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抓好高校思想政理论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坚持长抓不懈、久久为功。
把战略思维应用到顶层设计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应该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充分体现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确立其在高等教育中的灵魂地位,明确这一教育基本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必然性必要性。
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政策体系。一方面要硬化政策。对于一些事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保障及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层面尽量予以明确表达,有关部门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共识。同时也要及时总结提炼既有政策中的一些成熟做法和经验,通过修订相关教育法律或进行司法解释的渠道,把这些内容及时补充到法律体系中去。另一方面要细化政策。要按照精准施策的方针,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这项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原则性要求在主管部门层面再行细化,把配套文件制定全、制定好、制定得务实管用。要体现精准推进的思路,坚持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充分调研状况,直面矛盾弱点,靶向解决问题。要体现追求实效的精神,让出台的每一条举措都是做功的,让印发的每一个文件都是处在激活状态。
要打造课程育人共同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强调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推进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指出了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逻辑。也就是说,要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出发,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的建设,鼓励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全面推动实施课程思政。
把战略思维应用到责任落实上。要抓好地方责任落实。推动各地在工作统筹、条件保障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来,整合各个方面的相关资源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这要鼓励一部分条件充足的地方先行先试起来,影响带动更多的地方及时跟进。此外,还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手段,能够扬长补短,形成具有本地优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模式,不必强求千篇一律。
要抓好高校责任落实。推动高校把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党委书记、校长的第一责任,特别是要落实党委书记带头抓、带头讲的底线要求。高校要在办学章程及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学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第一学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第一课程来重点建设,纳入制度设计,形成思想共识,推动齐抓共管。
要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责任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务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总要求体现到办院治学的全过程各环节,把教学质量作为根本追求,把所有工作最终都聚焦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获得感上来。国家重点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设定更高目标,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都要把教育部出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作为基本要求,扎扎实实搞建设,实实在在谋发展。
把战略思维应用到课堂建设上。要处理好课程整体性与专门性关系。要分课程建立教师团队,让大家增强课程意识,不断强化课程教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认同感。课程团队形成之后,要通过制度化设计开展集体备课,加强共识性工作,集体研讨问题,集体科研攻关,以集体智慧铸造教学优势,打磨教学亮点。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课程教学的统筹。
要处理好教学整体性与分众性关系。从全国统编教材来看,在内容规定上是针对学生整体的,目前的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相应课程也是使用同一本教材。但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文理科的不同专业背景、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基础、个人学习理论的兴趣状况等,这些都是实施教学过程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影响要素。这类课程的教学既要有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整体视野,更要强化分众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这也要体现在课堂受众分配及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运用上。
要处理好方法多样性与理论透彻性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一定要积极创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当融入能够吸引教育对象的教学手段,让课堂鲜活生动起来。但是,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合情合理、适度适当,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不能舍本逐末,以形式代替内容。任何脱离教学内容,忽视教学目标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无论课堂教学如何热闹,师生互动如何紧密,课堂上的理论透彻性是个根本前提,最终的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课堂效果提升和学生满意度提高上。
把战略思维应用到环境创设上。要开放式建队伍。一方面,要广开来源渠道,五湖四海找能人,四面八方聚才俊,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另一方面,要把出口打开,画好底线,选好筛子眼,无论是政治上还是业务上,不合格的应该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要全方位纳成果。要在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成果,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吸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成果过程中,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水平,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支撑手段。
要全天候推典型。系统做好先进经验做法的推介工作,持续推出一批受到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受到学生热捧的好课堂、受到同行肯定的好成果,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营造开拓创新的激励环境。当然,也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宣传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观点和做法。■