻坚战的必然要求。如果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就会相互传染、效仿而形成一种不作为的风气;如果不作为不担当的消极影响不断蔓延,引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就会打击勤作为、敢担当的干部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影响打赢三大攻坚战的伟大事业。因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担当作为激情,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就要解决当前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不适应”“不舒适”甚至“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这一问题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冷漠”。个别党员干部党性不纯,政治品格缺乏锻炼,把各种党纪政纪要求和问责规定视为畏途,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借口“不犯错”“不出错”而出工不出力,缺乏主动推进工作的激情,有的干部“不想担当作为、不愿担当作为、不敢担当作为”。二是“工作上平庸”。借口层层传导压力与问责泛化导致“压力大于动力”,做事而不“干成事”“干好事”,满足于上级推一推就动一动,工作安排上“上头叫干啥就干啥”、工作流程上“上面督查啥就忙啥”、工作结果上“汇报好数据好就好”,结果是在一些地方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三是“管理上失当”。一些地方对干部的管理严格有方、关爱缺失,习惯于用“问责”解决问题而不是综合运用工作流程中的用户反馈、政民互动、民主协商解决问题,有些地方用极端方式管理干部、宽严失度,个别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存在挫败感,形成消极思想,久而久之难免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导致情绪低落。要激发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就要针对这三个突出问题,重点在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坚持鲜明的实绩导向、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三个方面下功夫。
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解决“政治上冷漠”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勇于担当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担当有为的历史;担当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敢于担当作为既是从政本分,也是政治品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精神,勇于担当、主动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领导干部感到“不舒服”“不适应”甚至不作为不担当说到底是政治问题、党性问题、官德问题,首先是因为思想觉悟不足,丧失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忘记了初心与使命;因而,解决“政治上冷漠”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要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高度自觉首先源于理想信念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党员干部要树立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必须正确处理干净和担当的关系,决不能把反腐败当成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要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要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
党员干部要锤炼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党性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地方的“发展指数”。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担当,要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强化党员干部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维护稳定第一线培养党员干部。
坚持鲜明的实绩导向,解决“工作上平庸”的问题
一些干部“工作上平庸”,与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关系密切。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指标主要分为“优秀”“良好”“一般”等简单的定性评价,考核指标不是很清晰,考核不能体现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难以形成实绩导向,难以激发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同时,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容易造成论资排辈盛行,使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失去工作热情,从而形成熬日子、混位子的工作氛围。
要坚持“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标准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是很重要的要求。一定要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要坚持鲜明的实绩导向。选好人、用对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要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谁有本事谁来,谁有潜力谁干,让干得出色、干出成绩的干部有舞台、有前途。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一些在其位不谋其政、得过且过、不关心群众疾苦的不担当不作为干部,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坚决让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下”和“汰”。
要充分发挥干部绩效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构建完整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改变单纯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横向比较的办法,把干部考核的重点放在其在位期间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突出问题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上。引入多元化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主体,增加社会公众、媒体和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等主体考核评价。对领导干部采用工作业绩考察法,重视进行每月、每季度、每年领导干部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记录,形成领导干部的个人绩效档案库。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对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构建考核评价结果与党员干部选任、奖惩和问责相互联动的机制,使“有为者有位,不为者让位”;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干部,应考虑进行调岗或者清退,健全能上能下机制,切实解决行动少落实差、干多干好一个样的问题。
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解决“管理上失当”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捆住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放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手脚,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好干部是严管出来的,也是厚爱出来的。对干部严管,就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捆住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强化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干部的问责追责,对失职失责问题多发频发、造成恶劣影响的地区、部门和个人,要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问责制,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对干部厚爱,就是要对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使广大干部有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政治上激励,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做好平时激励、专项表彰奖励工作;工作上支持,就是要搭建促进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比学赶超平台,政策、资金、项目也要向发展实绩突出的地区倾斜;待遇上保障,就是要拓展干部晋升发展通道,完善不同职务序列公务员待遇保障制度,完善公务员奖金制度,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定期调整机制和地区附加津贴、岗位津贴制度;身心上关怀,就是要完善和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完善干部关爱帮扶机制,作好干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建立健全荣誉退休制度等。对公务员奖励坚持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并将“勇于担当”作为奖励的重要情形,树立崇尚担当作为的良好导向。切实优化干部担当作为的事业平台和人生舞台,科学合理地加强干部区域、部门间的合理调动和不同岗位上的适当交流,使干部得到多方面锻炼,增长见识和才干,促进干部愿作为、会担当。
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要完善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出台容错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旗帜鲜明地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同时,要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坚持预防在先、教育在先、警示在先,对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况抓早抓小,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出存在问题,采取纪检监察建议、提醒约谈、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方式督促有关单位或个人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偏差和失误,防止小毛病酿成大错误。要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诬告的干部澄清正名,让敢作敢为、敢抓敢管的干部受累不受气。营造担当可贵、作为光荣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激情担当、开拓创新的好干部,宣传敢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好干部,宣传心系群众、优化服务、实绩突出的好干部。
要完善责任清单制度,消除责任盲区。坚持责权对等原则,进一步界定责任范围,厘清权责归属,完善职责清单,使每个岗位每个事项都有明确的具体责任人, 使每个党员干部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切实解决层层推卸责任问题,给干部创造公平公正的政治生态和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